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995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碳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连接石墨/Cu合金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石墨材料具有密度低、耐腐蚀、耐热冲击、导热性良好以及抗热震性能优良等特性,在航空航天工业以及核工业中应用广泛。在核聚变中,作为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的碳材料承受高的热通量,与高导热的Cu合金连接则可以满足其散热要求。另外,在汽车新型换向器中也涉及到石墨与Cu合金的连接。但是,铜在石墨表面润湿性较差,且石墨与铜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也会导致连接后在接头中存在较大残余热应力。

针对石墨/铜润湿性差的问题,主要通过活性焊料的方式来改善,目前研究的焊料主要包括AgCuTi、Cu-Pd、NiCrP、NiCrPCu、CuSiAlTi以及非晶态TiZrCuNi焊料等。但现有焊料存在一些问题,如,应用较为广泛的AgCuTi价格昂贵,而非晶态TiZrCuNi焊料制备较为复杂等。此外,上述焊料与石墨之间仍存在较大的热错配,会导致接头中存在较大残余热应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连接石墨/Cu合金上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复合焊料原位生成TiB增强相,对连接层进行增强,制得的新型复合焊料可以用于制备石墨与Cu合金的接头。所述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连接石墨和铜合金的示意图见图1。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

Cu粉:48%~53%,

TiH2粉:37%~42%,

Ni粉:3%~6%,

B粉:1%~4%。

按上述方案,优选地,所述Cu粉、TiH2粉、Ni粉的粒径为45~55μm,B粉粒径为1~4μ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原料放入球磨机中球磨制备而成。

按上述方案,优选地,所述球磨的速率为280~320rpm,时间为1.5~2.5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其作为焊料用于制备石墨和Cu合金的接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石墨和Cu合金的接头,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上述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连接制得。

按上述方案,优选地,所述Cu合金为CuCrZr合金或紫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石墨和Cu合金的接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将所述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与丙三醇混合调制成膏状,涂抹在石墨与Cu合金的待连接面上,合上待连接面,钎焊。

按上述方案,优选地,所述石墨与Cu合金的待连接面经过抛光、清洗和干燥处理;其中清洗为用丙酮或酒精超声清洗至少30min。

按上述方案,优选地,所述钎焊条件为:在5~10kPa的压力下真空钎焊,钎焊的温度为880~930℃,钎焊的保温时间为8~15min。

按上述方案,优选地,在达到所述钎焊的温度前,还包括下述步骤:以10℃/min速率升温至700℃,保温60min,再以5℃/min速率升温到钎焊温度。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如下:

本发明主要通过复合焊料中的TiH2分解后得到的强碳型化合物形成元素Ti向石墨处扩散,在石墨侧发生反应形成TiC薄层,改善焊料在石墨表面的润湿性;此外,复合焊料中Ti与B原位生成TiB晶须抑制了脆性金属化合物的大块生成,TiB的生成同时也降低了焊料层与石墨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从而缓解接头的残余热应力,进而提高石墨/铜合金接头性能。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是:

(1)本发明提供的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2)本发明制备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的方法中所用的粉体材料均为市售商品,成本低廉。

(3)将本发明得到的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用于连接石墨与铜合金,所得接头的接头界面层结合良好,未观察到裂纹及孔隙等缺陷,最高强度可达石墨母材强度的86.7%。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实施例1制得的CuCrZr合金/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石墨钎焊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应用实施例1制得的CuCrZr合金/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石墨钎焊接头的接头界面区域的显微形貌。其中图2左侧部分为CuCrZr合金,右侧部分为石墨,中间区域为焊料层。

图3为应用实施例1制得的CuCrZr合金/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石墨钎焊接头的接头界面区域的XRD图谱。

图4为应用实施例2制得的紫铜/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石墨钎焊接头的接头界面区域的显微形貌。其中图4左侧部分为紫铜,右侧部分为石墨,中间区域为焊料层。

图5为应用实施例2制得的紫铜/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石墨钎焊接头的接头界面区域的XRD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将粒径约为50μm的Cu粉、TiH2粉、Ni粉和粒径为1~4μm的B粉按照质量百分比为Cu粉51.4%、TiH2粉41.1%、Ni粉4.0%、B粉3.5%配料,并在球磨机中以300rpm的速率球磨2h,得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

实施例2

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将粒径约为50μm的Cu粉、TiH2粉、Ni粉和粒径为1~4μm的B粉按照质量百分比为Cu粉51.9%、TiH2粉41.7%、Ni粉4.4%、B粉2%配料,并在球磨机中以320rpm的速率球磨1.5h,得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

应用实施例1

将实施例1制得的Cu-TiH2-Ni+B复合焊料用于连接石墨与CuCrZr合金,具体步骤如下:

1、将石墨和CuCrZr合金的待连接面用砂纸逐级研磨抛光,然后在丙酮中超声清洗30min,吹干待用。

2、在实施例1制备的Cu-TiH2-Ni+B复合焊料中加入少量丙三醇,调制成膏状,均匀涂抹在经步骤1处理后的石墨和CuCrZr合金的待连接面上,合上待连接面,得到呈“三明治”状的“CuCrZr合金-新型复合焊料-石墨”接头。

3、将步骤2制得的“CuCrZr合金-新型复合焊料-石墨”接头置入真空炉中,在10kPa压力下进行钎焊:首先以10℃/min速率升温至700℃,保温60min,再以5℃/min速率升温到900℃,保温10min,之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最终产物CuCrZr合金/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石墨钎焊接头。

将本实施例制得的CuCrZr合金/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石墨钎焊接头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剪切强度的测试,结果显示:接头最高剪切强度可达17.0MPa,为石墨母材强度(19.6MPa)的86.7%。

从图2可见,本实施例制得的CuCrZr合金/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石墨钎焊接头的焊料层较为均匀致密,无明显的大块金属间化合物生成;焊料层与石墨母材界面结合良好,未观察到裂纹以及孔隙。

从图3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制得的CuCrZr合金/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石墨钎焊接头的接头界面区域主要由Cu、Ti3Cu、Ti3Cu4、Ti2(Cu,Ni)、TiC以及TiB组成。其中TiB由复合焊料中的活性元素Ti与B原位反应生成,TiC由复合焊料中的Ti元素向母材石墨处扩散并与母材反应生成。

应用实施例2

将实施例2制得的Cu-TiH2-Ni+B复合焊料用于连接石墨与紫铜,具体步骤如下:

1、将石墨和紫铜的待连接面用砂纸逐级研磨抛光,然后在酒精中超声清洗至少30min,吹干待用。

2、在实施例2制备的Cu-TiH2-Ni+B的复合焊料中加入少量丙三醇,调制成膏状后均匀涂抹在经步骤1处理后的石墨与紫铜的待连接面上,之后合上待连接面,得呈“三明治”状的“紫铜-新型复合焊料-石墨”接头。

3、将步骤2制得的“紫铜-新型复合焊料-石墨”接头置入真空炉中,在5kPa的压力进行钎焊:首先以10℃/min速率升温至700℃,保温60min,再以5℃/min速率升温到930℃,保温8min,之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最终产物紫铜/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石墨钎焊接头。

将本实施例制得的紫铜/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石墨钎焊接头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剪切强度的测试,结果显示:接头最高剪切强度可达石墨母材强度的80.0%。

从图4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得到的紫铜/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石墨钎焊接头的接头界面剖面微观形貌图与应用实施例1所得接头的界面剖面微观形貌图(图2)相似,石墨/紫铜接头结合良好,焊料层较为均匀致密,未观察到裂纹以及孔隙。

从图5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制得的紫铜/Cu-TiH2-Ni+B新型复合焊料/石墨钎焊接头的接头界面区域主要由由Cu、TiB、TiC、Ti-Cu以及Ti-Ni等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复合焊料中的Ti和B原位反应生成了TiB晶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