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707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2)、设于背板(2)内的导光板(4)、设于背板(2)内且位于导光板(4)一侧的背光源(6)、设于背光源(6)与背板(2)之间的遮光罩(8)及设于导光板(4)与背光源(6)之间的侧反射片(10),所述背光源(6)包括LED基板(62)及安装于LED基板(62)上的数个LED灯(64),所述侧反射片(10)具有弹性,且该侧反射片(10)对应LED灯(64)设有数个开口(102),所述LED灯(64)容置于该些开口(102)内,为导光板(4)提供光源。
【专利说明】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平面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具有机身薄、省电、无福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计算机屏幕或笔记本电脑屏幕等。
[0003]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液晶面板及设于壳体内的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ο传统的液晶面板的结构是由一彩色滤光片基板(Color Filter)、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hin Film TransistorArray Substrate, TFT Array Substrate)以及一配置于两基板间的液晶层(LiquidCrystal Layer)所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两片玻璃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旋转,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组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成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两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发光光源例如阴极萤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或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设置在液晶面板后方,直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而侧入式背光模组是将背光源LED灯条(Light bar)设于液晶面板侧后方的背板边缘处,LED灯条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 LGP)—侧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经反射和扩散后从导光板出光面射出,再经由光学膜片组,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
[0004]请参阅图1,为现有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20、设于背板20内的数个安装有LED光源24的LED基板14、设于背板20内的导光板13、设于导光板13下方的反射片17、设于导光板上方的扩散片18、设于LED基板14下方的LED驱动电路基板15及设于背板内的光屏蔽罩16。该背板20包括底板20a及连接底板20a的数个侧板20b。该LED基板14包括数个LED光源24及一个末尾部26 ;LED光源24安装在LED基板14面对着导光板13的表面上;末尾部26为一薄板,由LED基板14从其下表面向下延伸形成,末尾部26包括一层连接相应的LED光源24的导电层。导光板13由透明树脂(如丙烯酸树脂)制成,包括一朝向底板20a的底面13c、远离底板20a的顶面13b及连接在底面13c与顶面13b之间的数个侧面13a;LED基板14设置成与导光板13侧面13a平行,来自LED基板14上的LED光源24所发出的光线通过其中一侧面13a进入并从与该侧面13a相垂直的顶面13b出去,以至于光线被透射出去。反射片17设置在导光板13的底面13c与背板20的底板20a之间,用于将从底面13c透射出去的光线重新反射回导光板13内。扩散片18设置在导光板13的顶面13b上,用于将从顶面透射出的光线进行扩散并供给液晶面板。请参阅图2,LED驱动电路基板15包括一电路基板28、驱动电路29及插座30 ;该电路基板28是一绝缘基板,在电路基板28的一面安装有包括IC芯片的驱动电路29,电路基板28的另一面设有数个插座30 ;该驱动电路29设置成与导光板13的底面13c平行并抵靠于背板20的底板20a上,驱动电路29用于驱动LED基板14上的LED光源24,并与插座30电性连接;该插座30内设有一细缝状的且内表面涂有导电层的插孔31,LED基板14的末尾部26可插入该插孔31 ;通过该末尾部26和插孔31, LED基板14与驱动电路基板15可自由方便地进行组装和分离。光屏蔽罩16是由金属制成的,包括第一遮光部16a及第二遮光部16b,其中第一遮光部16a设置在导光板13 —侧面13a及LED基板14之间,第二遮光部16b设于导光板13的顶面13b上,用于遮挡导光板13的顶面13b边缘部分的光线;第一遮光部16a设有一与LED光源24外部尺寸一致的开口 16c,用于允许LED光源24发出的光通过并闩住LED基板14。通过在驱动电路基板上设置一个插座,并相应地在LED基板设置一个末尾部(相当于插头)使LED基板和驱动电路基板能够很容易地组装或分离,减少了背光模组的安装步骤,实现了背光模组的安装与拆卸的简便化。
[0005]然而,虽然LED基板14及驱动电路基板15没有抵靠于背板20的侧板20b,但是实际制造过程中LED基板14及驱动电路基板15都是抵靠于背板20的侧板20b上的。由于光屏蔽罩16是由金属制成的,LED基板14主要通过光屏蔽罩16进行散热,而光屏蔽罩16的紧密接触导光板13,从而使导光板13极容易受热膨胀。因此,当LED基板14及驱动电路基板15抵靠于背板20的侧板20b时,若导光板13受热膨胀,该光屏蔽罩16不能相应地进行形变,这就容易导致导光板13由于挤压而变形或破裂。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能有效避免导光板受热膨胀时由于挤压而变形或破裂,同时提升产品的散热效果,延长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于背板内的导光板、设于背板内且位于导光板一侧的背光源、设于背光源与背板之间的遮光罩及设于导光板与背光源之间的侧反射片,所述背光源包括LED基板及安装于LED基板上的数个LED灯,所述侧反射片具有弹性,且该侧反射片对应LED灯设有数个开口,所述LED灯容置于该些开口内,为导光板提供光源。
[0008]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及垂直连接于底板的数个侧板。
[0009]所述遮光罩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LED基板抵靠于遮光罩上。
[0010]所述遮光罩包括第一遮光部及垂直连接于第一遮光部的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一遮光部抵靠于所述背板的侧板,所述LED基板抵靠于第一遮光部上,所述第二遮光部的自由端搭接于所述导光板上。
[0011 ] 所述背光源还包括电路板,所述LED基板安装于电路板上,所述LED灯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
[0012]所述电路板包括电路基板、形成于电路基板上的驱动电路及由电路基板延伸设置的插座。
[0013]所述插座上设有插槽,所述LED基板包括本体及由本体延伸设置的插板,所述插板安装于插槽内,进而将LED基板安装于电路基板上。
[0014]所述侧反射片包括基片及形成于基片上的反射层,所述开口呈喇叭状,由基片朝向反射层逐渐增大。[0015]所述基片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反射层由高反射率材料涂布于基片上形成。
[0016]还包括设于导光板与背板底板之间底反射片及设于导光板上方的光学膜片组。
[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背光模组,通过设置具有弹性的侧反射片,有效缓冲导光板由与受热而导致的变形,避免导光板由于受热膨胀变形受到阻止而导致的导光板破裂等问题,同时,设置金属遮光罩,在有效避免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由导光板边缘位置泄漏的同时,增强背光模组的散热效果,提升背光模组的品质。
[0018]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0020]附图中,
[0021]图1为现有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背光模组内部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发明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中背光源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5]图5为图3中遮光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图3中侧反射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28]请参阅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2、设于背板2内的导光板4、设于背板2内且位于导光板4 一侧的背光源6、设于背光源6与背板2之间的遮光罩8及设于导光板4与背光源6之间的侧反射片10,所述背光源6发出光线直接经由侧反射片10反射后进入导光板4内,并在导光板4内传播,进而将点光源转变为面光源。
[0029]具体地,所述背板2包括底板202及垂直连接于底板202的数个侧板204,该底板202与数个侧板204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导光板4、背光源6、遮光罩8及侧反射片10均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0030]所述导光板4包括朝向背板2底板202的底面42、与底面42相对设置的顶面44及设于底面42与顶面44之间的数个侧面4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面44为导光板4的出光面,所述数个侧面46中至少有一个为导光板4的入光面,所述背光源6设于导光板4的入光面侧。
[0031]请参阅图4,所述背光源6包括LED基板62、安装于LED基板62上的数个LED灯64及电路板66,所述LED基板62安装于电路板66上,所述LED灯64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66。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66包括电路基板662、形成于电路基板662上的驱动电路664及由电路基板662延伸设置的插座666 ο所述插座666上设有插槽668,所述LED基板62包括本体622及由本体622延伸设置的插板624,所述插板624安装于插槽668内,进而将LED基板62安装于电路基板662上。具体地,所述插槽668内设置第一导电层(未图示),所述驱动电路664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导电层;所述插板624的外表面同样设置第二导电层(未图示),所述LED灯64电性连接于该第二导电层,当所述插板624插入插槽668内时,所述第一与第二导电层电性连接,进而将驱动电路664与LED灯64电性连接,进而实现驱动电路664对LED灯64的驱动点亮。
[0032]由于,数组LED灯64通过插拔的方式实现与驱动电路664的电性连接,所以,当其中一个LED灯64出现问题,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只需要将该LED灯64对应的LED基板62由插座666内拔出即可,操作简单方便,能有效降低维修成本。
[0033]请参阅图5,所述遮光罩8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包括第一遮光部82及垂直连接于第一遮光部82的第二遮光部84,所述第一遮光部82抵靠于所述背板2的侧板204,所述第二遮光部84的自由端搭接于所述导光板4上。具体地,所述遮光罩8的第一遮光部82抵靠于背板2的侧板204上,所述背光源6的LED基板62抵靠于该第一遮光部82上;所述第二遮光部84搭接于导光板4的顶面44上,即该第二遮光部84搭接于导光板4的出光面上,以防止光线由该部分露出,对背光模组的品质造成影响。
[0034]另,由于遮光罩8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背光源6的LED灯64发光所产生的热量通过LED基板62传递至遮光罩8上,再通过遮光罩8传递至背板2的侧板204上,最后通过侧板204与外界进行散热,有效提高了背光模组的散热效果,进而提升了背光模组的品质。
[0035]请参阅图6,所述侧反射片10具有弹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反射片10包括基片122及形成于基片122上的反射层124。且该侧反射片10对应LED灯64设有数个开口102,所述LED灯64容置于该些开口 102内,为导光板4提供光源。优选地,所述开口 102呈喇叭状,其由基片122朝向反射层124逐渐增大,以扩散型向导光板4提供光源,提高背光源6的利用率,同时提高光罩均匀性。
[0036]具体地,所述基片122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反射层124由高反射率材料涂布于基片122上形成。所述侧反射片10侧反射层124贴附与导光板4的入光面,所述LED灯64通过开口 102将光线射入导光板4,导光板4吸收LED灯64发出的热量发生膨胀变形,所述基片122缓冲该膨胀变形,并始终贴附于导光板4的入光面,在保证反射效果的同时,有效避免导光板4到到外力挤压而导致的破裂现象的发生,有效延长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0037]请参阅图3,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于导光板4与背板2的底板202之间底反射片7及设于导光板4上方的光学膜片组9,底反射片7用于将由导光板底面42射出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4,以保证背光模组的光照强度,所述光学膜片组9用于进一步增加背光模组的光照强度。
[0038]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背光模组,通过设置具有弹性的侧反射片,有效缓冲导光板由与受热而导致的变形,避免导光板由于受热膨胀变形受到阻止而导致的导光板破裂等问题,同时,设置金属遮光罩,在有效避免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由导光板边缘位置泄漏的同时,增强背光模组的散热效果,提升背光模组的品质。
[0039]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2)、设于背板(2)内的导光板(4)、设于背板(2)内且位于导光板(4) 一侧的背光源(6)、设于背光源(6)与背板(2)之间的遮光罩(8)及设于导光板(4)与背光源(6)之间的侧反射片(10),所述背光源(6)包括LED基板(62)及安装于LED基板(62)上的数个LED灯(64),所述侧反射片(10)具有弹性,且该侧反射片(10)对应LED灯(64)设有数个开口( 102),所述LED灯(64)容置于该些开口( 102)内,为导光板(4)提供光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包括底板(202)及垂直连接于底板(202)的数个侧板(20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罩(8)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LED基板(62)抵靠于遮光罩(8 )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罩(8)包括第一遮光部(82)及垂直连接于第一遮光部(82)的第二遮光部(84),所述第一遮光部(82)抵靠于所述背板(2 )的侧板(204),所述LED基板(62 )抵靠于第一遮光部(82 )上,所述第二遮光部(84)的自由端搭接于所述导光板(4)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6)还包括电路板(66),所述LED基板(62)安装于电路板(66)上,所述LED灯(64)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6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66)包括电路基板(662)、形成于电路基板(662)上的驱动电路(664)及由电路基板(662)延伸设置的插座(66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666)上设有插槽(668),所述LED基板(62 )包括本体(622 )及由本体(622 )延伸设置的插板(624 ),所述插板(624 )安装于插槽(668 )内,进而将LED基板(62 )安装于电路基板(662 )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反射片(10)包括基片(122)及形成于基片(122)上的反射层(124),所述开口(102)呈喇叭状,由基片(122)朝向反射层(124)逐渐增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122)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反射层(124)由高反射率材料涂布于基片(122)上形成。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导光板(4)与背板(2)的底板(202)之间底反射片(7)及设于导光板(4)上方的光学膜片组(9)。
【文档编号】F21S8/00GK103672620SQ201310692716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6日
【发明者】俞刚, 萧宇均, 陈仕祥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