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和扫描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438779阅读:来源:国知局
,根据同样的理由,在对图像形成装置I进行捆包的情况下,由于能够抑制捆包体积的增加,因此能够抑制运输成本。
[0043]参照图7,读卡器42在信息读取面421相对于铅直线V倾斜规定角度Θ的状态下,组装在扫描壳体12的内部。例如,规定角度Θ是锐角。另外,刷卡面41具有与信息读取面421 (读卡器42)的倾斜情况相对应的倾斜情况。本实施方式中,刷卡面41具有与信息读取面421 (读卡器42)的倾斜情况相同的倾斜情况。本实施方式中,信息读取面421和刷卡面41都是下端部比上端部更靠前部的倾斜面(以下,记载为“前低后高的倾斜面”)。其中,规定角度Θ优选为5度以上10度以下。
[0044]通用型读卡器4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有时大于所要求的扫描壳体12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在此情况下,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使信息读取面421倾斜,即使在扫描壳体12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小于信息读取面421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读卡器42组装在正面12F的背面。此外,由于信息读取面421和刷卡面41是前低后高的倾斜面,因此具有如下优点:面向扫描壳体12的正面12F而站立的使用者容易看到刷卡面41,且容易在刷卡面41上刷IC卡。
[0045]还有,刷卡面41设置成与包含到机内排纸部14的视线路径的空隙G邻接,且在扫描壳体12的正面12F上。其结果,为了进行在刷卡面41上刷IC卡的动作而面向正面12F站立的使用者,在刷IC卡的动作之后,不需要移动身体和视线就能够查看排出到机内排纸托盘143上的片材。
[0046]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机内排纸托盘143上取出片材的动作变得容易。关于取出动作的容易性,基于图8和图9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从前部的上方观察图像形成装置I得到的立体图。图9是放大了图8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主要部分的图。图9表示使用者的使用状态。
[0047]刷卡面41配置在机内排纸部14的上方。详细而言,刷卡面41配置在正面12F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机内排纸部14位于连接壳体13的左方。因此,刷卡面41配置在机内排纸部14的偏右部分的上方。
[0048]机内排纸部14的偏右部分是接近第一片材排出口 141(参照图2)的区域,在此区域中,机内排纸托盘143具有右侧下垂的倾斜部143R。因此,从第一片材排出口 141依次排出的片材S的后端,通过倾斜部143R的作用来对齐。其结果,片材S以后端对齐的状态,堆叠在机内排纸托盘143上。也就是说,在刷卡面41的正下方的位置上,存在排出来的片材S (或者一束片材S)。此外,片材S的后端表示与排出方向正交的片材S的两端中的后排出的一端。
[0049]在机内排纸托盘143中的刷卡面41的下方的区域(倾斜部143R),设有凹部145。当使用者取出机内排纸托盘143上的片材S时,能够将手指插入到凹部145中。在俯视图中,凹部145是具有矩形开口的凹坑。还有,在副排纸托盘144中的刷卡面41的下方的区域,设有使用者的手能够沿着上下方向通过的缺口部146(参照图6)。
[0050]通过具备所述的结构,使用者能够以连续动作的方式高效地进行IC卡C的刷卡动作和从机内排纸托盘143上取出片材S的动作。
[0051]假设将图像形成装置I作为打印机来使用的情况。如图9所示,使用者首先将持有IC卡C的手H通过空隙G靠近刷卡面41,并在刷卡面41上刷IC卡C。之后,进行图像形成动作,然后片材S被排出到机内排纸托盘143上,然后,如箭头Al所示,使用者只要直接把手H通过缺口部146放下来就可以够到机内排纸托盘143。接着,使用者能够通过将手指插入到机内排纸托盘143的凹部145来抓取片材S的边缘部分,从而从机内排纸托盘143取出片材S。另外,在片材S排出到副排纸托盘144上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缺口部146取出片材S。
[0052]S卩,使用者在刷卡面上刷IC卡C之后,只要直接把手H放下来就可以取出片材S。换言之,从刷IC卡C到取出片材S的动作,可以通过使用者最小限度的动作来达成。例如在使用者是坐轮椅的使用者时,这是显著的优点。例如,在刷卡面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I的右侧面1R或者左侧面1L的情况下,轮椅的使用者首先移动到手能到达刷卡面的位置,在刷卡面上刷IC卡,然后必须移动到机内排纸托盘143的前面来取出片材S。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轮椅的使用者能够摆脱如上所述的麻烦动作。
[005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者容易在刷卡面41上刷IC卡C。图10是放大了图5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主要部分的图。图10是表示使用者进行IC卡C的刷卡动作的状态。其中,在图10中省略了副排纸托盘144。在扫描壳体12的正面12F中的刷卡面41的右侧部(侧部),形成有向后方凹进去的凹处123a。
[0054]正面12F含有左方部分121、比左方部分121靠后的右方部分122,刷卡面41在左方部分121的右方区域被设成与左方部分121在同一平面。另一方面,在右方部分122上,操作部32设成向前部突出。因此,作为连接左方部分121与右方部分122的中间部分123,位于刷卡面41的右边缘与操作部32的左侧面32L之间,以刷卡面41为基准来观察时,形成了凹处123a。
[0055]当使用者将自己拿着IC卡C的手H(右手)接近刷卡面41时,凹处123a能够接纳手指的一部分。在图10中,表示食指被收纳在凹处123a的例子。因此,使用者能够在手指活动不受到扫描壳体12的正面12F很大限制的情况下,就将IC卡C接近刷卡面41。一般而言,操作部容易妨碍使用者的刷卡动作。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凹处123a设在刷卡面41与操作部32之间,因此使用者能够顺利地进行刷卡动作。
[005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扫描壳体12的上表面安装有原稿自动输送装置31。原稿自动输送装置31具有面向使用者的正面3IF(相对面)。如图5和图10所示,原稿自动输送装置31以正面31F配置在比刷卡面41靠后的位置的方式,安装在扫描壳体12的上表面。
[0057]此外,原稿自动输送装置31的正面31F配置在比扫描壳体12的正面12F的右方部分122靠后的位置。S卩,原稿自动输送装置31以正面31F配置在比凹处123a靠后的位置的方式,安装在扫描壳体12的上表面。具体而言,原稿自动输送装置31以正面31F配置在比凹处123a的最靠后的部分还靠后的位置的方式,安装在扫描壳体12的上表面。其结果,原稿自动输送装置31不妨碍使用者的刷卡动作。
[0058]以上,如参照图1?图11进行的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读卡器42被组装在扫描壳体12的正面12F的背面。还有,在扫描壳体12的正面12F上形成刷卡面41。读卡器42的信息读取面421位于刷卡面41的背面。
[0059]因此,读卡器42不会成为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I的主体外壳11或扫描壳体12突出的部分。其结果,能够抑制图像形成装置I的搬运或捆包之类的作业工时,同时抑制破损(例如,读卡器42的破损)或成本(例如,图像形成装置I的运输成本)。还有,能够提高图像形成装置I的搬运或捆包之类的作业效率,并降低作业成本。
[0060]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扫描壳体12的上下尺寸比信息读取面421短的情况下,通过使信息读取面421倾斜,也能够将读卡器42组装在扫描壳体12的正面12F的背面。还有,如果使信息读取面421和刷卡面41成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则具有如下优点:面向扫描壳体12的正面12F的使用者容易查看刷卡面41,且容易刷IC卡C。
[0061]还有,根据本实施方式,使用者在刷卡面41上刷IC卡C之后,片材S排出到机内排纸部14时,只要把手直接放下来就能够取出片材S。S卩,从刷IC卡C到取出片材S的动作,能够以使用者的最小限度的动作来达成。例如在使用者是坐轮椅的使用者时,这是显著的优点。
[0062]还有,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操作部32和平台33的安装,从而提高使用者对图像形成装置I的可操作性。一般而言,在扫描壳体的正面安装操作部和平台时,容易阻挡使用者到机内排纸部的视线,从而排出来的片材的可见性降低。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操作部32与平台33之间配置刷卡面41,因此,能够确保到机内排纸部14的视线路径,并很好地维持排出来的片材S的可见性。
[0063]还有,根据本实施方式,使用者在刷卡面41上刷IC卡C之后,当片材S排出到机内排纸部14时,只要进行把手直接放下来并将手指插入到凹部145的动作,就可以取出片材S。
[0064]还有,根据本实施方式,使用者在刷卡面41上刷IC卡C之后,直接把手放下来就可以通过缺口部146够到机内排纸托盘143。另外,在片材S排出到副排纸托盘144上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利用缺口部146轻易取出片材S。
[0065]还有,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刷卡面41的前方空间,使平台33的一部分退避成不从扫描壳体12的侧面突出。
[0066]还有,根据本实施方式,当使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