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5664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定影装置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复印件、打印机、传真机或者具有这些设备的功能的复合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用于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具有定影部件(例如,定影辊或定影带)和加压部件(例如,加压辊或加压带)。在定影部件和加压部件之间形成有定影夹持部。并且,在定影部件被齒素加热器等热源加热的状态下,记录材料通过定影夹持部,从而可以使形成于记录材料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加热而融化,定影在记录材料上。
[0003]在现有技术中,在像这样的定影装置中,定影部件由定影辊构成。但是,近年来,从节约能源以及缩短预热时间和快速打印时间的观点来考虑,可以由如定影带这样的厚度较薄且热容量较小的部件代替定影辊来构成定影部件。
[0004]在像这样的定影装置中,如果由热源直接加热热容量较小的定影部件的话,则会产生如下问题:定影部件被局部加热而产生温度不均,或者导致该定影部件发生变形。
[0005]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存在有如下一种结构,即,通过由热源放射出来的辐射热对热传递部件进行加热,并且,通过来自该热传递部件的热传递来加热定影部件。另外,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反射部件向热传递部件反射由热源放射出来的辐射热。
[0006]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有时热传递部件的两端部和反射部件的两端部相固定,这种情况下,热传递部件和反射部件会保持接触。因此,在通过来自热传递部件的热传递来加热定影部件时,不仅从热传递部件向定影部件出现热传递,而且从热传递部件向反射部件也出现热传递,从而难以有效地加热定影部件。
[0007]另外,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有时热传递部件和反射部件隔着加强部件相连接。这种情况下,在要想使定影部件的温度均匀化时,通过热传递部件不能够有效地将定影部件的热量传递给反射部件,导致使定影部件的温度均匀化所需的时间变长。

【发明内容】

[0008]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地加热定影部件,还能够使定影部件的温度快速地均匀化。
[0009]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具有定影部件、加压部件、热源、热传递部件、反射部件及接触分离机构。所述加压部件配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外径侧,且与所述定影部件压力接触,形成定影夹持部。所述热源配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径侧,用于放射辐射热。所述热传递部件与所述定影部件的内周面接触,吸收由所述热源放射出来的辐射热,并将该辐射热传递给所述定影部件。所述反射部件向所述热传递部件反射由所述热源放射出来的辐射热。所述接触分离机构使所述热传递部件和所述反射部件接触或者分离。
[0010]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定影装置。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大致表示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结构的示意图。
[0012]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中,热传递部件的第I接触部和反射部件的第2接触部接触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3]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中,热传递部件的第I接触部和反射部件的第2接触部分离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4]图4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中,热传递部件的第I接触部和反射部件的第2接触部接触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中,热传递部件的第I接触部和反射部件的第2接触部分离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0015]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中,反射部件的摆动部处于第I姿势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6]图6是沿图5中的V1-VI线剖切而成的剖面图。
[0017]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中,反射部件的摆动部处于第2姿势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8]图8是沿图7中的VII1-VIII线剖切而成的剖面图。
[0019]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中,反射部件的摆动部处于第3姿势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0]图10是沿图9中的X-X线剖切而成的剖面图。
[0021]图1l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中,反射部件的摆动部处于第I姿势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l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中,反射部件的摆动部处于第2姿势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lC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中,反射部件的摆动部处于第3姿势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0022]图12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中,反射部件的摆动部处于第I姿势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2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中,反射部件的摆动部处于第2姿势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3]图1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中,反射部件的摆动部处于第3姿势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第I实施方式>
[0025]首先,参照图1对打印机I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0026]打印机I具有箱体状的打印机主体2,在打印机主体2的下部收装有用于盛装纸张(记录材料)的供纸盒3,在打印机主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出纸盘4。在打印机主体2的上表面,于出纸盘4的侧方安装有能够开闭的上盖5,在上盖5的下方收装有调色剂盒6。
[0027]在打印机主体2的上部,于出纸盘4的下方配置有由激光扫描单元(LSU)构成的曝光器7,在曝光器7的下方设置有图像形成部8。在图像形成部8,设置有作为图像载体的能够转动的感光鼓10,在感光鼓10的周围,沿该感光鼓10的转动方向(参照图1中的箭头X)配置有充电器11、显影器12、转印辊13、清洁装置14。
[0028]在打印机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纸张的传送路径15。在传送路径15的上游端设置有供纸部16,在传送路径15的中游部设置有由感光鼓10和转印辊13构成的转印部17,在传送路径15的下游部设置有定影装置18,在传送路径15的下游端设置有出纸部19。在传送路径15的下方形成有用于双面打印的翻转路径20。
[0029]接下来,对具有像这样的结构的打印机I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说明。
[0030]在打印机I接入电源后,各种参数被初始化,而且对定影装置18进行温度设定等初始设定。然后,由与打印机I连接的电脑等输入图像数据,作出打印开始的指示后,执行如下图像形成动作。
[0031]首先,在由充电器11使感光鼓10的表面带电后,通过来自曝光器7的激光(参照图1中的双点划线P)对感光鼓10进行对应于图像数据的曝光,在感光鼓10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接着,显影器12通过调色剂将该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
[0032]另外,与上述图像形成动作同步,由供纸部16从供纸盒3中取出的纸张被传送到转印部17,在该转印部17,感光鼓10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纸张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经由传送路径15被传送到下游一侧,进入定影装置18,在该定影装置18中,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纸张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由出纸部19被排出到出纸盘4上。另外,残留在感光鼓10上的调色剂被清洁装置14回收。
[0033]接下来,对定影装置18进行详细地说明。下面,为方便说明,以图2、图3的纸面近身侧为定影装置18的前侧(正面侧)。图2、图3中的箭头Y表示纸张的传送方向。图4A、图4B中的箭头Fr表示定影装置18的前侧(正面侧)。
[0034]如图2、图3所示,定影装置18主要由定影带21(定影部件)、热敏电阻22a、22b、加压辊23 (加压部件)、夹持部件24、支承部件25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