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剪压平式节距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4971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半剪压平式节距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半剪压平式节距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节距定位是一种应用于冲压模具中的连续模具的料带传送方式。节距定位一般是利用冲头在料带边缘的废料区域冲剪出一个缺口,然后在料带的后续传送路径中,设置一个活动的挡块来配合缺口实现料带的停止和放行,从而使得料带按照预设的前进距离一节一节地向前传送。传统的节距定位结构需要在下模的料带传送路径旁边设置一个活动挡块,活动挡块从侧面嵌入到料带上的缺口以实现节距定位,而这样的设置占用了一定的空间,增加了模具的面积,不利于简化模具结构和压缩模具体积。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和占用空间小的半剪压平式节距定位结构。

一种半剪压平式节距定位结构,包括:下垫板、连接下垫板的下模板、嵌设在下模板的承载面的半剪凹模、与半剪凹模相对设置且位于下模板的承载面之上的半剪冲头、依次穿设在下垫板和下模板上的定位档杆,以及连接定位档杆靠近下垫板的一端的定位弹簧;半剪冲头匹配半剪凹模,且半剪冲头朝向半剪凹模的一端设有梯形的刀刃;定位顶杆和半剪凹槽位于同一直线上;定位档杆背离定位弹簧的一端依次穿过下垫板和下模板并延伸至下模板的承载面。

上述半剪压平式节距定位结构,使用时,半剪冲头连接冲压模具的上模并且在跟随上模移动。当半剪冲头跟随上模与下模合模时,在料带的废料区冲剪出一个倒钩状的缺口,由于半剪冲头的刀刃为梯形,所以料带上被冲剪的部分会形成朝向下模凸伸的倒钩。接着冲头跟随上模与下模开模时,料带前进至一 个节距的距离时,由于定位档杆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凸伸到下模板的承载面之上,刚好挡住了料带上的倒钩,从而实现节距定位。而当冲头再下一次合模时,生成第二个缺口和第二个倒钩,同时第一个倒钩被合模时上模和下模压回到缺口处,也就是倒钩被压平,这样在开模时,定位档杆就无法阻挡第一个倒钩,料带可以顺利前进一个节距,直至定位档杆挡住第二个倒钩,接着重复上述工序便可以实现料带的节距定位。通过上述设计,利用半剪冲头生成一个临时的倒钩,配合定位档杆实现节距定位,而定位档杆位于在下模板中,当合模时,在上模的作用力下自然被压缩,而在开模时,在定位弹簧的作用力下自行复位,结构简单和占用空间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半剪凹模相邻的顶针和连接顶针的一端的复位弹簧;顶针背离复位弹簧的一端依次穿过下垫板和下模板并伸至下模板的承载面。当模具开模时,为了避免刚形成的倒钩会卡在半剪凹模中而导致料带无法前进,设置顶针和复位弹簧,将倒钩处的料带部分顶起一定的高度,避免倒钩卡在半剪凹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模板设有嵌设在下模板的承载面的安装座,安装座设有供定位档杆穿过的滑槽。需要组装定位档杆时,只要将安装座从下模板的承载面拆卸下来后进行组装即可,十分简单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档杆连接定位弹簧的一端设有挂台,挂台的宽度大于滑槽的宽度。挂台用于限制定位档杆的行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模板设有位于下模板的承载面的避让槽,半剪凹模的一侧设有匹配避让槽的压块。压块和避让槽配合便于半剪凹模能够快速和精准地嵌设在下模板的承载面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半剪压平式节距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半剪压平式节距定位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半剪压平式节距定位结构的合模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半剪压平式节距定位结构的开模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0-半剪压平式节距定位结构;

20-下垫板;

30-下模板,31-安装座,32-滑槽,33-避让槽;

40-半剪凹模,41-冲压槽,42-压块,43-过孔;

50-半剪冲头,51-刀刃;

60-定位档杆,61-挂台;

70-定位弹簧;

80-顶针;

90-复位弹簧;

91-料带,92-倒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参见图1至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半剪压平式节距定位结构10。

该半剪压平式节距定位结构10,包括:下垫板20、连接下垫板20的下模板30、嵌设在下模板30的承载面的半剪凹模40、与半剪凹模40相对设置且位于下模板30的承载面之上的半剪冲头50、依次穿设在下垫板20和下模板30上的定位档杆60、连接定位档杆60靠近下垫板20的一端的定位弹簧70、与半剪凹模40相邻的顶针80,以及连接顶针80的一端的复位弹簧90。

该下垫板20在使用时作为冲压模具的下模的一部分,其作用是承载下模板30和连接下模的其他部件。

该下模板30在使用时作为冲压模具的下模的一部分,其在使用时与冲压模具的上模相对设置。下模板30设有嵌设在下模板30的承载面的安装座31,安装座31设有供定位档杆60穿过的滑槽32。同时,下模板30还设有位于下模板30的承载面的避让槽33。

该半剪凹模40设有冲压槽41以配合半剪冲头50在料带91上冲剪出朝向下垫板20凸伸的倒钩92。半剪凹模40的一侧设有匹配避让槽33的压块42,压块42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过孔43,便于使用者通过螺栓将压块42锁定在避让槽33中。

该半剪冲头50匹配半剪凹模40,且半剪冲头50朝向半剪凹模40的一端设有梯形的刀刃51。半剪冲头50背离下模板30的一端用于连接冲压模具的上模。

该定位顶杆和半剪凹槽位于同一直线上,该直线与料带91的传送方向一致。定位档杆60背离定位弹簧70的一端依次穿过下垫板20和下模板30并延伸至下模板30的承载面。同时,定位档杆60连接定位弹簧70的一端设有用于限制定位档杆60的行程的挂台61,挂台61的宽度大于滑槽32的宽度。

该顶针80背离复位弹簧90的一端依次穿过下垫板20和下模板30并伸至下模板30的承载面。

上述半剪压平式节距定位结构10,如图3和图4所示,使用时,半剪冲头50连接冲压模具的上模并且在跟随上模移动。当半剪冲头50跟随上模与下模合模时,在料带91的废料区冲剪出一个倒钩92状的缺口,由于半剪冲头50的刀刃51为梯形,所以料带91上被冲剪的部分会形成朝向下模凸伸的倒钩92。接着冲头跟随上模与下模开模时(开模时,料带91会在冲压模具的其他部件以及定位档杆60的作用下被抬起一定的高度),料带91前进至一个节距的距离时,由于定位档杆60在定位弹簧70的作用下凸伸到下模板30的承载面之上,刚好挡住了料带91上的倒钩92,从而实现节距定位。而当冲头再下一次合模时,生成第二个缺口和第二个倒钩92,同时第一个倒钩92被合模时上模和下模压回到缺口处,也就是倒钩92被压平,这样在开模时,定位档杆60就无法阻挡第一个倒钩92,料带91可以顺利前进一个节距,直至定位档杆60挡住第二个倒钩92,接着重复上述工序便可以实现料带91的节距定位。通过上述设计,利用半剪冲头50生成一个临时的倒钩92,配合定位档杆60实现节距定位,而定位档杆60位于在下模板30中,当合模时,在上模的作用力下自然被压缩,而在开模时,在定位弹簧70的作用力下自行复位,结构简单和占用空间小。

此外,需要组装定位档杆60时,只要将安装座31从下模板30的承载面拆 卸下来后进行组装即可,十分简单方便。压块42和避让槽33配合便于半剪凹模40能够快速和精准地嵌设在下模板30的承载面中。当模具开模时,为了避免刚形成的倒钩92会卡在半剪凹模40中而导致料带91无法前进,设置顶针80和复位弹簧90,将倒钩92处的料带91部分顶起一定的高度,避免倒钩92卡在半剪凹槽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