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镜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镜片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355043阅读:来源:国知局
准注视正前方视线BU—致。在通过拟合点P j勺水平截面内,法线N与基准注视正前方视线Bk—致的状态是没有镜片前角的状态(参照图4 (a)),法线N与基准注视正前方视线Bk不一致的状态是有镜片前角的状态(参照后述的图4(b))。
[0060]此外,附图标记\、Q分别表示佩戴镜片模型(初始镜片时的左眼的视线。附图标记Ay Bu、Q分别表示视线A pBpC冲的像侧视线。像侧视线表示从眼球旋转中心(k到镜片模型L 止的视线部分。附图标记A Lo、Blo, Cui分别表示视线A L, Bl, Q中的物体侧视线。物体侧视线表示从镜片模型U向外侧的视线部分。如图4(a)所示,像侧视线Au相对于像侧视线向左方向倾斜角度Θ,像侧视线C 对于像侧视线B u向右方向倾斜角度Θ。注视正前方时的像侧视线&6与基准注视正前方视线—致。
[0061]〈图3 的 SI 1-处理 2>
[0062]计算通过眼球旋转中心Oa的光线且包括注视正前方方向的多条光线通过镜片模型(初始镜片)k受到的棱镜效应。计算结果示出镜片模型(初始镜片的各点的棱镜效应的值的分布。以下,将该分布记为“初始分布”。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眼球旋转中心Oa为基准定义视线和光线,但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以注视正前方时的眼睛的入射瞳孔中心为基准定义视线和光线。
[0063]〈图3 的 SI 1-处理 3>
[0064]基于镜架数据对镜片模型(初始镜片)设定镜片前角。
[0065]〈图3 的 SI 1-处理 4>
[0066]校正镜片模型(初始镜片)U,使得通过眼球旋转中心Oa的注视正前方方向上的光线通过设定镜片前角后的镜片模型(初始镜片)U受到的棱镜效应与通过眼球旋转中心Ck的注视正前方方向上的光线通过设定镜片前角前的镜片模型(初始镜片受到的棱镜效应一致(或接近)。在此,校正镜片凹面相对于镜片凸面的方向。以下,将该校正记为“方向校正”,将进行方向校正后的镜片模型U记为“镜片模型(方向校正后U。
[0067]〈图3 的 SI 1-处理 5>
[0068]计算通过眼球旋转中心Oa的注视正前方方向以外的一条以上的光线通过镜片模型(方向校正后受到的棱镜效应。计算结果示出镜片模型(方向校正后的各点处的棱镜效应的值的分布。以下,将该分布记为“校正后分布”。
[0069]〈图3 的 SI 1-处理 6>
[0070]计算校正后分布的棱镜效应相对于初始分布的偏移量。
[0071]〈图3 的 SI 1-处理 7>
[0072]判定校正后分布的棱镜效应相对于初始分布的偏移量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在偏移量不在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进入 < 处理8-1 >。在偏移量落在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进入 < 处理8-2>。
[0073]〈图3 的 Sll-处理 8_1>
[0074]校正镜片模型(方向校正后的凹面形状,使得偏移量降低。在校正了镜片模型(方向校正后)U的凹面形状之后,处理返回到 < 处理6>。
[0075]〈图3 的 Sll-处理 8-2>
[0076]校正镜片模型的凹面形状,使得在设定了镜片前角的状态下在通过眼球旋转中心Oa和规定的屈光力测定位置的视线上作用于眼睛的光的屈光度数与处方值一致。由此,完成减轻了由镜片前角造成的棱镜效应的左右差的镜片模型LJ以下,记为“镜片模型(左右差减轻)U”)。
[0077]-图4(b)的说明-
[0078]图4(b)示出配置有眼球模型&和镜片模型(左右差减轻的假想光学模型。图4(b)中,附图标记ΑΛΒΛ 分别表示佩戴镜片模型(左右差减轻时的左眼的视线。附图标记分别表示视线中的像侧视线。附图标记AJ UXJ分别表示视线\’、、CJ中的物体侧视线。附图标记Θ w表示法线N与基准注视正前方视线所成的水平方向上的角度,即镜片前角。如图4(b)所示,镜片模型(左右差减轻)k配置为,拟合点P L位于基准注视正前方视线BL L上并且法线N与基准注视正前方视线BL L形成镜片前角θρ
[0079]此外,如图4 (b)所示,注视正前方时的像侧视线与像侧视线(参照图4 (a))同样地与基准注视正前方视线BU—致。像侧视线A J与像侧视线kLe (参照图4 (a))同样地相对于像侧视线向左方向倾斜角度Θ,像侧视线CJ与像侧视线参照图4(a))同样地相对于像侧视线向右方向倾斜角度Θ。物体侧视线&。’相对于物体侧视线Bui (参照图4(a))位置不同,但是方向一致。
[0080]在将图4 (a)的像侧视线Au与物体侧视线A 所成的角度定义为Θ a、将图4 (b)的像侧视线AJ与物体侧视线Aui’所成的角度定义为0a’的情况下,角度0a与角度Θ a’彼此相等。此外,在将图4(a)的像侧视线Cu与物体侧视线Cui所成的角度定义为Θ。、将图4(b)的像侧视线CJ与物体侧视线Cui’所成的角度定义为Θ。’的情况下,角度Θ。与角度Θ。’彼此相等。即,图4(a)的物体侧视线Aui Xui分别与图4(b)的物体侧视线A JXu/方向一致。
[0081]像这样,通过执行本处理步骤S11,从而可校正镜片凹面的形状数据。具体地说,校正镜片凹面的形状数据,使得各视线方向上的光线通过具有镜片前角的镜片模型(左右差减轻)k受到的棱镜效应与通过镜片前角为零的镜片模型(初始镜片受到的棱镜效应一致(或接近)。通过该校正,可减轻由镜片前角造成的棱镜效应的左右差。但是,在该状态下镜片的周边区域中的棱镜效应与日常的状态(例如佩戴基弧浅的日常的眼镜的状态、裸眼的状态)下的棱镜效应的差依然大。因此,可认为佩戴者在注视周边时会因为通过镜片的视线的方向与平时大不相同而感觉到不舒适感。
[0082][图3的S12(计算左右差减轻后的棱镜分布)]
[0083]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计算在图3的处理步骤Sll (减轻由镜片前角造成的棱镜效应的左右差)中完成的镜片模型(左右差减轻的棱镜效应的值的分布。以下,将该分布记为“左右差减轻后分布”。
[0084][图3的S13(设定目标分布)]
[0085]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为了使佩戴眼罩型眼镜的佩戴者的眼睛感觉到的棱镜效应为与平时相同的状态,设定作为目标的棱镜效应的值的分布。以下,将该分布记为“目标分布”。在此,作为设定目标分布的方法举出以下3个例子。
[0086]〈目标分布的设定方法1>
[0087]眼镜店工作人员使用设置在眼镜店10的计测器(未图示)测定佩戴者日常佩戴的眼镜镜片的形状(基弧等)。以下,将佩戴者日常佩戴的眼镜镜片记为“日常眼镜镜片”。通过测定采集的基弧等的数据被输入到店铺计算机100。通常,日常眼镜镜片的基弧比眼罩型眼镜浅(具有所谓的平直的基弧)。店铺计算机100基于测定数据来计算佩戴者的日常眼镜镜片的棱镜效应的值的分布,将计算的分布经由互联网发送到眼镜镜片制造工厂20。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经由主计算机200接收由店铺计算机100计算的日常眼镜镜片的棱镜效应的值的分布,将接收的分布设定为目标分布。另外,日常眼镜镜片的基弧的值即使不使用计测器来测定也能够获取。作为例子,有时日常眼镜镜片的基弧的值是已知的。具体地说,在通过病历簿等已知佩戴者的日常眼镜镜片的商品名称的情况下,眼镜店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该商品的目录等的记载获取日常眼镜镜片的基弧的值。此外,有时眼镜店工作人员可根据经验通过目视来决定并获取日常眼镜镜片的基弧的值。
[0088]〈目标分布的设定方法2>
[0089]本设定方法2在不能够实测佩戴者的日常眼镜镜片的形状的情况下是有用的。具体地说,在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的存储器中预先储存有多个种类的目标分布。多个种类的目标分布的每一种分别是佩戴了不同的样品镜片的状态下的棱镜效应的值的分布。样品镜片是假定了日常眼镜镜片的镜片,具有所谓的平直的基弧。在此假定的多个种类的样品镜片为了应对所有佩戴者,例如基弧、镜片直径各不相同。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基于镜片数据从多个种类的样品镜片(目标分布)中选择最适合佩戴者的样品镜片(目标分布)进行设定。
[0090]〈目标分布的设定方法3>
[0091]上述的设定方法I和2是以日常佩戴眼镜镜片的佩戴者为对象的方法。相对于此,本设定方法3是对平时裸眼的人有用的方法。具体地说,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将裸眼的状态(即,眼前的棱镜效应遍及整个区域为零的分布)设定为目标分布。
[0092][图3的S14(计算偏移量)]
[0093]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计算在图3的处理步骤S12中计算的左右差减轻后分布和在图3的处理步骤S13 (设定目标分布)中设定的目标分布的偏移量。
[0094][图3的S15(判定偏移量)]
[0095]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判定在图3的处理步骤S14(计算偏移量)中计算的偏移量是否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例如,可判定规定的各评价点处的偏移量是否全部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在只要有一个评价点不落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图3的S15:否),进入到图3的处理步骤S16(校正镜片凹面)。在所有的评价点都落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图3的S15:是),进入到图3的处理步骤S17 (校正屈光度数)。
[0096]作为另一个方式,眼镜镜片设计用计算机202也可以判定规定的各评价点处的偏移量的合计是否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此外,评价点既可以配置在镜片整个区域,也可以只配置在特定的区域(例如,在佩戴者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