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卸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020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拆卸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维修工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拆卸工装。
背景技术
E500SD-B/5机床工作时是通过钢线附着切割液对硅块进行切割的。钢线是通过导轮的带动在导轮上形成线网来实现切割的目的。当导轮空载运行时由于负载很小,不会导致电机产生很高的温度。当设备开始进行切割时,由于钢线与硅块的摩擦而产生的阻力会使切割的负载加大,控制电机的变频器会输出接近50HZ的高频率,从而导致电机会产生很高的温度。由于普通的散热风扇的效果不好,此种电机一般采用水冷的方式来实现对电机的冷却。但是长时间的使用,会致使电机密封胶损坏,所以工作人员需定期对电机进行拆卸维修。现有技术中拆卸工装为整体结构,一般通过拆卸工装顶部的起重葫芦来实现对上述电机的吊装。拆卸时,需利用拆卸工装将电机移动至合适位置后放下。但由于拆卸工装为整体结构,移动时需将整个工装一起移动,操作较为不便。而且现有技术中整体结构的拆卸工装只能在单一方向对电机进行移动,无法在其他方向对电机进行位置调节。进一步地,拆卸工装是通过设置于工装底部的滚轮与机床框架相对滚动来实现移动的,由于机床框架没有对应的导向机构,滚轮容易滑出,导致工装和电机一起坠落,危险系数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拆卸工装,以达到提高拆卸操作便利性和安全系数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卸工装,包括:工装支架,工装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横向移动装置,与第一导向机构连接,横向移动装置在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沿第一水平方向运动,横向移动装置包括第二导向机构;纵向移动装置,与第二导向机构连接,纵向移动装置在第二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沿第二水平方向运动,并且纵向移动装置随横向移动装置一起运动;升降装置,设置于纵向移动装置上以升降待拆卸物。进一步地,升降装置为连接于纵向移动装置的起重葫芦,起重葫芦包括吊钩。进一步地,纵向移动装置包括支撑板;升降装置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支撑板的上表面的液压顶升装置,液压顶升装置通过吊索与待拆卸物连接。进一步地,拆卸工装还包括用于驱动横向移动装置运动的调节机构。进一步地,调节机构包括传动装置和驱动装置,传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工装支架和横向移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驱动传动装置带动横向移动装置沿第一水平方向运动。进一步地,传动装置包括滚珠丝杠,滚珠丝杠通过固定于横向移动装置的连接装置与横向移动装置可转动地连接,工装支架固定设置有与滚珠丝杠螺纹配合的螺纹体。进一步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两根沿第一水平方向布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一直线导轨,横向移动装置包括两根沿第二水平方向布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一活动梁和设置于每根第一活动梁两端部的第一导轨滑块,每根第一活动梁两端部的第一导轨滑块分别与两根第一直线导轨滑动配合。进一步地,第一活动梁为第二直线导轨,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二直线导轨,纵向移动装置包括两根第二活动梁和设置于每根第二活动梁两端部的第二导轨滑块,每根第二活动梁两端部的第二导轨滑块分别与两根第二直线导轨滑动配合。进一步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两根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向槽,横向移动装置包括两根沿第二水平方向布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一活动梁和设置于每根第一活动梁两端部的第一滑轮,每根第一活动梁两端部的第一滑轮分别与两条第一导向槽滚动配合。进一步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沿第二水平方向设置于每根第一活动梁上的第二导向槽,纵向移动装置包括两根第二活动梁和设置于每根第二活动梁两端部的第二滑轮,每根第二活动梁两端部的第二滑轮分别与两根第二导向槽滚动配合。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工装,设置可移动的横向移动装置和纵向移动装置以及与待拆卸物连接的升降装置,实现升降装置可随纵向移动装置一起在工装支架顶部平面内进行位置调节,从而达到便于拆卸工装对待拆卸物的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进一步地,设置导向机构,可有效避免横向移动装置和纵向移动装置滑出,提高拆卸操作的安全系数。进一步地,通过调节机构对横向移动装置进行调节,便于调整移动的距离。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拆卸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卸工装包括:工装支架10、横向移动装置20、纵向移动装置30和升降装置。具体地,工装支架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横向移动装置20与第一导向机构连接,且横向移动装置20在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沿第一水平方向运动。具体地,横向移动装置20包括第二导向机构。纵向移动装置30与第二导向机构连接,且纵向移动装置30在第二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沿第二水平方向运动。进一步地,纵向移动装置30随横向移动装置20 —起运动。升降装置设置于纵向移动装置30上以升降待拆卸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待拆卸物包括HCT机床的电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水平方向为横向移动装置20所在平面内垂直于电机长度的方向。第二水平方向为纵向移动装置30所在平面内平行于电机长度的方向。设置可移动的横向移动装置20和纵向移动装置30以及与电机连接的升降装置,实现升降装置可随横向移动装置20和纵向移动装置30 —起在工装支架10顶部平面内进行位置调节,由于电机与升降装置相连接并随升降装置一起运动,这样就可以通过横向移动装置20和纵向移动装置30对电机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本实施例中的纵向移动装置30能够相对于横向移动装置20单独运动,从而使拆卸工装能够带动电机在更大的范围内移动,便于操作人员调节电机位置。进一步地,设置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可有效避免因横向移动装置20和纵向移动装置30滑出而导致的电机或工装支架坠落的情况,提高拆卸操作的安全系数。优选地,拆卸工装还包括用于驱动横向移动装置20运动的调节机构40。调节机构40包括传动装置和驱动装置,传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工装支架10和横向移动装置20连接,驱动装置驱动传动机构带动横向移动装置20沿第一水平方向运动。设置调节机构40,通过调节机构40拉动横向移动装置20沿调节机构40运动,便于操作人员控制横向移动装置20的移动距离。具体地,传动机构为滚珠丝杠41,滚珠丝杠41通过固定于横向移动装置20底部的连接装置42与横向移动装置20可转动的连接,即滚珠丝杠41只能相对于横向移动装置20转动,无法沿滚珠丝杠41轴向方向相对于横向移动装置20运动。工装支架10固定设置有与滚珠丝杠41螺纹配合的螺纹体43,使滚珠丝杠41可以沿其轴线方向相对于工装支架10运动。第二驱动机构为电动机或驱动手柄。工作时,摇动驱动手柄或开动电动机以驱动滚珠丝杠41转动,由于工装支架10设置有螺纹体43,通过螺纹体43与滚珠丝杠41配合,使滚珠丝杠41沿其轴向方向前进或后退,从而带动横向移动装置20前进或后退。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导向机构为两根沿第一水平方向布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一直线导轨11,横向移动装置20包括两根沿第二水平方向布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一活动梁和设置于每根第一活动梁两端部的第一导轨滑块21。优选地,每根第一活动梁两端部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导轨滑块21,每根第一活动梁的两个第一导轨滑块21分别与两根第一直线导轨11--对应滑动配合。第一活动梁为第二直线导轨22,第二导向机构为第二直线导轨22,纵向移动装置30包括两根第二活动梁32和设置于每根第二活动梁32两端部的第二导轨滑块31。优选地,每根第二活动梁32两端部分别设置一个第二导轨滑块31,每根第二活动梁32的两个第二导轨滑块31分别与两根第二直线导轨22滑动配合。设置第一直线导轨11和第二直线导轨22,可以对第一活动梁和第二活动梁32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防止拆卸工装在移动时从机床框架滑出,降低操作的危险系数。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导向机构为两根沿第一水平方向布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向槽,横向移动装置20包括两根沿第二水平方向布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一活动梁和设置于第一活动梁两端部的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分别与两根第一导向槽滑动配合。第二导向机构包括沿第二水平方向设置于每根第一活动梁上的第二导向槽,纵向移动装置30包括两根第二活动梁和设置于每根第二活动梁两端部的第二凸起,每根第二活动梁两端部的第二凸起分别与第二导向槽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一导向机构为两根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向槽, 横向移动装置20包括两根沿第二水平方向布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一活动梁和设置于每根第一活动梁两端部的第一滑轮,每根第一活动梁的两个第一滑轮分别与两条第一导向槽滚动配合;第二导向机构包括沿第二水平方向设置于每根第一活动梁上的第二导向槽,纵向移动装置30包括两根第二活动梁和设置于每根第二活动梁两端部的第二滑轮,每根第二活动梁两端部的第二滑轮分别与每根第二导向槽滚动配合设置。上述三种实施例中的升降装置均为连接于第二活动梁32的起重葫芦,起重葫芦的吊钩与电机壳体上的吊环连接。即电机可以随起重葫芦一起运动。优选地,每个第二活动梁对应安装有一个起重葫芦,每个起重葫芦的吊钩对应连接于电机的一个吊环上。以上的描述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例如,在一种未图示的实施例中,纵向移动装置30为支撑板。升降装置包括连接于纵向移动装置30的液压顶升装置,液压顶升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支撑板上表面,且液压顶升装置通过吊索与电机连接。具体地,液压顶升装置为可拆卸地设置于支撑板的上表面的千斤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特征均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特征相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拆卸工装可以适用于空间较为狭窄,无法使用大型拆卸装置的情况。具体地,上述拆卸工装的工装支架为正方体框架形状,上述正方体框架的棱边长度为
1.5m 至 2.0m0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设置可移动的横向移动装置20和纵向移动装置30以及与待拆卸物连接的升降装置,实现升降装置可随纵向移动装置30 —起在工装支架顶部平面内进行位置调节,从而达到便于拆卸工装对待拆卸物的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进一步地,设置导向机构,可有效避免横向移动装置20和纵向移动装置30滑出,提高拆卸操作的安全系数。进一步地,通过调节机构40对横向移动装置20进行调节,便于调整移动的距离。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装支架(10),所述工装支架(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 横向移动装置(20 ),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连接,所述横向移动装置(20)在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沿第一水平方向运动,所述横向移动装置(20 )包括第二导向机构; 纵向移动装置(30),与所述第二导向机构连接,所述纵向移动装置(30)在所述第二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沿第二水平方向运动,并且所述纵向移动装置(30)随所述横向移动装置(20) —起运动; 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纵向移动装置(30)上以升降待拆卸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为连接于所述纵向移动装置(30)的起重葫芦,所述起重葫芦包括吊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装置(30)包括支撑板;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的液压顶升装置,所述液压顶升装置通过吊索与所述待拆卸物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工装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横向移动装置(20 )运动的调节机构(40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0)包括传动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工装支架(10)和所述横向移动装置(20)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横向移动装置(20)沿第一水平方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滚珠丝杠(41),所述滚珠丝杠(41)通过固定于所述横向移动装置(20)的连接装置(42)与所述横向移动装置(20)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工装支架(10)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滚珠丝杠(41)螺纹配合的螺纹体(43)。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两根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布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一直线导轨(11),所述横向移动装置(20)包括两根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布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一活动梁和设置于每根所述第一活动梁两端部的第一导轨滑块(21),每根所述第一活动梁两端部的所述第一导轨滑块(21)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1)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梁为第二直线导轨(22),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所述第二直线导轨(22),所述纵向移动装置(30)包括两根第二活动梁(32)和设置于每根所述第二活动梁(32)两端部的第二导轨滑块(31),每根所述第二活动梁(32)两端部的所述第二导轨滑块(31)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二直线导轨(22)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两根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设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向槽,所述横向移动装置(20)包括两根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布置的相互平行的第一活动梁和设置于每根所述第一活动梁两端部的第一滑轮,每根所述第一活动梁两端部的所述第一滑轮分别与两条所述第一导向槽滚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设置于每根所述第一活动梁上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纵向移动装置(30)包括两根第二活动梁和设置于每根所述第二活动梁两端部的第二滑轮, 每根所述第二活动梁两端部的所述第二滑 轮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二导向槽滚动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卸工装,包括工装支架,工装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横向移动装置,与第一导向机构连接,横向移动装置在第一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沿第一水平方向运动,横向移动装置包括第二导向机构;纵向移动装置,与第二导向机构连接,纵向移动装置在第二导向机构的导向作用下沿第二水平方向运动,并且纵向移动装置随横向移动装置一起运动;升降装置,设置于纵向移动装置上以升降待拆卸物。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工装,设置可移动的横向移动装置和纵向移动装置以及与待拆卸物连接的升降装置,实现升降装置可随纵向移动装置一起在工装支架顶部平面内进行位置调节,从而达到便于拆卸工装对待拆卸物的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
文档编号B23P19/00GK203006786SQ2012207487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陈钊 申请人: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