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亮膜、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686384阅读:来源:国知局
发剂(IRGACURE184,BASF公司制造)4 重量%在常溫下混合4小时后,进行液体折射率分析,接着将混合物W厚度控制在一定范围 内巧± 0.5μπι)的方式涂布于75μπι的做为基材的阳T背面后,使用UVW300mJ/cm2进行照射来 使其硬化W形成补强层,然后制作基材表面的棱镜结构(多个Ξ角柱棱镜列,棱镜间的间距 24μπι、棱镜高度16±3μπ〇,得到比较例1的增亮膜。进行补强层的Tg分析W及增亮膜的收缩 率分析,结果列在表1。
[0054] 比较例2
[0055] 将胺基甲酸醋丙締酸醋(PU460,Miwon公司制造)28重量%、Ξ丙二醇二丙締酸醋 42重量%、季戊四醇Ξ丙締酸醋26重量%、W及光引发剂(IRGACURE184,BASF公司制造)4 重量%在常溫下混合4小时后,进行液体折射率分析,接着将混合物W厚度控制在一定范围 内(5±0.5皿)的方式涂布于125皿的做为基材的阳T背面后,使用UVW300mJ/cm2进行照射 来使其硬化W形成补强层,然后制作基材表面的棱镜结构(多个Ξ角柱棱镜列,棱镜间的间 距24μπι、棱镜高度16 ± 3皿),得到比较例2的增亮膜。
[0056] 比较例3
[0057] 除了未在PET基材背面形成补强层,和实施例1-3同样在PET基材表面形成棱镜结 构,得到比较例3的增亮膜。
[0化引实施例4
[0化9] 将双酪A环氧树脂(CN104,Sadomer公司制造)6重量%、二季戊四醇六丙締酸醋45 重量%、季戊四醇Ξ丙締酸醋45重量%、光引发剂(IRGACURE184,BASF公司制造)4重量% 在常溫下混合4小时后,将混合物W厚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5±0.5皿)的方式涂布于125皿 的做为基材的PET背面后,使用UVW300mJ/cm2进行照射来使其硬化W形成补强层,然后制 作基材表面的棱镜结构(多个Ξ角柱棱镜列,棱镜间的间距50μπι、棱镜高度30 ± 3μπι),得到 实施例4的增亮膜。
[0060] 比较例4
[0061 ] 将双酪A环氧树脂(CN104,Sadomer公司制造)6重量%、二季戊四醇六丙締酸醋45 重量%、季戊四醇Ξ丙締酸醋45重量%、光引发剂(IRGACURE184,BASF公司制造)4重量% 在常溫下混合4小时后,将混合物W厚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0.5皿)的方式涂布于125皿 的做为基材的PET背面后,使用UVW300mJ/cm2进行照射来使其硬化W形成补强层,然后制 作基材表面的棱镜结构(多个Ξ角柱棱镜列,棱镜间的间距50μπι、棱镜高度30 ± 3μπι),得到 比较例4的增亮膜。
[0062] (2)补强层的玻璃转移溫度(Tg)的测量
[0063] 针对实施例1-3W及比较例1的增亮膜,使用DSCQ2000示差扫描热量分析仪,W10 °C/min升溫速率从40°C-150°C进行升溫扫描分析,求出个别的玻璃转移溫度(Tg)。
[0064] (3)折射率(RefractiveIndex)的测量
[0065] 针对实施例1-3W及比较例1的增亮膜制作过程中的尚未进行交联反应的混合物, 使用阿贝式折射计(C9W-2WAJ),在室溫下进行个别折射率的测量。
[0066] (4)收缩率的测量
[0067]针对实施例1-3W及比较例1的增亮膜中的补强层,称取2克用比重计(MH-300S)在 室溫下测量收缩率。
[006引[表1]
[0069]
[0070] ~(5)增亮膜翅曲与波纹的观察
[0071] 将上述实施例1-3、比较例1-3的增亮膜裁切成固定尺寸(297mmX210mm),测量记 录其四个边角的翅曲情况(参见图5(A))W及四个周边的波纹发生情况(参见图5(B))。随后 将其放入环境测试机台中,在测试条件为溫度85°C下,持续摆放24小时后,取出放置在大理 石台面上,经过10分钟后测量并记录膜面四个边角翅曲情形W及四个周边的波纹发生情 况,比较分析有补强层(实施例1-3、比较例1-2)及无补强层(比较例3)的增亮膜在溫度可靠 性测试前后的翅曲与波纹的变化W及不同补强层材料(实施例1-3、比较例1-2)在溫度可靠 性测试前后的翅曲与波纹的变化。其结果见表2、表3。
[0072] [表 2]
[0073]
[0076] 由表2、表3可看出,实施例1-3的增亮膜在溫度可靠性测试前并无明显翅曲或波纹 出现。此外,实施例1的增亮膜在经85°C/24小时的溫度可靠性测试后,片材的翅曲介于6.4-8.8mm,最大波纹则在1.3mm左右;实施例2的增亮膜在经85°C/24小时的溫度可靠性测试后, 片材的翅曲介于4-8mm,最大波纹则在1mm左右;实施例3的增亮膜在经85°C/24小时的溫度 可靠性测试后,片材的翅曲介于2-7mm,最大波纹则在0.5mm左右。一般认为,运是由于增亮 膜的抗翅曲能力主要与补强层的收缩率有关,实施例1-3的增亮膜的收缩率相近,因而抗翅 曲能力也接近。另外,实施例3的增亮膜相对于实施例1、2的增亮膜在抗波纹能力上更为优 异。
[0077] 另一方面,比较例1的增亮膜在经溫度可靠性测试后其翅曲量达3-16mm,其原因可 能为该增亮膜的收缩率低,因而在和实施例1-3的增亮膜具有相同补强层厚度的情况下的 抗翅曲能力较差;另外,经溫度可靠性测试后的周边波纹程度高达2-2.3mm,波纹程度明显 高于实施例1-3的增亮膜,其原因可能在于比较例1的增亮膜所具有的补强层的Tg较低,因 而所得的增亮膜抗热性及稳定性都较差。另外,比较例2的增亮膜在经溫度可靠性测试后的 翅曲程度虽降至2.3-4.5mm,但波纹程度达到1 -1.3mm,比起实施例1 -3的增亮膜大的多,此 结果表明使用高Tg的补强层材料,在较低的厚度下可取得比低Tg的补强层材料更好的抗热 性能及抗形变效果。
[007引另外,比较例3的未涂布补强层的增亮膜,经溫度可靠性测试后其翅曲量高达8-20mm,且最大波纹高达3mm,都超过业界所能接受的规格。
[0079] 综合W上结果显示,当增亮膜具有补强层时会改善产品的尺寸安定性及热稳定 性,增加在各种条件下的抗形变能力,而补强层要达成运种功效则与两个因素有关,其一是 补强层的Tg,当补强层Tg越高时,补强层对热稳定性的改善效果将越好,W上述结果看,当 补强层的Tg在87°CW上就可W提供良好的热稳定性;其二是补强层的厚度,当Tg高于87°C 的补强层使用在薄型基材上,则补强层厚度只要在如m左右就可W达成良好的效果。
[0080] 增亮膜组装于背光模组的实机测试(1)
[0081] 将实施例1-3、比较例1、3的增亮膜裁切成12英寸的大小后,组装于12英寸背光模 组中,经点灯10分钟后,自背光模组取出增亮膜,观察膜面波纹状况及程度,其结果见于表 4。
[0082] [表 4]
[0083]
[0085] 注1:波纹程度是依据背光模组点灯10分钟后,增亮膜的波纹程度从无(定义为0)、 极轻微(定义为1)到严重(定义为5)来进行评估。
[0086] 注2:波纹数是依据背光模组点灯10分钟后,增亮膜全面上产生波纹的数量来计 算。
[0087] 注3:波纹程度X波纹数反映增亮膜的刚性与热尺寸安定性,其值越小则增亮膜的 刚性与尺寸安定性越好。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