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工件夹紧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钻制齿轮端面孔时,因为尺寸较小,多采用配对齿轮定齿形,无法对夹具本身进行检测,只能根据加工出的产品实测后再对夹具进行调整,调整好后再采用焊接方式将定位齿轮固定,焊接后的夹具因内应力的原因引起变形,夹具使用过程很不稳定,调试夹具时间长,产品质量不稳定,合格率较低。
授权公告号为CN102275080B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齿轮钻孔夹具,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夹具组合,所述夹具组合包括支承座、定位块、弹性套、拉杆、定位销、压块以及定位销座,所述支承座的上方水平搁置有齿轮,所述定位块卡在所述齿轮的键槽中,所述定位销的球形头部水平插入所述齿轮的两齿之间以防止齿轮旋转,所述弹性套的上端穿在所述齿轮的内孔中,所述拉杆从上向下穿过弹性套且拉杆的锥形尾部将弹性套的上端撑开以实现齿轮与弹性套的无隙定位,所述拉杆的下端伸入所述底座中,所述压块压在所述齿轮的上方。该技术方案解决了焊接的夹具使用过程很不稳定,调试夹具时间长,产品质量不稳定,合格率较低的问题。但是该技术方案分别用不同的元件来限制齿轮的各个自由度,夹持装置结构复杂,由于不同元件的相对位置难以控制,容易出现定位误差,夹持精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来解决现有装置结构复杂,而且操作过程非常复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用于齿轮的柔性油囊夹持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夹具组合,所述夹具组合包括齿轮支承座、固定元件组,所述固定元件组包括空心销、油囊和复位台,空心销上设有出油口,空心销底部设有进油孔,油囊固定于空心销周壁,油囊与空心销通过出油口连通,油囊垂直长度大于齿轮厚度;复位台呈圆环状,复位台外周向上延伸有承接齿轮的承接柱,复位台固定在空心销下部,复位台底部设有弹簧;底座上设有圆柱形的注油桩,注油桩上部外周均匀设有注油孔,空心销滑动连接在注油桩上,底座中设有油路,油路通向注油桩。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将齿轮放进支承座时,齿轮与承接柱接触,进而将固定元件组压下,进油孔下移,注油孔进入空心销内部,打开注油开关,液压油就能顺着油路,通过注油桩、注油孔进入空心销,随后进入油囊,将油囊胀大,油囊在膨胀的过程中,使齿轮水平方向位置固定。齿轮的上方和下方,油囊超出齿轮厚度的部分将齿轮夹紧,使齿轮垂直方向位置固定,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用于限制齿轮垂直方向的压块的功能,因此使本专利的结构变得简单。所以只要将齿轮放上支承座,按压一小段时间,就能使齿轮被固定。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经过简单的操作就能使齿轮固定,解决了现有装置操作过程非常复杂的问题,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进一步,所述注油桩上部设有凸缘,凸缘外径大于进油孔半径。使固定元件组复位时不至于弹出来。
进一步,所述凸缘下方设有环状耐油密封垫片。注油时,进油孔上平面将耐油密封垫片压紧,使油液在注入的过程中不会泄露。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夹具组合共六组,按照2×3 的矩阵分布。六工位的定位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定位精度。
进一步,所述底座由上底板、下底板、以及设置在上、下底板之间的垫板组成,所述上底板、垫板和下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底板的外周设置有起重螺栓。进一步优化底座结构,便于起吊夹具组合。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柱,限位柱对称分布于注油桩四周,复位台上设有与限位柱对应的限位孔。使空心销固定在齿轮中心,气囊膨胀时对齿轮中孔内壁的压力均匀。
进一步,所述注油孔紧挨凸缘下平面。在没有夹持齿轮时,进油孔内壁将注油孔堵住,同时密封垫片防止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未安装固定元件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安装固定元件组时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固定元件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齿轮1、支柱2、支承座3、上底板4、垫板5、下底板6、T形螺栓7、起重螺栓8、固定元件组9、油囊10、限位柱11、弹簧12、注油孔13、耐油垫片14、油路15、注油桩16、复位台17、进油孔18、限位孔19、承接柱20、出油孔21、空心销22。
实施例:如图1,本技术方案中的夹持齿轮的油囊夹持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夹具组合。底座上有2x3矩阵排列的六个工位,每个工位安装有夹具组合,底座由上底板4、下底板6、以及设置在上、下底板6之间的垫板5组成,上底板4与下底板6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底板的外周设置有起重螺栓8。钻孔夹具安装在机床上,底座的下方设置有T型槽快卸螺栓,用于与机床连接。
如图4,夹具组合包括齿轮1支承座3、固定元件组9,支承座3的上方水平搁置有齿轮1,固定元件组9包括空心销22、油囊10和复位台17,空心销22上设有出油口,空心销22底部设有进油孔18,油囊10固定于空心销22周壁,油囊10与空心销22通过出油口连通,油囊10垂直长度大于齿轮1厚度;复位台17呈圆环状,复位台17外周向上延伸有承接齿轮1的承接柱20,复位台17固定在空心销22下部,复位台17底部设有弹簧12。
如图3,底座上设有限位柱11,限位柱11对称分布于注油桩16四周,复位台17上设有与限位柱11对应的限位孔19,弹簧12位于限位孔19下方,限位柱11穿过弹簧12。底座上设有圆柱形的注油桩16,注油桩16上部外周均匀设有注油孔13,空心销22可滑动地固定在注油桩16上。注油桩16上部设有凸缘,凸缘下方设有环状耐油密封垫片,注油孔13紧挨凸缘下平面。油桩顶部半径大于进油孔18半径,底座中设有油路15,油路15通向注油桩16。
如图2,将齿轮1放进支承座3时,齿轮1与承接柱20接触,进而将固定元件组9压下,进油孔18下移,注油孔13进入空心销22内部,打开注油开关,液压油就能顺着油路15,通过注油桩16、注油孔13进入空心销22,随后进入油囊10,将油囊10胀大,油囊10在膨胀的过程中,使齿轮1水平方向位置固定。齿轮1的上方和下方,油囊10超出齿轮1厚度的部分将齿轮1夹紧,使齿轮1垂直方向位置固定,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用于限制齿轮1垂直方向的压块的功能,因此使本专利的结构变得简单。所以只要将齿轮1放上支承座3,按压一小段时间,就能使齿轮1被固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