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35104阅读:来源:国知局
OFF)变成High (ON)。
[0032]在时刻t7,控制部10将中间辊线速度Vm从第一线速度VI变到0。到时刻t7,配准辊对41对后一枚片材Pb的倾斜进行校正。
[0033]在时刻t8,控制部10将中间辊线速度Vm和配准辊线速度Vr都从0变到第一线速度VI。其结果,后一枚片材Pb被输送到图像形成部180中。
[0034]如参照图2A进行的说明,在片材间隔T1不超过理想片材间隔Ta的情况下,控制部10确定不设置第二线速度期间T2,第二线速度期间T2是指供纸辊线速度Vs和/或中间辊线速度Vm变为第二线速度的期间。其结果,供纸辊线速度Vs和/或中间辊线速度Vm未变为第二线速度V2。
[0035]接下来,参照图2B,对片材间隔T1超过理想片材间隔Ta的情况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0036]在时刻tl,前一枚片材Pa的后端经过第一检测位置P1,从而供纸传感器S1的输出信号由High (0N)变成Low (OFF)。供纸传感器S1的输出信号由High (0N)变成Low (OFF)时,控制部10将供纸辊线速度Vs从0变到第一线速度VI。其结果,供纸辊21从供纸部120开始对后一枚片材Pb进行送纸操作。
[0037]在时刻t2,后一枚片材Pb的顶端经过第一检测位置P1,从而供纸传感器S1的输出信号由Low (OFF)变成High (ON)。控制部10基于供纸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对连续输送来的前一枚片材Pa与后一枚片材Pb的片材间隔T1进行计算。例如,控制部10将时刻tl与时刻t2的差(t2-tl)作为片材间隔T1计算。此处,片材间隔T1超过理想片材间隔Ta,后一枚片材Pb的输送比理想的时刻晚。
[0038]此处,控制部10确定第二线速度期间T2,第二线速度期间T2是指供纸辊线速度Vs和/或中间辊线速度Vm变为第二线速度V2的期间。例如,第二线速度期间T2由以下的式1求出。
[0039]T2 = (V1XT1-L)/(V2-V1)(式 1)
T2是第二线速度期间,VI是第一线速度,V2是第二线速度,L是满足生产效率的片材间距。L根据片材的大小而预先确定。第二线速度V2是考虑到噪音的因素而确定。此处,第二线速度期间T2是从时刻t2到时刻t6的期间。例如,第一线速度VI是200mm/秒,第二线速度V2是400mm/秒,L是40mm,片材间隔T1是300ms,第二线速度期间T2是100ms。
[0040]控制部10在时刻t2,将供纸辊线速度Vs从第一线速度VI变到第二线速度V2。[0041 ] 在时刻t3,后一枚片材Pb到达中间辊对31之前,控制部10将中间辊线速度Vm从第一线速度VI变到第二线速度V2。
[0042]在时刻t4,后一枚片材Pb的后端经过供纸辊21之后,控制部10将供纸辊线速度Vs从第二线速度V2变到0。
[0043]在时刻t5,后一枚片材Pb的后端经过第一检测位置P1,从而供纸传感器S1的输出信号由High (ON)变成Low (OFF)。然后,控制部10将供纸辊线速度Vs从0变到第一线速度VI。其结果,供纸辊21从供纸部120开始对后一枚片材Pb的下一枚输送的片材Pc进行送纸操作。
[0044]在时刻t6,后一枚片材Pb的顶端经过第二检测位置P2,从而对位传感器S2的输出信号由Low(OFF)变成High(0N)。控制部10在对位传感器S2的输出信号变成High之前,也就是说,对位传感器S2检测到片材Pb的到达之前,将中间辊线速度Vm从第二线速度V2变到第一线速度VI。这样,中间辊线速度Vm在从第二线速度V2变到0之前,优选为变到第一线速度VI。
[0045]在时刻t7,控制部10将中间辊线速度Vm从第一线速度VI变到0。到时刻t7,配准辊对41对后一枚片材Pb的倾斜进行校正。还有,后一枚片材Pb的下一枚输送的片材Pc的顶端经过第一检测位置P1,从而供纸传感器S1的输出信号由Low(OFF)变成High(ON)。
[0046]在时刻t8,控制部10将中间辊线速度Vm和配准辊线速度Vr都从0变到第一线速度VI。其结果,配准辊对41将后一枚片材Pb输送到图像形成部180中。
[0047]如参照图2B进行的说明,在片材间隔T1超过理想片材间隔Ta的情况下,控制部10确定要设置第二线速度期间T2,第二线速度期间T2是指供纸辊线速度Vs和/或中间辊线速度Vm变为第二线速度的期间。其结果,第二线速度期间T2中,供纸辊线速度Vs和/或中间辊线速度Vm为第二线速度V2。
[0048]上述,如参照图1、图2A和图2B进行的说明,控制部10基于第一检测部(供纸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计算前一枚片材Pa与后一枚片材Pb的片材间隔T1,基于片材间隔T1和理想片材间隔Ta,确定第二线速度期间T2,第二线速度期间T2是指供纸辊21的供纸辊线速度Vs和/或中间辊对31的中间辊线速度Vm变为第二线速度V2的期间。因此,即使在供纸时发生了延迟的情况下,通过对第二线速度期间T2进行调整,控制部10能够以两种线速度控制片材P的输送,因此能够维持固定的片材间距。
[0049]上述,参照附图(图1、图2A和图2B)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主要对各结构要素进行了示意性地表示,为了方便作图,图示各结构要素的厚度、长度、个数等可能与实际有出入。还有,上述的实施方式所示的各结构要素的材质、形状或尺寸等只是一个例子,不是特别限定,可以在实质上不脱离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产业可利用性〕
[0050]本发明可应用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技术领域。
【主权项】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输送方向上沿着输送路径对若干枚片材进行输送,在所述片材上形成图像,具备: 供纸部,在所述供纸部中装载有所述片材; 图像形成部,在所述片材上形成图像; 供纸辊,从所述供纸部开始对所述片材进行送纸操作; 配准辊对,在所述片材的输送方向上,所述配准辊对设置在所述供纸辊的下游侧,所述配准辊对对所述片材的倾斜进行校正; 中间辊对,设置在所述供纸辊与所述配准辊对之间; 第一检测部,对第一检测位置上有无所述片材进行检测,所述第一检测位置在所述片材的输送方向上是所述供纸辊的下游侧、且位于所述中间辊对的上游侧; 控制部,将所述供纸辊和所述中间辊对的线速度变为第一线速度或比所述第一线速度更快的第二线速度;以及 存储部,对理想片材间隔进行存储,所述理想片材间隔表示连续输送来的前一枚片材与后一枚片材的间隔的理想值,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一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所述前一枚片材与所述后一枚片材的片材间隔进行计算,基于所述片材间隔和所述理想片材间隔,确定第二线速度期间,所述第二线速度期间是指所述供纸辊的供纸辊线速度和/或所述中间辊对的中间辊线速度变为所述第二线速度的期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片材间隔是否超过所述理想片材间隔,确定是否设置所述第二线速度期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片材间隔超过所述理想片材间隔的情况下,确定设置所述第二线速度期间,在所述片材间隔不超过所述理想片材间隔的情况下,确定不设置所述第二线速度期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位置上所述片材的有无,在ON与OFF之间切换, 所述片材间隔是从所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出OFF开始到所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出ON的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二检测部,所述第二检测部对第二检测位置上有无所述片材进行检测,在所述片材的输送方向上,所述第二检测位置位于所述配准辊对的上游侧且所述中间辊对的下游侧, 所述第二线速度期间包含在从所述第一检测部检测出所述片材的到达一直到所述第二检测部检测出所述片材的到达的期间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二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片材的到达之前,将所述中间辊线速度从所述第二线速度变到所述第一线速度。
【专利摘要】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供纸部(120)、图像形成部(180)、供纸辊(21)、配准辊对(41)、中间辊对(31)、第一检测部(S1)、控制部(10)和存储部(50)。控制部(10)基于第一检测部(S1)的检测结果,对前一枚片材(Pa)与后一枚片材(Pb)的片材间隔(T1)进行计算。控制部(10)基于片材间隔(T1)和理想片材间隔(Ta),确定第二线速度期间(T2),第二线速度期间(T2)是指供纸辊(21)的供纸辊线速度(Vs)和/或中间辊对(31)的中间辊线速度(Vm)变为第二线速度(V2)的期间。
【IPC分类】G03G21/14
【公开号】CN105393173
【申请号】CN201580001342
【发明人】大西贤一
【申请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4日
【公告号】US20160147190, WO2015178283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