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亮膜、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86384阅读:来源:国知局
此问题,本发明在增亮膜1中增设补强层4,而此补强层4的最主要特征在 于:具有特定的玻璃转移溫度(Tg)W及特定的厚度。
[0034] 关于补强层4的玻璃转移溫度(Tg),其溫度范围W介于80-250°C为佳、又W介于 100-200°C为更佳。当Tg低于80°C,则补强层4在高溫下的热稳定性、尺寸安定性将变得不充 分,而无法防止增亮膜发生翅曲、波纹、不均形变等情况;另一方面,当Tg高于250°C,虽可维 持足够的热稳定性,但是制造成本会变得昂贵,不符合经济性。
[0035] 关于补强层4的厚度,W介于3-50WI1为佳。若补强层4的厚度低于3μπι,则无法对增 亮膜1赋予足够的刚性、热稳定性、W及尺寸安定性;另一方面,若补强层4的厚度大于50WI1, 则增亮膜1整体厚度会变得过厚,不利于背光模组乃至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此外,补强 层4的厚度最好同时考虑基材2的厚度来适宜选择搭配为佳,原则上,当使用的基材2的厚度 越厚,则补强层4的厚度也需对应地增加。
[0036] 做为补强层4的材料,只要其玻璃转移溫度(Tg)介于80-250°C都可使用而无特别 限定,可列举出例如环氧树脂、由脂肪族丙締酸单体或寡聚物与芳香族的多官能团丙締酸 单体或寡聚物所共聚而成的丙締酸系共聚物、W及由芳香族丙締酸单体或寡聚物与脂肪族 的多官能团丙締酸单体或寡聚物所共聚而成的丙締酸系共聚物等。
[0037] 此外,补强层4的折射率W介于1.3-1.6为佳。其理由在于,当补强层4的折射率在 1.3-1.6时,因其设置在属高折射率的基材2(如PET、PC等)与低折射率的空气之间,可W产 生类似抗反射层的效果,使得入射光可W更有效地进入增亮膜1而被聚光,进而提高了增亮 膜1的辉度。
[0038] 补强层4除了能形成如图1所示的平坦表面(未赋予特殊结构),也可如图2所示辅 W例如压印(embossing)技术来形成特定图案(图2中显示了多个半图柱列的情况)并视需 要额外添加特定粒子5,来达到特定功效诸如消除牛顿环、增加遮蔽性、提高增亮膜1背面的 硬度W增加耐刮性、W及提供扩散功能等。
[0039] 此外,在补强层4所形成的特定图案除了图2所示的之外,还可列举出例如图3、图4 的实施样式。图3中显示了在补强层4表面突设有半楠圆体6W及相对尺寸较小的半圆球体7 的情况,而图4中显示了在补强层4表面突设有相同尺寸的半圆球体7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 定于此,例如图3中的半楠圆体6也可形成为尺寸小于半圆球体7,图4中的半圆球体7也可彼 此形成为不同尺寸,另补强层4表面的突设体的形状也可为其他任意形状(例如Ξ角柱状、 不规则形状、半圆柱体),突设体的排列方式可为规则性排列也可为随机性排列。
[0040] 作为前述粒子5,可W使用有机材料如聚甲基丙締酸甲醋(PMMA)、聚苯乙締(PS)、 聚氨基甲酸醋(PU)等,也可W使用无机材料如5102、1102、41203、2110、玻璃等,或者也可使 用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混合物。另外,基于实现前述特定功效(消除牛顿环、增加遮蔽性、 提供扩散功能等)的目的,粒子5的粒径W介于1-20μπι为佳。
[0041] W下叙述本发明的增亮膜1的制造方法。首先,准备好裁切为既定尺寸的基材2,然 后,使基材2用W形成补强层的面朝上,将补强层形成用材料(例如脂肪族或芳香族多官能 丙締酸的寡聚物与低挥发、低黏度的丙締酸单体、光引发剂W及视情况添加的其他成分(例 如流平剂等))W达到一定厚度的方式涂布于基材2上,接着用UV光照射一定时间形成补强 层4之后,再将基材2用W形成棱镜结构的面转为朝上,将棱镜结构形成用材料(例如丙締酸 系单体、寡聚物)涂布于基材2上并W例如压印技术配合UV光照射一定时间形成棱镜结构3, 从而完成增亮膜1的制作。此外,如果要对补强层4赋予特殊结构,也可在基材2上涂布了补 强层形成用材料之后同样W例如压印技术配合UV照射光来形成所需的图案;另外,如果要 在补强层4中含有前述有机和/或无机粒子5,则可在补强层形成用材料中预先添加运种粒 子5,一并涂布于基材2表面后经过固化来得到含有特定粒子5的补强层4。再者,补强层4与 棱镜结构3的形成顺序当然不限于前述方式,也可在基材2上先形成棱镜结构3之后再形成 补强层4。
[0042] 本发明的增亮膜1,由于增设有特定性质的补强层4,因此可改善增亮膜1整体的尺 寸安定性、热稳定性,增强增亮膜1在各种条件下抗形变的能力,并可用于更为严格的条件 下,进而用于大尺寸的机种中及热源分布不均匀机种(尤其是侧光式液晶显示装置)中,满 足机种对抗形变的要求。此外,通过选择具有特定折射率的补强层,除了可W提高增亮膜的 稳定性,更可W增加增亮膜的辉度增益(gain),实现多重功能。
[0043] 实施例
[0044] W下针对本发明的增亮膜的制作方法W及特性测定方式来说明。
[0045] (1)增亮膜的制作
[0046] 实施例1
[0047] 将双酪A环氧树脂(CN104,Sadomer公司制造)6重量%、二季戊四醇六丙締酸醋45 重量%、季戊四醇Ξ丙締酸醋45重量%、光引发剂(IRGACURE184,BASF公司制造)4重量%在 常溫下混合4小时后,进行液体折射率分析,接着将混合物W厚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5± 0.5皿)的方式涂布于75皿的做为基材的PET背面后,使用UVW300mJ/cm2进行照射来使其硬 化W形成补强层,然后制作基材表面的棱镜结构(多个Ξ角柱棱镜列,棱镜间的间距24WI1、 棱镜高度16±^m),得到实施例1的增亮膜。进行补强层的Tg分析W及增亮膜的收缩率分 析,结果列在表1。
[004引实施例2
[0049]将胺基甲酸醋丙締酸醋(PU610,Miwon公司制造)24重量%、Ξ丙二醇二丙締酸醋 48重量%、季戊四醇Ξ丙締酸醋24重量%、W及光引发剂(IRGACURE184,BASF公司制造)4 重量%在常溫下混合4小时后,进行液体折射率分析,接着将混合物W厚度控制在一定范围 内巧± 0.5μπι)的方式涂布于75μπι的做为基材的阳T背面后,使用UVW300mJ/cm2进行照射来 使其硬化W形成补强层,然后制作基材表面的棱镜结构(多个Ξ角柱棱镜列,棱镜间的间距 24μπι、棱镜高度16±3μπι),得到实施例2的增亮膜。进行补强层的Tg分析W及增亮膜的收缩 率分析,结果列在表1。
[00加]实施例3
[0051] 将胺基甲酸醋丙締酸醋(PU610,Miwon公司制造)32重量%、季戊四醇Ξ丙締酸醋 16重量%、Ξ丙二醇二丙締酸醋32重量%、Ξ环十二烧二甲醇二丙締酸醋16重量%、W及光 引发剂(IRGACURE184,BASF公司制造)4重量%在常溫下混合4小时后,进行液体折射率分 析,接着将混合物W厚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5 ±0.化m)的方式涂布于75μπι的做为基材的 PET背面后,使用UVW300mJ/cm2进行照射来使其硬化W形成补强层,然后制作基材表面的 棱镜结构(多个Ξ角柱棱镜列,棱镜间的间距24μπι、棱镜高度16±3μπι),得到实施例3的增亮 膜。进行补强层的Tg分析W及增亮膜的收缩率分析,结果列在表1。
[0052] 比较例1
[0053] 将胺基甲酸醋丙締酸醋(PU460,Miwon公司制造)28重量%、Ξ丙二醇二丙締酸醋 42重量%、季戊四醇Ξ丙締酸醋26重量%、W及光引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