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影像模组主动对准的镜头吸附治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57469阅读:来源:国知局
述影像模组在主动对准后形成定焦模组或具有马达的动焦模组。
[003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影像模组的主动对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a)藉由真空压力产生的吸附力,吸附装置吸附影像模组的镜头;
[0033](b)所述影像模组拍摄测试标版并且根据成像质量调整所述吸附装置的位置,从而调整所述镜头的位置;以及
[0034](c)判定所述镜头到达需要的位置,并且经过点胶和固化工序以完成所述镜头的定位。
[003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其中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吸附装置底侧的所述开口朝向所述镜并使所述吸附装置接触所述镜头的入射端,并且所述吸附装置的内腔连通至处于工作状态的真空装置从而产生真空压力而吸附所述镜头。
[003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其中所述内腔连通至所述真空装置的第二气口设置在所述吸附装置的侧面。
[003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其中所述吸附装置远离所述镜头的那一侧设置有所述透明封板,测试时光线通过所述透明封板到达所述镜头。
[003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其中在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步骤:通过连接装置的第二连接单元连接至所述真空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一体成形的第一连接单元连接至所述吸附装置,其中所述吸附装置和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单元可气体流通地相连接。
[003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上述方法中,其中在所述步骤(b)中,通过直接作用于所述吸附装置或作用于所述连接装置以驱动所述吸附装置产生位移来调整所述镜头的位置。
【附图说明】
[0040]图1A及图1B分别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夹爪夹固一装有镜头的马达的正面及背面的外观示意图。
[0041]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镜头吸附治具对准一影像模组的示意图,其中显示启动真空时气流将会流动的方向。
[0042]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镜头吸附治具接触一影像模组的示意图,其中显示启动真空后气流流动的方向。
[0043]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镜头吸附治具接触一影像模组的剖面图,其中显示启动真空后气流流动的方向,及产生的吸附效果。
[0044]图5A和图5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镜头吸附治具的吸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46]如图2到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镜头吸附治具10,包括一连接装置11、一吸附装置12及一透明封板13。所述连接装置11用于连接至真空装置(未示出),所述真空装置例如可以是真空栗,从而产生吸附力。所述吸附装置12连接于所述连接装置11,并且可气体流通地与所述连接装置11相连接以将所述真空装置产生的吸附力传递至所述吸附装置12,从而所述吸附装置12可以用于藉由抽真空产生的吸附力而吸附一影像模组的一镜头40。所述透明封板13封合于所述吸附装置12,并且所述透明封板13与所述吸附装置12形成一内腔14,所述内腔14顶侧是所述透明封板13,而底侧形成有一开口 14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开口 141内径尺寸小于所述镜头40从而防止所述镜头40被吸入所述内腔14。当然,在另外的变形中,也可能所述吸附装置12底侧具有透明封合板,并且其具有多个所述开口 141。当所述开口 141朝向所述镜头40,所述吸附装置12贴合于所述镜头并且所述内腔14中因为连通至所述真空装置而产生负压时,所述吸附装置12能够吸附住所述镜头40。所述透明封板13,如可以实施为透明玻璃板,一方面用来形成所述内腔14,另一方面,其允许外部光线穿过,从而到达所述镜头40,这样可以在后续主动对准工艺中针对所述影像模组进行解像力测试。也就是说,所述吸附装置12基本由非透光材料制成,而顶侧的所述透明封板13由透光材料制成,从而可以避开所述影像模组的马达50用来进行成像操作。值得一提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顶侧”和“底侦Γ是相对的,而且并不意味着吸附装置是沿竖直的上下方向吸附所述镜头40,在实际应用中也可能是沿水平方向吸附所述镜头。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抽真空装置并不需要用来产生绝对真空,而只需要合适的负压以产生足够的吸附力即可。
[0047]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11包括一第一连接单元111、一第二连接单元112、及具有一通道113,所述通道113有一第一气口 1131。优选地,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单元111和112 —体成形,从而可以没有形成完全明显独立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单元111和112,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11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112的顶端部一体地延伸,所述吸附装置12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11。所述第一气口1131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11的合适的侧面,这样所述第二连接单元112藉由所述第一气口 1131和合适的气管可气体流通地连接至所述真空装置。也就是说,合适尺寸和形状的气管可以安装于对应所述第一气口 1131的位置,使所述连接装置11的所述通道113连通至所述真空装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气口 1131的位置也可以在所述第二连接单元112内形成凹槽并且设置合适的气管连接装置,通过将连接至所述真空装置的气管安装于所述气管连接装置从而完成所述连接装置11与所述真空装置的连接。所述通道113 —体地延伸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单元111和112并且用于连通至所述吸附装置12与所述透明封板13形成的所述内腔14。
[004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吸附装置12有一吸附端122,用于吸附物体,在这个实施例中是吸附镜头、一观测端121,用于观测被所述吸附端122对准的镜头、及具有一第二气口 123,用于所述吸附装置12吸附或解除吸附时供气体进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观测端121位于所述吸附端122正对侧,即设置有所述透明封板13的那一端,故容许透过所述观测端121完整观测所述吸附端122的镜头40,但熟习此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观测端121位于所述吸附端122正对侧的实施方式不应该被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使所述观测端121与所述吸附端122以一偏斜角度相对,以容许直接观测,或甚至藉由在所述吸附装置12中加装镜子或其他辅助观测镜头40,从而同样可以实现藉由所述观测端121观测所述吸附端122对准的镜头40的目的,例如其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吸附装置12的侧面。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二气口 123位于所述吸附装置12的所述观测端121和所述吸附端122以外的位置,以在不影响吸附及观测的情况下进行排气。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口 123设置在所述吸附装置12的侧面并与所述通道113相连通。
[0049]也就是说,所述连接装置11用于一端连接所述吸附装置12,从而容许所述吸附装置12被以延伸的方式被外部的具有真空装置的一生产设备(图未示)装设及使用,例如可藉由将所述连接装置11的另一端装在一匹配的机械臂上,从而使所述吸附装置12成为该机械臂的延伸,进而允许该机械臂透过所述吸附装置12执行对镜头40的吸附及其他相关操作。所述的外部生产设备可以是一附有真空装置及管路的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