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543035阅读:来源:国知局
,例如一系列的图像形成结束后,作为冷却定影面侧部件返回待机状态的定影面侧冷却部发挥作用。
[0064]下侧送风部66具有冷却风扇,例如一系列的图像形成结束后,作为冷却背面侧支承部件返回待机状态的背面侧冷却部发挥作用。另外,下侧送风部66也能够用于抑制图像形成时背面侧支承部件的温度上升。
[0065]纸张搬运部50具备供纸部51、排纸部52以及纸张输送路径部53等。
[0066]在构成供纸部51的3个供纸托盘单元按照预先设定的纸种收纳有基于每平方米克重或尺寸等识别出的单张处理纸(标准纸张、特殊纸张)。
[0067]纸张输送路径部53具备包括中间搬运辊部、循环辊部以及对位辊部的多个搬运辊部。纸张输送路径部53将从供纸部51或者供纸装置IA供给的纸张(包括长纸)搬运到图像形成部40 ( 二次转印部)。
[0068]从供纸装置IA供给的长纸通过纸张输送路径部53被搬运至图像形成部40。而且,长纸通过二次转印辊隙时,中间转印带421上的调色剂像一并被二次转印到长纸的第I面(定影面),在定影部60中实施了定影处理。形成有图像的长纸通过具备排纸辊等的排纸部52向机外排纸,被卷取装置IC卷取。
[0069]图4是表示定影部60中纸张输送路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示出上侧定影部61由辊加热方式构成,下侧定影部62由辊加压方式构成的情况。即,在图4中,定影辊611是定影面侧部件,加压辊621是背面侧支承部件。
[0070]图像形成装置I中,未进行图像形成的非图像形成时停止长纸搬运。此时,若长纸搬运在夹持于定影辊隙的状态下停止,则定影辊611的热直接传递到长纸,所以长纸变色或者变形。因此,图像形成时,定影辊611与加压辊621为压接状态(参照图4A),非图像形成时定影辊611与加压辊621为分离状态。
[0071]如图4A、图4B所示,在定影辊隙的纸张搬运方向下游侧配置有限制纸张输送路径的限制辊部68。如图4B所示,在分离状态下,限制辊部68以限制辊部68的辊隙位于通过二次转印辊隙乂的加压辊621的切线L的下方的方式配置。即,图4所示的例中,通过纸张输送路径的形状,长纸被按压到加压辊621。由此,非图像形成时,长纸被按压到加压辊621,所以抑制了来自定影辊611的热传递。
[0072]在图像形成装置I为待机状态(空转状态)的情况下,定影辊611的定影温度保持为长纸不产生变色或变形的程度的温度(以下“空转温度”),图4B所示的状态下,即使长纸的搬运停止,也不会产生变色或变形。
[0073]另一方面,开始图像形成的预热时、图像形成结束后的冷却时,定影辊611的定影温度与空转温度相比为高温。因此,即使长纸从定影辊611分离,也可能产生变色或变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部60预热时或者冷却时,利用下侧送风部66的送风冷却加压辊621,通过加压辊621以与长纸接触的状态旋转来冷却长纸。由此,能够在定影部60预热时或者冷却时,防止由于来自定影辊611的热传递到长纸而长纸变色或者变形。
[0074]图5是表示预热时以及冷却时的定影部60中的处理(定影部控制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该处理例如通过伴随图像形成装置I的电源被接通,CPU81执行储存于R0M82的规定程序来实现。
[0075]作为前提,图像形成装置I为待机状态,图像形成后返回待机状态。
[0076]待机状态中,定影辊611和加压辊621为分离状态。另外,下侧送风部66的送风停止,纸张搬运部50的长纸搬运也停止。另外,通过加热源63的开/关被适当控制,从而定影辊611的定影温度被保持在比定影允许温度低的空转温度。定影允许温度以及空转温度基于图像形成所使用的长纸的纸种而预先设定。
[0077]如图5所示,在步骤SlOl中,控制部80判定是否接收到打印任务。若接收到打印任务(步骤SlOl中“是”),则处理移至步骤S102。
[0078]步骤S102中,控制部80开始定影部60的预热。在预热时,持续加热源63的加热,直至定影辊611的定影温度到达定影允许温度为止。
[0079]步骤S103中,控制部80开始下侧送风部66的送风,并且控制下侧定影部用驱动部622来使加压辊621旋转。此时,加压辊621的旋转速度也可以设定得比图像形成时的旋转速度慢。由此,能够防止由于加压辊621与长纸滑接而长纸损伤。
[0080]在预热时,定影辊611的定影温度上升,传递到长纸的热量增大,但是通过被下侧送风部66冷却的加压辊621以与长纸相接触的状态旋转,长纸被高效地冷却,所以不会产生长纸的变色或变形。
[0081]步骤S104中,控制部80判定定影棍611的定影温度是否到达规定温度(定影允许温度)。若定影温度到达定影允许温度(步骤S104中“是”),则处理移至步骤S105。
[0082]此外,在定影温度到达定影允许温度后,加热源63的开/关被适当控制,定影温度被保持在定影允许温度。
[0083]步骤S105中,控制部80使下侧送风部66的送风停止。此外,也可以在通过下侧送风部66的送风来抑制加压辊621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继续下侧送风部66的送风。该情况下,也可以变更下侧送风部66的风量。
[0084]步骤S106中,控制部80控制压接分离部64的动作,使定影辊611和加压辊621
为压接状态。
[0085]步骤S107中,控制部80使纸张搬运部50的长纸搬运开始。在预热时加压辊621的旋转速度设定得比图像形成时慢的情况下,根据纸张搬运部50的纸张搬运速度来变更旋转速度。基于打印任务所包含的印字信息在长纸形成图像。
[0086]步骤S108中,控制部80判定图像的最终位置(形成多个图像的情况下最终图像)是否通过了定影部60,即针对转印到长纸的所有调色剂像的定影处理是否结束。若图像的最终位置通过定影部60 (步骤S108中“是”),则处理移至步骤S109。
[0087]步骤S109中,控制部80开始冷却定影部60。冷却时,停止加热源63的加热,直至定影辊611的定影温度到达空转温度为止。
[0088]步骤SllO中,控制部80使下侧送风部66的送风开始。下侧送风部66的送风也可以在后述的步骤Slll之后开始,但是通过在图像的最终位置通过定影部60之后开始,能够高效地冷却加压辊621。针对转印到长纸的所有调色剂像的定影处理结束,所以即使加压辊621被冷却,图像也不会劣化。
[0089]步骤Slll中,控制部80判定图像的最终位置是否到达卷取位置。若图像的最终位置到达卷取位置(步骤Slll中“是”),则处理移至步骤S112。
[0090]步骤SI 12中,控制部80使利用纸张搬运部50的长纸搬运停止。但是,继续保持加压辊621的旋转。此时,也可以将加压辊621的旋转速度变更为比图像形成时的旋转速度慢。由此,能够防止由于加压辊621与长纸滑接而长纸损伤。
[0091]步骤SI 13中,控制部80控制压接分离部64的动作,使定影辊611和加压辊621成为分离状态。如果图像的最终位置是通过了定影部60之后,则使定影辊611和加压辊621成为分离状态,这没有问题,但是若在长纸被搬运时成为分离状态则长纸可能会发生蛇行。因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优选在长纸搬运停止后成为分离状态。即,通过在图像的最终位置到达卷取位置之后,使定影辊611和加压辊621成为分离状态,能够防止长纸蛇行。
[0092]冷却时,虽然定影辊611的定影温度高到长纸可能产生变色或变形的程度,但通过被下侧送风部66冷却的加压辊621以与长纸相接触的状态旋转,长纸被高效地冷却,所以不会产生长纸的变色或变形。
[0093]步骤S114中,控制部80判定定影辊611的定影温度是否到达规定温度(空转温度)。若定影温度到达空转温度(步骤S114中“是”),则处理移至步骤S115。
[0094]此外,定影温度到达空转温度后,加热源63的开/关被适当控制,定影温度被保持在空转温度。
[0095]步骤SI 15中,控制部80使下侧送风部66的送风停止,并且控制下侧定影部用驱动部622来使加压辊621的旋转停止。空转温度设定为长纸不产生变色或变形的程度,所以即使不通过下侧送风部66以及加压辊621冷却长纸,也不会产生变色或变形。因此,通过适当地停止下侧送风部66以及加压辊621的动作,能够实现节能。
[0096]这样,图像形成装置I具备搬运长纸的纸张搬运部50、将调色剂像转印到长纸的图像形成部40、以及通过在定影辊隙对沿纸张输送路径输送的长纸进行加热以及加压来定影调色剂像的定影部60。定影部60具有与长纸的定影面相接触的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