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度盘之挟持装置的增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412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度盘之挟持装置的增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有关于用以将限制分度盘的旋转轴的旋转的挟持装置的挟持力增力的 增力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作机械的分度装置(亦即,分度盘)中,为了将被分度旋转的加工盘的旋转轴 对抗工件加工时的外力、维持在静止状态,挟持装置被使用。在挟持装置方面,各种的形式 存在,作为其一个例子,有将被一体地设置于分度盘的框架和所述旋转轴中的任一方的被 挟持构件藉由移动于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的移动构件按压于另一方,藉由发生于所述另一方 和被挟持构件之间的摩擦力,使旋转轴和框架被一体化的形式。在此形式的挟持装置中,旋 转轴系,经由被挟持构件、与框架成为相对不能旋转的状态而被挟持。又,在此形式的挟持装置中,挟持旋转轴的力系,依附于移动构件按压被挟持构件 的力(按压力)的大小。因此,为了增大移动构件的按压力,具备增力装置的挟持装置系为 熟知的,其中增力装置具有被配设于移动构件的被挟持构件侧端部的复数个转动体、以及 作为转动体的导引面而分别被设置于移动构件和框架的第一导引面和第二导引面。第9图系表示被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公报的所述形式的挟持装置的增力装置。在 此挟持装置中,增力装置系包括移动构件31,构成作为按压力产生装置的流体压汽缸装 置的活塞,移动于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且具有转动体35的第一导引面32;以及导引构件33, 被固定于框架30,构成流体压汽缸装置的汽缸,围绕移动构件31,且具有转动体35的第二 导引面34 ;又,在被挟持构件36和转动体35之间,将来自转动体35的力传达至被挟持构 件36的中间构件37系可移动地被配设于轴线方向。第一导引面32系将对于旋转轴的轴 线的正交面作为第一倾斜基准、对于该基准倾斜,又,第二导引面34系将旋转轴的轴线作 为第二倾斜基准、对于该基准倾斜,藉由相互面对,第一导引面32和第二导引面34系形成 V字沟。在该V字沟,被配设于中间构件37和移动构件31之间的复数个钢球系,成为作为 转动体35抵接般。将对于所述第一倾斜基准的第一导引面32的倾斜角度作为a,将对于所述第二 倾斜基准的第二导引面34的倾斜角度作为0,藉由构成流体压汽缸装置的活塞、将移动构 件31作用的力作为F0、将移动构件31作用于转动体35的力(详而言之,移动构件31从 第一导引面32向转动体35的中心0作用的力)作为F1的话,力F1系,藉由斜面作用成为 Fl = F0/cos a,成为比F0大的力。又,力F1系,被分为经由中间构件37作用于被挟持构 件36的力F2、以及作用于第二导引面34的力F3。F2、F3以下列记载的计算式表示。F2 = F0+F0 X tan a X tan 3= F0 (1+tan a X tan 3 )F3 = FOX tan a/cos 旦根据所述式子的话,由于作用于被挟持构件36的力F2系倾斜角度a、^越大而 变大,被挟持构件36系,在倾斜角度a、3越大而变大的力下、藉由转动体35被按压,经
3由较大的摩擦力、挟持旋转轴。因此,在将挟持装置的挟持力更增力方面,作为成为从第一 导引面32、第二导引面34的个别的倾斜基准的倾斜角度应尽量取大的角度,被挟持构件36 系,藉由转动体35以大的力被按压的方式的话较佳。换言之,在所述轴线方向中,将转动体35的移动速度对于移动构件31的移动速度 减速的话较佳,藉由增大第一导引面32、第二导引面34的所述倾斜角度,转动体35系,旋转 轴的半径方向的移动速度变大的同时,所述轴线方向的移动速度变小,对于移动构件31的 轴线方向的移动速度被减速。然而,为了将挟持装置的挟持力更增力,将转动体35的所述轴线方向的移动速度 对于移动构件31的所述轴线方向的移动速度减速的话,移动构件31系,从待机位置(挟持 动作开始位置)到将被挟持构件36按压至所述另一方的挟持位置为止的移动量与不具有 增力装置的挟持装置相比变大。因此,具有增力装置的挟持装置系,与不具有增力装置的挟 持装置相比,在从旋转轴的分割驱动停止到实际上挟持力作用至被挟持构件36为止,需要 较长的时间。因此,具备利用增力装置的挟持装置的分度盘系,与不利用增力装置的分度盘相 比,在从旋转轴在所定分度角停止到旋转轴被挟持而可加工为止,需有多余的等待时间,虽 然得到大的挟持力,但工件加工效率变差。特别是,一个工件经过复数次而被分度加工的情 形,因为所述多余的等待时间被累积,所以工件加工效率的恶化显著。又,在具有此形式的增力装置的挟持装置中,为了更将挟持力增力,将导引面32、 34的倾斜角度a、0更增大,在轴线方向中,将转动体35的移动对于移动构件31的移动 更减速的话虽然好,此部分必须增大移动构件31的移动量,为了确保移动构件31的大移动 量,增力装置系不得不在所述轴线方向增长。因此,挟持装置、甚至分度盘本身变大。[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7131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系,在分度盘的旋转轴的挟持装置的增力装置中,不损及工件 加工效率,且可一边抑制旋转轴的轴线方向长度,一边得到大的挟持力。本发明系为一种分度盘之挟持装置的增力装置(3),具备将对于被分度旋转的旋 转轴(4)的轴线的正交面作为第一倾斜基准、具有对于该倾斜基准倾斜的转动体(10)的第 一导引面(6)、在旋转轴(4)的轴线方向可移动的移动构件(5);藉由所述第一导引面(6)、 以及作为被设置于框架⑵的转动体(10)的导引面⑶且将旋转轴⑷的轴线作为第二 倾斜基准而对于该倾斜基准倾斜的第二导引面(8),V字沟(9)被形成;移动构件(5)系,将 被一体地设置于框架(7)和旋转轴(4)中的任一方的被挟持构件(18),藉由经由抵接于所 述V字沟(9)的两导引面(6、8)的复数个转动体(10)按压于另一方,将移动构件(5)的按 压力增力、按压被挟持构件(18);其中所述第一导引面(6)和所述第二导引面(8)中的至 少一方系,在从待机位置到按压被挟持构件(18)的挟持位置为止的移动构件(5)的移动过 程中,对应于前期的移动过程的转动体(10)的导引区域比对应于后期的移动过程的转动 体(10)的导引区域对于倾斜基准倾斜小。又,所述第一导引面(6)和所述第二导引面(8)中的至少一方系,包括对应于移动 构件(5)的前期的移动过程的第一倾斜面(6a、8a)、以及与第一倾斜面(6a、8a)邻接而被
4形成且对应于移动构件(5)的后期的移动过程的第二倾斜面(6b、8b),第二倾斜面(6b、8b) 系比第一倾斜面(6a、8a)对于倾斜基准倾斜大。又,所述第一导引面(6)和所述第二导引面(8)中的至少一方系,在包含旋转轴 (4)的轴线的剖面上形成曲线,该曲线的接线系,从对应于移动构件(5)的待机位置的部分 向对应于移动构件(5)的挟持位置的部分,将对于倾斜基准的倾斜渐渐增大。[发明效果]根据有关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发明的话,在移动构件的前期的移动过程中,与 后期的移动过程相比,转动体系在所述轴线方向以快速的速度移动。又,在移动构件的后期 的移动过程中,与前期的移动过程相比,转动体可以大的按压力按压被挟持构件。因此,转 动体系可快速地移动至需要大按压力的位置为止,且到达此位置之后,可以足够的按压力 按压被挟持构件,在所述另一方和被挟持构件之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旋转轴和框架的相 对旋转系,经由被一体地设置于所述一方的被挟持构件而强力地限制,在移动构件的挟持 位置,旋转轴系被强力地挟持。根据以上的效果,与不适用本发明的增力装置的情形相比,可将从分度旋转终了 到挟持旋转轴而成为可加工工件为止的等待时间缩短。又,使所述等待时间相同的话,在移 动构件的前期的移动过程中,缩小转动体的减速的程度,缩短转动体的移动时间,所以在移 动构件的后期的移动过程中,可增长转动体的移动时间、增大转动体的减速的程度,与不适 用本发明的增力装置的情形相比,可更提高增力效果。又,在移动构件的前期的移动过程 中,因为使转动体的减速的程度变小、使移动构件的轴线方向的移动量变小,所以可抑制增 力装置的轴线方向的长度。根据有关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的发明的话,经过移动构件的后期的移动过程和后 期的移动过程,因为转动体的减速的速度(换言之,增力的程度)系分别为一定,所以转动 体系,可正确地分别以所希望的按压力按压被挟持构件。因此,即使由于长期间的使用等、 被挟持构件等磨耗、到移动构件的挟持位置为止的移动量变化,对于旋转轴的挟持动作系, 以所定的挟持力确实地被实行。导引面在包含旋转轴的轴线的剖面上以曲线被形成较佳,此情形,对于接线的倾 斜基准的倾斜系,成为对于在曲线的接线位置的倾斜基准的倾斜,在所述轴线方向渐大或 渐减。根据有关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的发明的话,所述一方系,从接线对应于移动构件的待 机位置的部分向对应于移动构件的挟持位置的部分,因为将对于倾斜基准的倾斜渐大,所 以转动体系可快速地移动至需要大按压力的位置为止,且到达此位置之后,系可以足够的 按压力按压被挟持构件。转动体可按压被挟持构件的力系,渐增而成为冲击力被抑制。因 此,可抑制导引面和转动体的破损、磨耗。


第1图系为表示分度盘1的全体的剖面图,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2图系为第1图中的挟持装置2的详细剖面图,表示移动构件5在待机位置的 状态。第3 (a)图至第3(b)图系为被形成于移动构件5的第一导引面6、和被形成于汽缸 21的第二导引面8的概念图。
第4图系表示对于第2图、移动构件5在挟持位置的状态。第5图系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挟持装置2的详细剖面图。第6图系为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挟持装置2的详细剖面图。第7图系为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挟持装置2的详细剖面图。第8图系为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挟持装置2的详细剖面图。第9图系为习知挟持装置的增力机构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 分度盘2 -挟持装置
3 -增力装置
4 〃旋转轴
5 -移动构件
6 -第一导引面
6a 第一倾斜面
6b 第二倾斜面
7 -框架
8 -第二导引面
8a 第一倾斜面
8b 第二倾斜面
9 - V字沟
10 转动体
14 轴承套筒
15 轴承
16 蜗轮
17 蜗杆
18 挟持圆盘
19 挟持面
20 流体压汽缸装置
21 汽缸
22 压力室
23 皿形簧
25 流体流路
26 停止件
27 挟持构件
28 汽缸座
30 框架
31 移动构件
32 第一导引面
33 导引构件
6
34 第二导引面35 转动体36 被挟持构件37 中间构件40 加工盘41、42、43 螺栓44 轴线45、46 螺栓。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系,被适用于用在将被搭载于工作机械的工件的加工角度分度用的分度装 置(亦即,分度盘)。第1图系,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表示本发明被适用的分度盘1的一个例子。 分度盘1系,包括工件直接或经由安装治具被保持的加工盘40、以及该加工盘40被固定的 旋转轴4 ;旋转轴4系可自由旋转地被安装于框架7而被分度旋转。又,作为加工盘40,如 本实施例般、工件保持面与旋转轴4正交的形式之外,在被利用于倾斜型分度盘的工件保 持面与旋转轴4平行的曲柄形式、摇台形式也被适用。更详细说明有关分度盘1的话,加工盘40系,经由螺栓41等被固定于旋转轴4的 一方的端部,旋转轴4系,在本实施例以中空被形成,藉由轴承套筒14,经由外轮被固定于 框架7的轴承15,可旋转地被支持于框架7。又,分度盘1中,作为旋转轴4的分度旋转用的驱动装置,具有被固定于旋转轴4 的蜗轮(worm wheel) 16、可旋转地被支持于框架7且与蜗轮16啮合的蜗杆(worm) 17、以及 旋转驱动蜗杆17的未图示的马达。又,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旋转轴4的驱动装置、采用蜗杆 (worm gear)机构,但不经由齿轮等的驱动传达机构,藉由被设置于旋转轴4的转子和被设 置于框架7的定子、内藏马达、所谓DD马达被形成,将该内藏马达作为旋转轴4的驱动装置 也可。在旋转轴4的另一方的端部方面,挟持装置2被设置。挟持装置2系,包括经由螺 栓43作为与旋转轴4不能相对旋转地被组装的被挟持构件的挟持圆盘18、与挟持圆盘18 邻接而被配设且可移动地被设置于旋转轴4的轴线方向的挟持构件27、与挟持构件27邻接 而被配设的增力装置3、以及作为按压力发生装置的流体压汽缸装置20。挟持装置2系,将 挟持圆盘18,藉由以挟持构件27按压于被形成于框架7的挟持面19,在挟持构件27和挟 持面19挟持挟持圆盘18,藉由经由作为与旋转轴4不能相对旋转的挟持圆盘18、将旋转轴 4对于框架7不能旋转,将旋转轴4不能旋转地保持,亦即,挟持。第2图系表示分度盘的挟持装置2的详细。作为按压力发生装置的流体压汽缸装 置20系,在旋转轴4的半径方向外侧与旋转轴4同轴地以环状被设置,包括延伸于旋转轴 4的轴线44的方向的汽缸21、以及作为活塞的移动构件5。汽缸21系经由螺栓45被固定 于框架7,在与移动构件5的与挟持圆盘18相反侧的端面之间,压力室22被形成。移动构件5系,藉由压缩线圈弹簧等的偏压构件,在本实施例中,藉由被卡合于汽 缸21的轮毂部分的复数个皿形簧23,朝向压力室22而经常被偏压。旋转轴4的挟持时,在压力室22方面,从未图示的流体供给源,通过被设置于汽缸21的流体流路25、挟持用的作 动流体被供给。又,挟持构件27的停止件26系,经由螺栓被固定于移动构件5的半径方向内侧的 挟持圆盘18侧,挟持构件27系,被卡合于停止件26、将轴线44方向朝向挟持圆盘18的移 动被限制。作为流体压汽缸装置20的活塞的移动构件5和汽缸21系,兼作增力装置3的构 成构件。亦即,增力装置3系,藉由在移动构件5的前端(亦即,在挟持圆盘18侧端、与汽 缸21的边界部分)被形成的第一导引面6、在汽缸21的前端(亦即,在挟持圆盘18侧端、 与移动构件5的边界部分)被形成且与第一导引部6形成V字沟9的第二导引面8、以及与 两导引面6、8抵接的复数个转动体10,将根据移动构件5的按压力增力。移动构件5的按 压力系,被增力而成为所定的按压力,经由挟持构件27而将挟持圆盘18按压于框架7的挟 持面19。第一导引面6系将对于旋转轴4的轴线44的正交面作为第一倾斜基准、对于该倾 斜基准倾斜,第二导引面8系将旋转轴4的轴线44作为第二倾斜基准、对于该倾斜基准倾 斜。本实施例的情形,复数个转动体10系,为钢制等的球,藉由第一导引面6、第二导 引面8和挟持构件27,在被形成于旋转轴4的半径方向外侧的环状的空间,一边与导引面 6、8和挟持构件27连接而并排地被收纳,将移动构件5的按压力在旋转轴4的周围均等地 增力而传达至挟持构件27。又,作为转动体10,球之外,有钢制等的滚子,利用滚子的情形, 第一导引面6和第二导引面8系,如本实施例般、不藉由圆锥面被形成,将旋转轴4作为中 心而沿着圆周方向被配设,藉由对于各别的倾斜基准倾斜的复数个平面而分别被形成。被形成于汽缸21的第二导引面8系,藉由一个倾斜面被形成。另一方面,如第3(a) 图所示的概念图般,被形成于移动构件5的第一导引面6系,将对于旋转轴4的轴线44的正 交面作为第一倾斜基准,由与该倾斜基准的倾斜角彼此不同的两个倾斜面(亦即,被形成 于前端侧的第一倾斜面6a、以及邻接于该倾斜面6a而被形成的第二倾斜面6b)所构成。第 一倾斜面6a、第二倾斜面6b系,分别具有倾斜角a 1、a 2,倾斜角a 2系比倾斜角a 1大。在本实施例中,移动构件5在待机位置(挟持动作开始位置)时,挟持构件27和 挟持圆盘18间的间隙、以及框架7的挟持面19和挟持圆盘18间的间隙系,大致相同地被 形成。因此,移动构件5系,从待机位置、到将挟持圆盘18以所定的力按压至框架7的挟持 面19的挟持位置为止移动的过程中,移动构件5从待机位置到对于挟持圆盘18的按压开 始位置为止,亦即,将挟持构件27被按压至转动体10而接触于挟持圆盘18为止的过程,在 本实施例中,作为「移动构件5的前期的移动过程」。因此,本实施例的场合,「移动构件5的 前期的移动过程」系,从待机位置到存在于挟持构件27和挟持面19之间的全体的间隙成为 移动构件5在待机位置时的约1/2的移动构件5的移动过程。移动构件5系从按压开始位 置更前进,挟持构件27在将挟持圆盘18挠曲的状态下被接触于挟持面19之后,移动构件 5系更前进,将到挟持构件27以所定的力按压、挟持挟持圆盘18的挟持位置为止的移动过 程,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移动构件5的后期的移动过程」。第一导引面6中、第一倾斜面6a 系,在移动构件5位于前期的移动过程时,与第二导引面8 —起导引转动体10的区域,第二 倾斜面6b系,在移动构件5位于后期的移动过程时,与第二导引面8 一起导引转动体10的 区域。
8
其次,利用第2图和第4图,说明关于本发明的动作。第2图系,表示挟持装置2 释放旋转轴4的状态,亦即,移动构件5在前期的移动过程中的待机位置的状态。作为流体 压汽缸装置20的活塞的移动构件5系,藉由皿形簧23,被偏压至从挟持圆盘18分离的方向 (释放方向),挟持构件27系从挟持圆盘18分离,旋转轴4系成为自由的状态。旋转轴4的旋转分度完成后,挟持用的作动流体被供给至压力室22,藉由此压力, 移动构件5系对抗皿形簧23的弹簧力、从待机位置朝对于挟持圆盘18的按压开始位置移 动。在此移动构件5的前期的移动过程中,转动体10系,藉由移动构件5的第一倾斜面6a、 和汽缸21的第二导引面8被导引。第一倾斜面6a的倾斜角a 1系,比第二倾斜面6b的倾 斜角a 2小,在比后期的移动过程的移动速度快的速度下,转动体10系可快速地移动至挟 持圆盘18侧。第4图系,表示挟持装置2挟持旋转轴4的状态,亦即,移动构件5到达按压开始 位置之后、在后期的移动过程的最后的位置(亦即,挟持位置)的状态。在此状态中,转动 体10系,藉由移动构件5的第二倾斜面6b和汽缸21的第二导引面8被导引。图中的二点 虚线系,表示移动构件5在第2图的状态,亦即,在待机位置的状态中的移动构件5、转动体 10、挟持构件27的个别位置。第二倾斜面6b的倾斜角a 2系,与第一倾斜面6a的倾斜角 a 1相比取大的角度。藉此,移动构件5的按压力系被更大地增力,藉由比在前期的移动过 程中可能的按压力大的按压力,挟持构件27系将挟持圆盘18强力地按压,藉由和框架7的 挟持面19的一起动作、挟持挟持圆盘18。如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将转动体10的运动、藉由具有彼此不同的倾斜角的两个 倾斜面6a、6b的第一导引面6以两阶段被变化。亦即,在移动构件5的前期的移动过程中, 使导引面6的倾斜角变小、将转动体10朝轴线44方向快速地被移动,达到挟持动作的高速 化。另一方面,在移动构件5的后期的移动过程中,使导引面6的倾斜角变大、使增力状态 变大,赋予大的按压力至挟持圆盘18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将移动构件5从待机位置、到挟持构件27被按压至转动体10而接 触挟持圆盘18为止的移动过程、作为移动构件5的前期的移动过程,将之后的移动过程作 为后期的移动过程。然而,如何将从待机位置到哪一位置为止作为前期的移动过程系,可被 适当地决定,例如,如下述般被决定是较佳地。例如,存在于挟持构件27和挟持面19之间 的全体的间隙系,以至少包含移动构件5在待机位置时的60%以下为止的方式决定前期的 移动过程也可,将之后的移动过程作为后期的移动过程。又,例如,最大,以包含挟持构件27 接触挟持圆盘18、存在于挟持构件27和挟持面19之间的全体的间隙不存在为止的方式决 定前期的移动过程也可,将之后的移动过程作为后期的移动过程。在本实施例中,挟持构件 27作为中间构件被设置,经由中间构件、转动体10按压挟持圆盘18,但不设置中间构件,转 动体10直接按压挟持圆盘18也可。此情形,在挟持面19和挟持圆盘18间的间隙中,以 至少包含移动构件5成为在待机位置时的60%以下为止的方式决定前期的移动过程也可, 又,最大,以包含挟持面19和挟持圆盘18之间的间隙不存在为止的方式决定前期的移动过 程也可。第5图系,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形成于移动构件5的第一导引面6系,藉由 一个倾斜面被形成。另一方面,如在第3(b)图所示的汽缸21的概念图般,被形成于汽缸21 的第二导引面8系,将旋转轴4的轴线44作为第二倾斜基准,由与该倾斜基准的倾斜角彼此不同的两个倾斜面(亦即,被形成于前端侧的第二倾斜面8b、与该倾斜面8b邻接而被形 成的第一倾斜面8a)所构成。第一倾斜面8a、第二倾斜面8b系,分别具有倾斜角0 1、3 2, 倾斜角02系比倾斜角大。第二导引面8中,第一倾斜面8a系,移动构件5在前期的 移动过程时,作为与第一导引面6 —起导引转动体10的区域,第二倾斜面8b系,移动构件5 在后期的移动过程时,作为与第一导引面6 —起导引转动体10的区域。与实施例1相同, 在移动构件5的前期的移动过程中,使导引面8的倾斜角变小、使转动体10朝轴线44方向 快速地被移动,达到挟持动作的高速化。另一方面,在移动构件5的后期的移动过程中,使 导引面8的倾斜角变大、使增力状态变大,赋予大的按压力于挟持圆盘18。第6图系,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形成于移动构件5的第一导引面6系,藉由 第一倾斜面6a和第二倾斜面6b被形成,被形成于汽缸21的第二导引面8系,由第一倾斜面 8a和第二倾斜面8b所构成。与所述的实施例相同,在移动构件5的前期的移动过程中,使 对于导引面6、8的个别的倾斜基准的倾斜角一起变小、将转动体10朝轴线44方向快速地 被移动,达到挟持动作的高速化。另一方面,在移动构件5的后期的移动过程中,使导引面 6、8的倾斜角一起变大、使增力状态变大,赋予大的按压力于挟持圆盘18。在本实施例中, 将从转动体10的第一倾斜面6a、8a朝第二倾斜面6b、8b的抵接转移时期,在第一导引面6 和第二导引面8可以不相同,将从转动体10的第一倾斜面6a朝第二倾斜面6b的转移、以 及从第一倾斜面8a朝第二倾斜面8b的抵接转移,分别藉由在彼此不同的时期实施,将按压 力分成两次而可阶段地被增大。因此,转动体10和导引面6、8系,可抑制冲击力被施加而 破损、磨耗。第7图系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对于在所述的实施例中,经由螺栓45而被固 定于框架7的汽缸21系,将全部流体压汽缸装置20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壁和内侧壁形成而 围绕作为环状的活塞的移动构件5,在本实施例中,在经由未图示的螺栓而被固定于框架7 的汽缸基底28,经由螺栓46而被固定的汽缸21系,形成流体压汽缸装置20的半径方向的 内侧壁,且框架7形成流体压汽缸装置20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壁;作为环状的活塞的移动构 件5系,围绕汽缸21。被形成于移动构件5的第一导引面6系,将对于旋转轴4的轴线44 的正交面作为第一倾斜基准,由与该倾斜基准的倾斜角彼此不同的两个倾斜面(亦即,被 形成于前端侧的第一倾斜面6a、以及与该倾斜面6a邻接而被形成的第二倾斜面6b)所构 成。第一倾斜面6a、第二倾斜面6b系,分别具有倾斜角al、a 2,倾斜角a 2系比倾斜角 a 1大。如所述,被设置于移动构件5的第一导引面6、以及作为被设置于框架7的第二导 引面8而被设置于与移动构件5的边界且和第一导引面6形成V字沟的第二导引面8系, 在旋转轴4的半径方向的位置关系中,任一个在内侧、外侧均可。又,在以上说明的例子中,移动构件5的第一倾斜面6a和第二倾斜面6b间的交界 部分、以及汽缸21的第一倾斜面8a和第二倾斜面8b间的交界部分系,为了防止导引面6、 8以及转动体10的破损、磨耗,藉由平滑曲面被形成为较佳地。第8图系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移动构件5的第一导引面6系,在从包含旋转 轴4的轴线44的剖面上看时,成为曲线般被形成。该曲线系,从对应于移动构件5的待机 位置的部分,向对应于移动构件5的挟持位置的部分,对于所述曲线的接线的倾斜基准的 倾斜渐大般被形成。藉此,在本实施例中,在移动构件5从待机位置移动至按压被挟持构件的挟持位置为止的过程中,使转动体10的轴线44方向的移动速度无阶段地被变化。又,在 移动构件5的前期的移动过程中,使导引面6的倾斜角变小而转动体10朝轴线方向快速地 移动,而另一方面,在移动构件5的后期的移动过程中,使导引面6的倾斜角变大而赋予大 的按压力于挟持圆盘18。又,在本实施例中,在移动构件5的第一导引面6和汽缸21的第二导引面8中,仅 将第一导引面6以曲面形成,但将第二导引面8以曲面形成也可,将第一导引面6和第二导 引面8的两方面作为曲面构成也可。在以上的实施例中,转动体10系,经由挟持构件27按压挟持圆盘18,经由中间构 件按压挟持圆盘18,但如所述般,不经由中间构件而直接按压挟持圆盘18也可。又,作为移 动构件5的按压力发生装置,流体压汽缸装置20被设置,但利用以马达被驱动的球螺丝机 构等也可。又,在释放时,藉由弹簧等的偏压力将移动构件5移动至挟持圆盘18相反侧,但 利用流体压汽缸装置等、需要动力的装置而将移动构件5移动至挟持圆盘18相反侧也可。 又,作为按压力发生装置、利用使用弹簧等的动力的偏压装置,藉由弹簧等将移动构件5向 挟持圆盘18偏压而挟持旋转轴4也可。此情形,在释放时,利用流体压汽缸装置等,作为将 移动构件5不经由增力装置而直接抵抗弹簧等的偏压力、被移动至挟持圆盘18相反侧的构 成,可避免在停电时等、旋转轴4成为释放状态。又,挟持圆盘18系,被固定于旋转轴4,但 被固定于框架7也可,此情形,挟持圆盘18系被按压于被设置于旋转轴4的挟持面19。本发明系不限定在所述的任一个实施例中,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请求范围的限制 下,可有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一种分度盘之挟持装置的增力装置(3),包括将对于被分度旋转的旋转轴(4)的轴线的正交面作为第一倾斜基准、具有对于该倾斜基准倾斜的转动体(10)的第一导引面(6)、可移动于旋转轴(4)的轴线方向的移动构件(5);藉由所述第一导引面(6)、以及作为被设置于框架(7)的转动体(10)的导引面(8)且将旋转轴(4)的轴线作为第二倾斜基准而对于该倾斜基准倾斜的第二导引面(8),V字沟(9)被形成;移动构件(5)系,将被一体地设置于框架(7)和旋转轴(4)中的任一方的被挟持构件(18)、藉由经由抵接于所述V字沟(9)的两导引面(6、8)的复数个转动体(10)按压于另一方,将移动构件(5)的按压力增力、按压被挟持构件(18);其中所述第一导引面(6)和所述第二导引面(8)中的至少一方系,在从待机位置到按压被挟持构件(18)的挟持位置为止的移动构件(5)的移动过程中,对应于前期的移动过程的转动体(10)的导引区域比对应于后期的移动过程的转动体(10)的导引区域对于倾斜基准倾斜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度盘之挟持装置的增力装置(3),其中,所述第一导引面(6)和第二导引面(8)中的至少一方系,包括对应于移动构件(5)的 前期的移动过程的第一倾斜面(6a、8a)、以及与第一倾斜面(6a、8a)邻接而被形成且对应 于移动构件(5)的后期的移动过程的第二倾斜面(6b、8b),第二倾斜面(6b、8b)系比第一倾 斜面(6a、8a)对于倾斜基准倾斜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度盘之挟持装置的增力装置(3),其中,所述第一导引面(6)和第二导引面(8)中的至少一方系,在包含旋转轴(4)的轴线的 剖面上形成曲线,该曲线的接线系,从对应于移动构件(5)的待机位置的部分朝向对应于 移动构件(5)的挟持位置的部分,将对于倾斜基准的倾斜渐渐增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度盘之挟持装置的增力装置,其不损及工件加工效率,且一边抑制挟持装置的轴线方向长度,一边得到大的挟持力。在将移动构件(5)的按压力藉由以第一导引面(6)和第二导引面(8)被导引的复数个转动体(10)增力的分度盘之挟持装置的增力装置(3)中,将第一导引面(6)和第二导引面(8)中的至少一方以对应于移动构件(5)的前期的移动过程的转动体(10)的导引区域比对应于后期的移动过程的转动体(10)的导引区域对于倾斜基准倾斜小的方式形成。
文档编号B23Q1/28GK101861229SQ20098010100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1日
发明者新田哲也 申请人: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