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6344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面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 屏。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背光模组已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及电视机中。现有的背光模组通常包括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入式背光模组,直下式背光模组成本较低,但是厚度较厚;侧入式背光 模组厚度较薄,但是成本较高。
[0003] 为了使直下式背光模组更有竞争力,一般的做法是减小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厚度, 受成本限制,不能大幅度地增加直下式背光模组的LED数量,由于需要兼顾中心亮度及画面 均匀性,因此容易出现边缘暗影暗角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旨在解决使用直下式背光模 组的液晶显示屏边缘暗影暗角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背光源及扩散 板,所述背板包括与所述扩散板平行设置的底板,以及围设于所述底板边缘的侧板,所述背 板与所述扩散板围合成用于混光的混光空间,所述背光源容置于所述混光空间且安装在所 述背板上;
[0006] 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容置于所述混光空间内且围设于所述底板边缘的棱 镜片,所述棱镜片的第一端与所述扩散板抵接、所述棱镜片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板抵接,所述 棱镜片与所述扩散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棱镜片朝向所述扩散板的表面设有由数条棱 柱组成的棱柱状微结构,所述棱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棱镜片的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相 垂直。
[0007] 优选地,所述棱镜片与所述扩散板之间的夹角为15°-50°。
[0008] 优选地,所述棱镜片包括PET层和形成于PET层上的所述棱柱状微结构,所述棱镜 片的厚度为〇. 215-0.28mm,所述PET层的厚度为0.18-0.26mm,所述棱柱状微结构的相邻两 条所述棱柱的间距为0.2-0.6mm,所述棱柱状微结构的棱棱角为90° ±5°。
[0009]优选地,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背光源之间的反射片。
[0010] 优选地,所述反射片呈矩形设置,所述棱镜片有四片,四片所述棱镜片分别与所述 反射片的四条边沿拼接设置。
[0011] 优选地,所述背光源还包括PCB板和数个LED灯珠,数个所述LED灯珠阵列排布并电 性连接于所述PCB板。
[0012] 优选地,所述反射片对应数个所述LED灯珠的位置开设通孔,所述反射片设于所述 PCB板上,所述LED灯珠由所述通孔伸出以设于所述反射片上方。
[0013] 优选地,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包裹所述LED灯珠的透镜,所述LED灯珠和所述透镜由 所述通孔伸出以设于所述反射片上方。
[0014] 优选地,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扩散板上方的光学膜片组及扣于光学膜 片组上并与侧板相连接的胶框。
[0015]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屏,包括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 包括背板、背光源及扩散板,所述背板包括与所述扩散板平行设置的底板,以及围设于所述 底板边缘的侧板,所述背板与所述扩散板围合成用于混光的混光空间,所述背光源容置于 所述混光空间且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容置于所述混光空间内且 围设于所述底板边缘的棱镜片,所述棱镜片的第一端与所述扩散板抵接、所述棱镜片的第 二端与所述底板抵接,所述棱镜片与所述扩散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棱镜片朝向所述 扩散板的表面设有由数条棱柱组成的棱柱状微结构,数条所述棱柱沿所述棱镜片的第一端 指向第二端的方向排列。
[0016]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用了棱镜片,并将棱镜片围设于底板边缘,棱镜片的第一 端与扩散板抵接、棱镜片的第二端与底板抵接,棱镜片与扩散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因此背 光模组的边缘位置的光线都可以经过棱镜片折射,而棱镜片上设有棱柱状微结构,基于棱 柱的折射特性,棱镜片可以将由背光源射到侧板处的大视角的发散光,聚拢在与棱镜片朝 向扩散板的表面约呈70°的范围内出射,从而增加了棱镜片朝向扩散板的表面的亮度,因此 能够有效提高背光模组边缘位置的亮度,解决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屏的边缘暗影暗 角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0019] 图2为图1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棱镜片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3为图2中棱镜片另一视角的结构不意图;
[0021]图4为图1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棱镜片和反射片的分解示意图。
[0022] 附图标号说明:
[0024]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 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7]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 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 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 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
[0029] 参照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 图1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棱镜片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2中棱镜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棱镜片和反射片的分解示意图。
[003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该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00、背光 源200及扩散板300,背板100包括与扩散板300平行设置的底板120,以及围设于底板120边 缘的侧板140,背板100与扩散板300围合成用于混光的混光空间,背光源200容置于混光空 间且安装在背板100上;
[0031]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容置于混光空间内且围设于底板120边缘的棱镜片400,棱 镜片400的第一端与扩散板300抵接、棱镜片400的第二端与底板120抵接,棱镜片400与扩散 板300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棱镜片400朝向扩散板300的表面设有由数条棱柱420组成的棱 柱状微结构,棱柱420的长度方向与棱镜片400的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相垂直。
[003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用了棱镜片400,并将棱镜片400围设于底板120边缘,棱镜 片400-端与扩散板300抵接、另一端与底板120抵接,棱镜片400与扩散板300之间的夹角为 锐角,因此背光模组的边缘位置的光线都可以经过棱镜片400折射,而棱镜片400上设有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