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326093阅读:来源:国知局
好区分,第一胶带90可以为第一黑白胶带,第二胶带可以为第二黑白胶带),且黑白胶带的白色面考考所述出光面;这样在光线照射到第一胶带90和第二胶带上,会被白色面反射再次利用,提高了光利用率。
[0090]如图1、2、4所不,本实施例中背板80将所述第一反射片701、导光板10和所述光学膜片组40包裹在一起,已达到固定这些部件的目的。
[0091]本实施例仅采用导光板10短边侧的第一支撑机构50、第二支撑机构60支撑对应的显示面板,并采用背板80固定所述第一反射片701、导光板和所述光学膜片组40等背光模组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导光板10长边侧的两胶框,进而可以相应减小液晶显示器边框宽度,实现液晶显示器窄边框设计,且降低了成本。
[0092]由于背光模组中光线的方向很多,有一部分光学会照射到侧背板上,被侧背板吸收,导致背光模组的光利用率降低;针对该问题,本实施例中还在背光模组中设置了第二反射片702和第三反射片;
[0093]所述第二反射片702位于所述第一侧背板802和所述导光板10之间,所述第二反射片702呈L型,其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入光面上;如图3所不,本实施例中U型背光板80的第一侧背板802与第二反射片702 —样呈L型,第二反射片702设置在第一侧背板802的内侧面,一部分包裹第二侧面、另一部包裹出光面的边缘处;
[0094]所述第三反射片位于所述第二侧背板803和所述导光板10之间,所述第三反射片呈L型,其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入光面上;本实施例中U型背光板80的第一侧背板802与第三反射片一样呈L型,第三反射片设置在第二侧背板803的内侧面,一部分包裹第二侧面、另一部包裹出光面的边缘处;第三反射片的设置方式与第二反射片702类似,可以参考图3。
[0095]优选地,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背板802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双面胶804,所述第二反射片802通过所述第一双面胶804与所述第一侧背板802的内侧面连接;
[0096]所述第二侧背板803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二双面胶805,所述第三反射片通过所述第二双面胶805与所述第二侧背板803的内侧面连接。
[0097]本实施例在背板80内侧面增加第二反射片802和第三反射片之后,照射在侧背板上的光线会被第二反射片802和第三反射片反射重新利用,提升了光利用率。
[0098]为避免由于设置在所述出光面上的反射片的长度,与设置在所述出光面上的侧背板的长度不一样,导致的光线损伤或者漏光等情况,优选地,本实施例中:
[0099]设置在所述出光面上的第二反射片702的长度,与设置在所述出光面上的第二侧背板802的长度相等;参考图3,位于出光面上的第二反射片702的长度与位于出光面上第二侧背板802的长度均等于L ;
[0100]设置所述出光面上的第三反射片的长度,与设置在所述出光面上的第三侧背803板的长度相等。
[0101]为使得背光模组上表面平整,进而便于放置显示面板和采用胶带固定,本实施例中:
[0102]所述第一侧背板802、所述第一双面胶804以及所述第二反射片802的厚度之和,与所述光学膜片组40的厚度相等;
[0103]所述第二侧背板803、所述第二双面胶805以及所述第三反射片的厚度之和,与所述光学膜片组40的厚度相等。
[0104]参考图1,为了使得扩散片401位置固定,避免刮伤导光板10 ;本实施例中扩散片401上设有用于对扩散片401限位的限位胶带902 ;限位胶带902与第一胶带粘接,从而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50连接,达到对扩散片401限位的作用;
[0105]优选地,限位胶带902为黑白胶带,该黑白胶带902与双面胶11粘接;
[0106]所述黑白胶带902具有白色面和黑色面,所述白色面靠近所述扩散片401。
[0107]可见,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不仅可以避免扩散401移动从而划伤导光板10,而且由于采用黑白胶带902限位,该黑白胶带902的白色面会将接收到光线反射再利用,提升光的利用率。
[0108]实施例二:
[010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
[0110]液晶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0111]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以及多个像素单元;
[0112]所述数据线,用于传输数据信号;
[0113]所述扫描线,用于传输扫描信号;
[0114]所述像素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号和所述扫描信号进行画面显示;
[0115]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下方的背光模组,用于为所述液晶面板提供光源,包括:
[0116]第一反射片70,用于反射光线;
[0117]导光板10,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射片70上,用于形成面光源;所述导光板具有入光面、与所述入光面相对的第一侧面、底面、第二侧面、与第二侧面相对的第三侧面和出光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入光面垂直;
[0118]背光源30,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射片70上,且位于所述入光面侧,用于产生光线;
[0119]第一支撑机构50,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射片70上,且位于所述背光源30的外侧;
[0120]第二支撑机构60,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射片70上,且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50配合支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0 ;
[0121]柔性电路板20,位于所述背光源30正上方,且分别与所述背光源30、所述第一支撑机构50和所述导光板1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背光源30 ;
[0122]光学膜片组40,设置在所述出光面上,用于将所述出光面输出的光线导出;
[0123]背板80,用于将所述导光板10、所述光学膜片组40、所述第一反射片70固定在一起;
[0124]所述背板80呈U型,包括:底背板、第一侧背板和与所述第一侧背板相对的第二侧背板;
[0125]所述底背板设置所述第一反射片的底面,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的底部、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的底部连接;
[0126]所述第一侧背板呈L型,其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出光面;
[0127]所述第二侧背板呈L型,其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三侧面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出光面;
[0128]第一胶带,所述第一胶带的一部分粘附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上表面、另一部分粘附于所述第一侧背板上;
[0129]第二胶带,所述第二胶带的一部分粘附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上表面、另一部分粘附于所述第二侧背板上。
[0130]本实施例背光模组中导光板10、柔性电路板(FPC) 20、背光源30、光学膜片组40、第一支撑机构50、第二支撑机构60、反射片70、背板80、限位胶带902、以及第一胶带、第二胶带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或者结构参考实施例一中相关描述,这里就不在赘述。
[0131]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反射片和第三反射片;
[0132]所述第二反射片位于所述第一侧背板和所述导光板之间,所述第二反射片呈L型,其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出光面上;
[0133]所述第三反射片位于所述第二侧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