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火器筒体下封头选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433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灭火器筒体下封头选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灭火器筒体封头选料装置,用于灭火器筒体下封头的分选。
背景技术
灭火器的筒体, 是装载灭火剂的容器。筒体一般由碳钢、铝合金和不锈钢等材料制造,成型的方式大致有三种1、焊接筒体,它由上封头、下封头和筒身三部分组成,经环焊形成圆柱形筒体;2、拉伸筒体,即将厚钢板深拉伸成圆柱状、无底的容器,然后对焊形成圆柱形筒体,或将厚钢板深拉伸成圆柱状、无底的容器,再与上封头焊接在一起形成圆柱形筒体;3、热旋压筒体,将无缝钢管两头加热并旋转,通过模具在两头实现收底和收ロ,形成圆柱形筒体。方法2由于成本较高,在灭火器筒体生产中较少采用;方式3由于没有焊接,承压较高,大都用于高压ニ氧化碳灭火器筒体的生产中;方式I由于生产成本低,生产エ艺简单,生产出来的筒体符合灭火器筒体新国标等优点,是目前手提式、推车式灭火器筒体的主要生产方式。在上述方式I中,灭火器筒体中的筒身采用钢板卷圆再经直缝焊接而成,上封头与下封头则通过钢板冲压而成,其中,上封头中间冲有通孔,并与阀座事先焊成一体,最終将带阀座的上封头、下封头与筒身环焊在一起。由于在焊接后的筒体上存在两条环缝和ー条直縫,俗称“H焊縫”。目前尚无灭火器筒体的全自动生产线,上封头、下封头与筒身均分开生产,然后集中到环缝焊机处进行两道环缝的焊接。手工环缝焊机的供料是通过人工上料实现的,对于自动环缝焊机,上封头(带阀座)、下封头与筒身应采用不同的选料与输送装置,为自动环缝焊机供料。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已有灭火器筒体加工方式的人工上料、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上料、降低劳动强度、工作效率高的灭火器筒体下封头选料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灭火器筒体下封头选料装置,包括机架和料筒,所述料筒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选料装置还包括吸料机构、剥料机构、封头滑道分合机构和封头分选机构;所述吸料机构包括吸料杆和驱动吸料杆上下运动的吸料驱动装置,所述吸料杆位于所述料筒上方,所述吸料杆的底端安装用以吸取封头的磁铁,所述吸料驱动装置与机架连接;剥料机构包括剥料板和用以驱动剥料板上下运动的剥料驱动装置,所述剥料板设有剥料通孔,所述吸料杆穿过所述剥料通孔,所述剥料驱动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封头滑道分合机构包括左封头滑道和右封头滑道,所述左封头滑道和右封头滑道相对设置,所述左封头滑道和右封头滑道均位于料筒上方和剥料板的下方,所述左封头滑道的右端与机架铰接,所述右封头滑道的左端与机架铰接,所述左封头滑道与用于驱动左封头滑道向内移动的左封头滑道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右封头滑道与用于驱动左封头滑道向内移动的右封头滑道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左封头滑道和右封头滑道内安装用以判定是否取到下封头的光电开关;所述左封头滑道和右封头滑道的下方均设有封头分选机构;所述封头分选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分选板,所述分选板上设置凸出挡条,所述凸出挡条的前侧设有正向出料ロ,所述凸出挡条的后侧设有反向出料ロ,所述反向出料ロ与封头反向机构连接;所述正向出料口和封头反向机构均位于封头输送滑槽的上方。进ー步,所述选料装置还包括封头升降机构和封头提升机构;两侧的封头输送滑槽汇流至封头升降机构的移料滑槽,所述移料滑槽与升降气缸和推料气缸连接,所述移料滑槽在下位时与封头输送滑槽接连接;所述移料滑槽在上位时与封头提升机构的输送滑槽连接,两侧的封头输送滑槽的出口处设置有可复位的输送自动挡位机构;所述封头提升机构上端安装有驱动齿轮齿条、升降链轮链条和推出气缸,在升降链条上安装有提升滑槽,升降链条下端固定在支座上。提升滑槽在下位时与提升输送滑槽的下端对齐,提升输送滑槽呈倾斜布置,提升滑槽在上位时与推出气缸的推杆对齐;提升滑槽的出ロ处设置有可复位的提升自动挡位机构。再进ー步,所述料筒底部安装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安装在支架上。所述选料装置还包括吸料换位机构,所述吸料换位机构包括基板和用于驱动基板在料筒上方径向移动的换位驱动装置,所述基板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吸料驱动装置和剥料驱动装置均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由磁铁吸料装置从散料桶中取料,利用封头分选机构进行方向辨别,通过反向机构将方向不同的封头进行翻转,最終将分散、方向各异的灭火器筒体下封头整成方向相同的単一队列,并由提升机构提升至合适高度向自动环缝焊机供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将分散、方向各异的灭火器筒体下封头整成方向相同的单ー队列,为自动环缝焊机供料,实现了灭火器筒体生产中的筒体环焊环节的自动化;2、由于灭火器筒体下封头和未焊接阀座的灭火器筒体上封头结构相似,本实用新型还可适用于未焊接阀座的灭火器筒体上封头的分选,为灭火器筒体上封头与阀座的焊接机自动供料。

图I是灭火器筒体下封头选料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下封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描述。參照图I 图2,ー种灭火器筒体下封头选料装置,包括机架和料筒21,所述料筒21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选料装置还包括吸料机构3、剥料机构5、封头滑道分合机构9和封头分选机构10 ;所述吸料机构3包括吸料杆和驱动吸料杆上下运动的吸料驱动装置,所述吸料杆位于所述料筒上方,所述吸料杆的底端安装用以吸取封头的磁铁6,所述吸料驱动装置与机架连接;剥料机构5包括剥料板和用以驱动剥料板上下运动的剥料驱动装置,所述剥料板设有剥料通孔,所述吸料杆穿过所述剥料通孔,所述剥料驱动装置与机架连接;封头滑道分合机构9包括左封头滑道7和右封头滑道,所述左封头滑道7和右封头滑道相对设置,所述左封头滑道7和右封头滑道均位于料筒上方和剥料板的下方,所述左封头滑道7的右端与机架铰接,所述右封头滑道的左端与机架铰接,所述左封头滑道7与用于驱动左封头滑道向内移动的左封头滑道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右封头滑道与用于驱动左封头滑道向内移动的右封头滑道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左封头滑道7和右封头滑道内安装用以判定是否取到封头的光电开关;所述左封头滑道7和右封头滑道的下方均设有封头分选机构10 ;所述封头分选机构10包括倾斜设置的分选板,所述分选板上设置凸出挡条,所述凸出挡条的前侧设有正向出料ロ,所述凸出挡条的后侧设有反向出料ロ,所述反向出料ロ与封头反向机构11连接;所述正向出料口和封头反向机构均位于封头输送滑槽14的上方。 所述选料装置还包括封头升降机构16和封头提升机构20 ;两侧的封头输送滑槽14汇流至封头升降机构16的移料滑槽,所述移料滑槽与升降气缸和推料气缸连接,所述移料滑槽在下位时与封头输送滑槽14接连接;所述移料滑槽在上位时与封头提升机构20的提升输送滑槽17连接,两侧的封头输送滑槽的出ロ处设置有可复位的输送自动挡位机构;所述封头提升机构上端安装有驱动齿轮齿条22、升降链轮链条19和推出气缸2,在升降链条上安装有提升滑槽24,升降链条下端固定在支座18上。提升滑槽24在下位时与提升输送滑槽17的下端对齐,提升输送滑槽17呈倾斜布置,提升滑槽24在上位时与推出气缸2的推杆对齐;提升滑槽24的出ロ处设置有可复位的提升自动挡位机构。所述料筒21底部安装升降气缸13,所述升降气缸13安装在支架上。所述选料装置还包括吸料换位机构4,所述吸料换位机构4包括基板和用于驱动基板在料筒上方径向移动的换位驱动装置,所述基板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吸料驱动装置和剥料驱动装置均安装在所述基板上。參见图2,灭火器筒体下封头选料装置的选料对象。其中I为灭火器筒体的下封头。參见图1,灭火器筒体下封头选料装置的结构总图。灭火器筒体下封头选料装置主体由机架23、料桶21、提升机构20等组成。料桶21内盛放着散列的灭火器筒体下封头,在机架23上安装有料桶升降机构13,料桶21放置于料桶升降机构13之上,在升降气缸的作用下,可实现升降运动(当料桶21中的上部分料被吸光,可通过升降气缸推动料桶21上升,以保证料桶21下部分料被吸取,当料桶21中的料全部吸尽,料桶21在升降气缸的作用下下降,以方便人工加料,在料桶21的ー侧,安装有人工加料ロ 8)。在机架23的上端面安装有吸料机构3、吸料换位机构4和剥料机构5。在吸料机构3的头部安装有磁铁6,在升降气缸的作用,从料桶21中取料。当料桶21 —侧的料吸尽,则通过吸料换位机构4将吸料机构3推至另ー侧,继续吸料,直至料桶21中的料吸尽。当吸料机构3吸到料并带着料上升后,剥料机构5动作,将料从吸料机构3上剥离下来。在机架23的两侧安装有封头滑道7、和滑道分合机构9。取料的过程是封头滑道7在滑道分合机构9的作用下分开一吸料机构3推动吸料磁头下降至料桶21中一吸料一吸料机构3推动吸料磁头6上升回位一封头滑道7在滑道分合机构9的作用下合拢一剥料机构5下降,实现剥料一剥料机构5上升,剥料完成。在取料的过程中,通过安装在封头滑道7处的光电开关判断本次是否取到料,若本次未取到料,说明料桶21 —侧的上部分料已取完,此时吸料换位机构4动作,将吸料机构3移动至另一侧继续吸料,若安装在封头滑道7处的光电开关再次判断未取到料,则说明料桶21另ー侧的上部分料也已取完,此时料桶升降机构13动作,将料桶21提升继续吸料;当安装在封头滑道7处的光电开关再次判断未取到料时,则表明料桶21另ー侧的上部分料也已取完,此 时吸料换位机构4复位,将吸料机构3移动至原始位置继续吸料,当安装在封头滑道7处的光电开关再次判断未取到料时,表明料桶21内的料已吸尽,此时料尽指示灯亮,通知人工加料。剥料完成后,封头将沿着封头滑道7下滑至封头分选机构10。在封头分选机构10上设置有一定高度的挡条,如果下滑的封头背面朝下,由于封头的背面是圆弧状,在惯性カ的作用下将越过挡条,下滑至封头反向机构11,在反向机构11的调整下,封头将发生翻转并下落至滑槽14 ;如果下滑的封头背面朝上,由于封头的正面的一段圆柱体形状,在挡条的作用下,将改变方向,通过滑槽12下落至滑槽14,左右两侧一致。封头自两侧的滑槽14汇流至封头升降机构16,封头升降机构16上配置有两个气缸,封头升降机构16在下位时从滑槽14接受两个封头,然后在升降气缸的作用下上升,与滑槽17平齐,在推料气缸的推动下,封头经由滑槽14流向封头提升机构20。在封头提升机构20的作用下,提升至合适高度向自动环缝焊机供料。在封头升降机构16设置有ー个自动挡位机构15,当封头升降机构16上升后,自动挡位机构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上自动上升,挡住滑槽14内的封头不致滑落;当封头升降机构16下降吋,自动挡位机构15的复位弹簧被压下。在封头提升机构20上端安装有驱动齿轮齿条22、升降链轮链条19和推出气缸2。在升降链条上安装有提升滑槽24,升降链条下端固定在支座18上。提升滑槽24在下位时与滑槽14的下端对齐,封头在重力作用下滚入提升滑槽24,驱动齿轮齿条22在气缸的驱动下带动链轮旋转,从而带动提升滑槽24上升,当提升滑槽24上升至高位吋,推出气缸2作用,提升滑槽24内的封头被推出。在提升滑槽24下端也设置有类似于15的自动挡位机构,在提升滑槽24上升时挡住滑槽14中的封头。由于灭火器筒体下封头I和未焊接阀座的灭火器筒体上封头结构相似,本实用新型还可适用于未焊接阀座的灭火器筒体上封头的分选,为灭火器筒体上封头与阀座的焊接机自动供料。
权利要求1.ー种灭火器筒体下封头选料装置,包括机架和料筒,所述料筒安装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料装置还包括吸料机构、剥料机构、封头滑道分合机构和封头分选机构; 所述吸料机构包括吸料杆和驱动吸料杆上下运动的吸料驱动装置,所述吸料杆位于所述料筒上方,所述吸料杆的底端安装用以吸取封头的磁铁,所述吸料驱动装置与机架连接; 剥料机构包括剥料板和用以驱动剥料板上下运动的剥料驱动装置,所述剥料板设有剥料通孔,所述吸料杆穿过所述剥料通孔,所述剥料驱动装置与机架连接; 封头滑道分合机构包括左封头滑道和右封头滑道,所述左封头滑道和右封头滑道相对设置,所述左封头滑道和右封头滑道均位于料筒上方和剥料板的下方,所述左封头滑道的右端与机架铰接,所述右封头滑道的左端与机架铰接,所述左封头滑道与用于驱动左封头滑道向内移动的左封头滑道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右封头滑道与用于驱动左封头滑道向内移动的右封头滑道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左封头滑道和右封头滑道内安装用以判定是否取到下封头的光电开关;所述左封头滑道和右封头滑道的下方均设有封头分选机构; 所述封头分选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分选板,所述分选板上设置凸出挡条,所述凸出挡条的前侧设有正向出料ロ,所述凸出挡条的后侧设有反向出料ロ,所述反向出料ロ与封头反向机构连接;所述正向出料口和封头反向机构均位于封头输送滑槽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灭火器筒体下封头选料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选料装置还包括封头升降机构和封头提升机构; 两侧的封头输送滑槽汇流至封头升降机构的移料滑槽,所述移料滑槽与升降气缸和推料气缸连接,所述移料滑槽在下位时与封头输送滑槽接连接;所述移料滑槽在上位时与封头提升机构的输送滑槽连接,两侧的封头输送滑槽的出口处设置有可复位的输送自动挡位机构; 所述在封头提升机构上端安装有驱动齿轮齿条、升降链轮链条和推出气缸,在升降链条上安装有提升滑槽,升降链条下端固定在支座上。提升滑槽在下位时与提升输送滑槽的下端对齐,提升输送滑槽呈倾斜布置,提升滑槽在上位时与推出气缸的推杆对齐;提升滑槽的出ロ处设置有可复位的提升自动挡位机构。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灭火器筒体下封头选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底部安装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安装在支架上。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灭火器筒体下封头选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料装置还包括吸料换位机构,所述吸料换位机构包括基板和用于驱动基板在料筒上方径向移动的换位驱动装置,所述基板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吸料驱动装置和剥料驱动装置均安装在所述基板上。
专利摘要一种灭火器筒体下封头选料装置,包括机架、料筒、吸料机构、剥料机构、封头滑道分合机构和封头分选机构,料筒安装在机架上,封头滑道分合机构包括左封头滑道和右封头滑道,左封头滑道和右封头滑道相对设置,左封头滑道和右封头滑道均位于料筒上方和剥料板的下方,左封头滑道和右封头滑道内安装用以判定是否取到封头的光电开关;左封头滑道和右封头滑道的下方均设有封头分选机构;封头分选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分选板,分选板上设置凸出挡条,凸出挡条的前侧设有正向出料口,凸出挡条的后侧设有反向出料口,反向出料口与封头反向机构连接;正向出料口和封头反向机构均位于封头输送滑槽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自动上料、降低劳动强度、工作效率高。
文档编号B23K37/00GK202449618SQ20122004329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0日
发明者乐小利, 程书明, 董怀骏, 董晓平, 赵章风 申请人:浙江百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