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翻转式多面孔钻削加工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6772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翻转式多面孔钻削加工夹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翻转式多面孔钻削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支臂类零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保证触点开关的安装位置,及线束的安装位置和螺栓连接固定,在飞机上应用广泛。此类零件本身为铸件,一面钻削会造成孔不同轴,所以需要两面加工,由于孔排列比较密集,无法使用柔性工装夹具,多面各个孔的孔距公差为0.1mm,中间为空间槽,加工时需要加工出多个空间角度的孔,导致钻孔加工难度大,实际加工过程中无法精确的保证公差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翻转式多面孔钻削加工夹具,由下底板、侧板和上钻模板组成“匚 ”字型主体,在侧板的前面设置有顶部钻模板,后侧设置有后固定板,内部设置有压板,底板上设置有支臂压板。通过上述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支臂类工件的特殊结构而导致的加工精确差、加工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翻转式多面孔钻削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由下底板、侧板和上钻模板组成“匚 ”字型主体,侧板前面设置有顶部钻模板,后侧设置有后固定板;待加工零件放置在下底板与上钻模板之间,顶部与侧板外侧面相平齐,顶部钻模板将待加工零件顶部的待加工孔装夹在顶部钻模板与侧板之间,压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内六方螺栓安装在顶部钻模板和后固定板的侧面上,对待加工零件顶部进行定位夹紧;下底板上设置有支臂压板,支臂压板压在待加工零件的下侧支臂上,支臂压板的两端通过内六方螺栓固定在下底板上。

所述的上钻模板和下底板的相对位置处,设置有与待加工零件支臂上代加工孔位置相对应的钻套。

所述的顶部钻模板上设置有与待加工零件顶部待加工孔位置相对应的钻套。

所述的支臂压板的中间位置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螺钉,调节螺钉的位置,能够对待加工零件的上侧支臂上支撑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翻转式多面孔钻削加工夹具,由下底板、侧板和上钻模板组成“匚 ”字型主体,在侧板的前面设置有顶部钻模板,后侧设置有后固定板,内部设置有压板,底板上设置有支臂压板。本实用新型用于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孔距公差及形位公差。依据互为基准的原则,加工内孔,保证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待加工零件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2的B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7所示的一种可翻转式多面孔钻削加工夹具,其结构为:由下底板1、侧板2和上钻模板3组成“匚 ”字型主体,侧板2前面设置有顶部钻模板5,后侧设置有后固定板6;待加工零件4放置在下底板1与上钻模板3之间,顶部与侧板2外侧面相平齐,顶部钻模板5将待加工零件4顶部的待加工孔装夹在顶部钻模板5与侧板2之间,压板8的两端分别通过内六方螺栓7安装在顶部钻模板5和后固定板6的侧面上,对待加工零件4顶部进行定位夹紧;下底板1上设置有支臂压板9,支臂压板9压在待加工零件4的下侧支臂上,支臂压板9的两端通过内六方螺栓7固定在下底板1上。

所述的上钻模板3和下底板1的相对位置处,设置有与待加工零件4支臂上代加工孔位置相对应的钻套10。

所述的顶部钻模板5上设置有与待加工零件4顶部待加工孔位置相对应的钻套10,在侧板2上设置有与待加工零件4位置相对应的钻套10。

所述的支臂压板9的中间位置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螺钉11,调节螺钉11的位置,能够对待加工零件4的上侧支臂上支撑定位。

一种可翻转式多面孔钻削加工夹具的使用方法,其步骤为:

1、将待加工零件4(如图1-3所示)放入夹具中,三个基准面定位,压板8压紧,压板8两侧的六方螺栓7固定;

2、支臂压板9压紧,使用塞尺检查待加工零件4三个定位面,间隙≤0.03mm;

3、使用前后引导铰刀,通过钻套10对待加工零件4需要加工的孔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可以旋转调整整个夹具角度,从而适应对各个孔的加工需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