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旋压机。
背景技术:
旋压机是通过旋压成型来加工工件的,比如灯杯,利用随动顶轴将板坯夹装在旋转的模具上,随着板坯的旋转,模具两侧的粗压头和精压头依次进给紧压板坯,迫使板坯变形,使板坯紧贴模具表面,从而成型与模具形状匹配的灯杯。现有的旋压机在进料、出料、涂润滑脂以及刷模均需要人手操作,人工成本高,而且生产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旋压机进行改进,使其进料、出料、涂润滑脂以及刷模均实现机械化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噪音低,可自动送料和出料;同时取代传统的人工操作,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的自动旋压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旋压机,包括机架、旋转模具和顶轴,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设置有粗压头、转座和第一伺服电机,所述转座上设置有精压头,所述精压头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顶轴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模具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模具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旋转模具上方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位于横梁左端,所述第一滑座位于第二滑座的右侧,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导轨架,所述导轨架位于机架的右端,所述导轨架与横梁互相垂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滑座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有利于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第一滑座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滑座套装有第一升降臂,第一升降臂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升降臂下端设置有模具清洗刷和涂润滑脂刷,有利于模具清洗刷对旋转模具进行清洗。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滑座套装有第二升降臂,第二升降臂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滑座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有利于第三伺服电机驱动第二滑座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升降臂下端连接有吸盘架。所述吸盘架包括有正向吸盘和侧向吸盘,吸盘架主要是用于送料和出料。
作为优选,所述导轨架上设置有滑块和导轨。所述导轨设置有一个以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上端面设置有第四伺服电机,通过第四伺服电机驱动滑块在导轨上做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设置有粗压头和精压头,能够在同一道工序上对工件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确保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由于设置有模具清洗刷,能够有效清洗旋转模具上残留的切削,避免切削堵塞旋转模具;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噪音低,可自动送料和出料;同时取代传统的人工操作,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旋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 2.旋转模具 3.顶轴 4.粗压头 5.精压头 6.第一气缸 7.移动平台 8.第二气缸 9.转座 10.第一伺服电机 11.横梁 12.第一滑座 13.第二伺服电机 14.第二滑块 16.第一升降臂 17.第二升降臂 18.第四伺服电机 19.导轨架 20.导轨 21.滑块 22.吸盘架 23.模具清洗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旋压机,包括机架1、旋转模具2和顶轴3,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移动平台7,所述移动平7台设置有粗压头4、转座9和第一伺服电机10,所述转座9上设置有精压头5,所述精压头5连接有第二气缸8,所述顶轴3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模具2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模具2连接有第一气缸6,所述旋转模具2上方设置有横梁11,所述横梁11上设置有第一滑座12和第二滑座14,所述第二滑座14位于横梁11左端,所述第一滑座12位于第二滑座14的右侧,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导轨架19,所述导轨架19位于机架1的右端,所述导轨架19与横梁11互相垂直连接。
所述第一滑座12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3,有利于第二伺服电机13驱动第一滑座12运动。
所述第一滑座12套装有第一升降臂16,第一升降臂16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所述第一升降臂16下端设置有模具清洗刷23和涂润滑脂刷,有利于模具清洗刷23对旋转模具2进行清洗。
所述第二滑座14套装有第二升降臂17,第二升降臂17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所述第二滑座14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有利于第三伺服电机驱动第二滑座14运动。
所述第二升降臂17下端连接有吸盘架22。所述吸盘架包括有正向吸盘和侧向吸盘,吸盘架主要是用于送料和出料。
所述导轨架19上设置有滑块21和导轨20。所述导轨20设置有一个以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所述滑块21上端面设置有第四伺服电机18,通过第四伺服电机18驱动滑块21在导轨20上做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设置有粗压头和精压头,能够在同一道工序上对工件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确保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由于设置有模具清洗刷,能够有效清洗旋转模具上残留的切削,避免切削堵塞旋转模具;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噪音低,可自动送料和出料;同时取代传统的人工操作,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等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