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及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389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及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及工装,所述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包括基准板、工件定位板、平移机构、顶升机构与定位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安装在所述基准板上,所述顶升机构安装在所述平移机构上;所述平移机构的移载板在与所述基准板平行的平面上作直线运动;所述工件定位板连接到所述移载板上,所述顶升机构作用于所述工件定位板,使其沿所述基准板的法向作直线运动;所述定位机构将多层换热器固定在所述工件定位板上,达到对多层换热器中不同层的孔进行准确穿管的目的。
【专利说明】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及工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换热器的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多层换热器的穿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情况下,多层换热器在穿管时为错位穿管,上下两层的孔位存在一定间距,穿管时操作工人手工移动铜管进行穿管,在使用设备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且一般仅考虑单层穿管,无法完成多层换热器中上下两层分别进行穿管时孔定位的问题。
[0003]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创造。

【发明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对多层换热器中不同层的孔进行准确穿管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及工装。
[0005]本发明的一种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包括基准板、工件定位板、平移机构、顶升机构与定位机构;
[0006]所述平移机构安装在所述基准板上,所述顶升机构安装在所述平移机构上;
[0007]所述平移机构的移载板在与所述基准板平行的平面上作直线运动;
[0008]所述工件定位板连接到所述移载板上,所述顶升机构作用于所述工件定位板,使其沿所述基准板的法向作直线运动;
[0009]所述定位机构将多层换热器固定在所述工件定位板上。
[0010]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平移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一个或多个第一导轨与第一限位器;
[0011]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移载板沿所述第一导轨作直线运动,直至所述第一限位器开始限位。
[0012]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二升降器、至少两个第二导轨与第二限位器;
[0013]所述第二升降器驱动所述工件定位板沿所述第二导轨作直线运动,直至所述第二限位器开始限位;
[0014]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移载板,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工件定位板。
[0015]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顶升机构还包括第三升降器、至少两个第三导轨、中间板与顶升定位板;
[0016]所述第三升降器驱动所述顶升定位板沿所述第三导轨作直线运动,直至所述第二限位器开始限位;
[0017]所述中间板位于所述移载板的垂直上方,并固定于所述移载板上;
[0018]所述第三导轨的一端连接到所述中间板,另一端连接到所述顶升定位板。
[0019]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三个定位销。[0020]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定位销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菱形或方形。
[0021]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至少一个所述定位销与其他所述定位销具有不同的截面形状。
[0022]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升降器为所述第二升降器。
[0023]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升降器或所述第三升降器为气缸、电机或液压缸。
[0024]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有的所述第二导轨均穿过所述中间板。
[0025]本发明的一种多层换热器穿管工装,包括安装板、输送线与所述的多层换热器穿
管装置;
[0026]所述输送线与所述多层换热穿管装置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0027]所述输送线将换热器传输到所述工件定位板上。
[0028]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的多层换热器穿管工装还包括第三限位器;
[0029]所述第三限位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0030]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及工装根据多层换热器中不同层的孔的错位情况,平移机构及顶升机构分别进行平行的直线运动,法向的直线运动,使每层的孔均实现与管对准,保证穿管的准确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2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0033]图3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的翅片的主视示意图;
[0034]图4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的上升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0035]图5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的下降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0036]图6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的上升状态的右视示意图;
[0037]图7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的下降状态的右视示意图;
[0038]图8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的工件定位板的主视示意图;
[0039]图9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的定位销的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0040]图10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的定位销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0041]图11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工装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解决多层换热器中上下两层分别进行穿管时孔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及工装来实现对不同层的孔进行准确穿管。
[004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44]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的立体示意图,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100包括基准板110、工件定位板120、平移机构130、顶升机构140与定位机构。
[0045]平移机构130安装在基准板110上;顶升机构140安装在平移机构130上,定位机构将多层换热器固定在工件定位板120上。[0046]平移机构130的移载板138在与基准板110平行的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工件定位板120连接到移载板138上,顶升机构140作用于工件定位板120,使其沿基准板110的法
向作直线运动。
[0047]根据多层换热器中不同层的孔的错位情况,平移机构130及顶升机构140分别进行与基准板110平行的平面上的直线运动,沿基准板110的法向的直线运动,使每层的孔均实现与管对准,保证穿管的准确性。
[0048]请结合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的右视示意图,平移机构130包括第一驱动器132、一个或多个第一导轨134与第一限位器136。
[0049]第一驱动器132驱动移载板138沿第一导轨134作直线运动,直至第一限位器136开始限位。
[0050]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个第一导轨134,还可以采用多个第一导轨134,保证平移的直线运动的稳定可靠。
[0051]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的翅片的主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多层换热器为双层。当双层换热器固定在工件定位板120上,位于上层的孔对准管,先对位于上层的孔进行穿管,然后,根据位于下层的孔与上层的孔错开的水平距离L与垂直距离H,平移机构130与顶升机构140分别移动,直至下层的孔对准管,再对下层的孔进行穿管。
[0052]还可以先对位于下层的孔进行穿管,再对位于上层的孔进行穿管,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100中平移机构130与顶升机构140的运动方向进行相应调整。
[0053]如果多层换热器具有更多的层,可用同样的方式,对不同层的孔进行对准定位,再进行穿管。
[0054]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请再参阅图1所示,顶升机构140包括第二升降器142、至少两个第二导轨144与第二限位器146。
[0055]第二升降器142驱动工件定位板120沿第二导轨144作直线运动,直至第二限位器146开始限位。
[0056]第二导轨144的一端连接到移载板138,另一端连接到工件定位板120。
[0057]本实施例中,第二导轨144为滚轴丝杠,其伸缩运动导致工件定位板120的上下运动。共设置四个第二导轨144,工件定位板120为一方形板,四个第二导轨144分别位于方形板的四个角上,确保工件定位板120的上下直线运动稳定,不会因受力不平衡而晃动。
[0058]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顶升机构140还包括第三升降器152、至少两个第三导轨154、中间板156与顶升定位板158。
[0059]第三升降器152驱动顶升定位板158沿第三导轨154作直线运动,直至第二限位器146开始限位。
[0060]中间板156位于移载板138的垂直上方,并固定于移载板138上;第三导轨154的一端连接到中间板156,另一端连接到顶升定位板158。
[0061]本实施例中,中间板156的底部设置柱形托架,托架固定在移载板138上,从而使中间板156悬在移载板138的垂直上方。
[0062]第二升降器142驱动工件定位板120往上的直线运动,第三升降器152驱动工件定位板120往下的直线运动。采用不同的升降器进行驱动,避免了过于频繁的换向造成灵敏度降低,继而导致运动距离产生误差。本装置结构紧凑,运动灵敏度高,运动距离精度高。[0063]请参阅图4至图7所示,图4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的上升状态的主视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的下降状态的主视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的上升状态的右视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的下降状态的右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100的工作步骤如下所述:
[0064]如图3、图4与图6所示,第二升降器142上升一定距离,上层孔到达对应管的位置,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100进行穿管作业,然后第三升降器152上升,直至顶升定位板158接触到工件定位板120,此时第二升降器142停止工作。如图3、图5与图7所示,第三升降器152下降距离H,平移机构130水平移动距离L,下层孔到达对应管的位置。
[0065]请参阅图8至图10所示,图8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的工件定位板的主视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的定位销的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的定位销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三个定位销160。
[0066]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定位销160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菱形或方形。图9中定位销160的一实施例为圆形,图10中定位销160的另一实施例为菱形。
[0067]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定位销160与其他定位销160具有不同的截面形状。
[0068]较优地,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个圆形截面的定位销160,三个菱形截面的定位销160。其中一个菱形截面的定位销160的菱形长轴与水平线垂直放置,另外两个菱形截面的定位销160的菱形长轴分别与水平线成45°和135°放置。
[0069]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三升降器152为第二升降器142。第三升降器152与第二升降器142为同一个,为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100节省了空间。
[0070]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驱动器132、第二升降器142或第三升降器152为气缸、电机或液压缸。
[0071]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有的第二导轨144均穿过中间板156。相当于在第二导轨144的中部进行了位置限定,避免第二导轨144受运动部件的影响位置产生偏斜,而使直线运动的精度降低。
[0072]请参阅图11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多层换热器穿管工装的立体示意图,一种多层换热器穿管工装200包括安装板210、输送线、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100。
[0073]输送线与多层换热穿管装置100固定在安装板210上;输送线将多层换热器传输到工件定位板120上。
[0074]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多层换热器穿管工装200还包括第三限位器220。第三限位器220安装在安装板210上,输送线将多层换热器传输到工件定位板120上时,第三限位器220对多层换热器进行阻挡,避免由于运动惯性偏离正确的安装位置。然后,使用定位销160将多层换热器固定到工件定位板120上。
[0075]较优地,第三限位器220为阻挡气缸。
[007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板、工件定位板、平移机构、顶升机构与定位机构; 所述平移机构安装在所述基准板上,所述顶升机构安装在所述平移机构上; 所述平移机构的移载板在与所述基准板平行的平面上作直线运动; 所述工件定位板连接到所述移载板上,所述顶升机构作用于所述工件定位板,使其沿所述基准板的法向作直线运动; 所述定位机构将多层换热器固定在所述工件定位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一个或多个第一导轨与第一限位器; 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移载板沿所述第一导轨作直线运动,直至所述第一限位器开始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二升降器、至少两个第二导轨与第二限位器; 所述第二升降器驱动所述工件定位板沿所述第二导轨作直线运动,直至所述第二限位器开始限位; 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 连接到所述移载板,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工件定位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还包括第三升降器、至少两个第三导轨、中间板与顶升定位板; 所述第三升降器驱动所述顶升定位板沿所述第三导轨作直线运动,直至所述第二限位器开始限位; 所述中间板位于所述移载板的垂直上方,并固定于所述移载板上; 所述第三导轨的一端连接到所述中间板,另一端连接到所述顶升定位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至少三个定位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菱形或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定位销与其他所述定位销具有不同的截面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升降器为所述第二升降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二升降器或所述第三升降器为气缸、电机或液压缸。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第二导轨均穿过所述中间板。
11.一种多层换热器穿管工装,包括安装板与输送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多层换热器穿管装置; 所述输送线与所述多层换热穿管装置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所述输送线将换热器传输到所述工件定位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换热器穿管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限位器;所述第三限 位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文档编号】B23P19/00GK103934656SQ201410109492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1日
【发明者】朱岳刚, 张保全, 邱雄胜, 尹显椿, 彭丹, 袁建国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