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机上支撑辊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6361阅读:10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机上支撑辊平衡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轧机上支撑辊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轧机设备中,上支撑辊平衡装置为轧机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普遍采用的上支撑辊平衡装置由液压缸、平衡钩和平衡梁组成,其中平衡钩勾住上支撑辊承座,平衡钩另一端与平衡梁连接,平衡梁固定在液压缸顶杆上部,液压缸固定在横梁上方,平衡钩的上下运动由液压缸驱动,此结构的平衡装置,因平衡梁位于平衡装置最顶部,平衡梁下方的平衡钩及其他部件,在轧机空载时,因各零件自重作用产生间隙,间隙会在设备咬钢和抛钢过程中产生冲击振动,使轧机相关零件寿命降低,又因平衡梁距平衡钩着力点较远,相对重心高,无法良好均衡平衡钩两侧巨大的扭力,易导致平衡钩两侧着力不均衡,进而使平衡装置无法发挥作用,大大缩短设备寿命,又无任何安全装置,一旦液压缸漏压,导致平衡梁下落,产生安全隐患,且平衡梁拆卸极其困难,保养和维修极其不便。

专利轧机上支撑辊平衡系统(授权号为CN202180082U),公开了一种轧机上支撑辊平衡系统,该装置包括,包括:上支撑辊承座;平衡横梁,所述平衡横梁的两侧分别挂设一入口侧平衡梁和一出口侧平衡梁,所述入口侧平衡梁和所述出口侧平衡梁在所述上支撑辊承座的两侧勾住所述上支撑辊承座;平衡缸驱动所述平衡梁上下动作;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平衡缸和所述平衡横梁之间。该实用新型虽然可以避免支撑辊下落的安全隐患,但平衡装置依旧为传统结构,轧机空载零件间隙依旧存在,且安全组件结构复杂,易老化,更换不便。

针对以上情况,现需求一种轧机上支撑辊平衡装置,结构简单能消除轧机空载时零件间隙,缓解冲振现象,能使平衡钩两侧受力更加均匀,且可避免支撑辊下落的安全隐患和便于保养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轧机上支撑辊平衡装置,结构简单能消除轧机空载时零件间隙,缓解冲振现象,能使平衡钩两侧受力更加均匀,且可避免支撑辊下落的安全隐患和便于保养维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轧机上支撑辊平衡装置,包括上支撑辊、上支撑辊承座、平衡梁、平衡钩和轧机牌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辊承座套在所述上支撑辊两端,所述平衡梁位于所述上支撑辊承座上方,所述平衡钩上部固定于所述平衡梁两端,所述平衡钩下部与所述上支撑辊承座两端侧面相扣,所述轧机牌坊跨立于所述平衡梁两侧,所述轧机牌坊的顶部中间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上方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杆上方固定有铰件,所述液压缸的顶杆和所述驱动杆通过所述铰件相连。

优选的,所述平衡钩截面为凹形,所述平衡钩扣在平衡梁两端,所述平衡梁与所述平衡钩接触面设有吻合的凹凸结构,以增加平衡梁与平衡钩的连接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平衡梁中部横截面为凸形,所述平衡梁还包括横梁和连接梁,所述连接梁固定于横梁上方,且所述连接梁长度小于所述横梁长度;所述连接梁两侧对称地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将所述连接梁和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下端两侧设有防移位柱。

优选的,所述平衡钩侧面固定有限位挡凸,所述限位挡凸伸入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位于所述轧机牌坊的脚柱内侧,限位挡凸和限位凹槽可阻挡平衡梁意外下落,且在保养和维修时,可支撑平衡梁,便于保养维修;所述限位挡凸下表面设有缓冲垫,可缓冲限位挡凸与限位凹槽间受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杆及其他运动部件位于平衡梁上方,轧机空载时,因平衡梁重力作用,消除了平衡梁上方部件的间隙,缓解了轧机在咬钢和抛钢过程的冲振现象对设备的损坏,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梁靠近平衡钩着力点,相对重心较低,此结构的平衡梁可有效均衡平衡钩两侧受力,使平衡钩两侧受力更加均匀。

(2)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挡凸和限位凹槽可格挡平衡梁意外下落,避免安全事故;在保养和维修时,限位装置可安全支撑平衡梁,便于维修和保养,且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向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1、支撑辊;2、支撑辊承座;3、平衡钩;4、平衡梁;5、横梁;6、连接梁;7、固定板;8、防移位柱;9、轧机牌坊;10、支撑梁;11、驱动杆;12、液压缸;13、铰件;14、限位凹槽;15、限位挡凸;16、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轧机上支撑辊平衡装置,包括上支撑辊1、上支撑辊承座2、平衡梁4、平衡钩3和轧机牌坊9,其中上支撑辊承座2套在所述上支撑辊1两端;平衡梁4位于上支撑辊承座2上方,平衡钩3截面为凹形其扣在平衡梁4两端,且平衡梁4与平衡钩3接触面设有吻合的凹凸结构,以增加平衡梁4与平衡钩3连接稳固性;平衡钩3下部与上支撑辊承座2两端侧面相扣;轧机牌坊9跨立于平衡梁4两侧,轧机牌坊9顶部中间连接有支撑梁10,支撑梁10上方固定有液压缸12,液压缸12的顶杆上方固定有铰件13;铰件13与平衡梁4之间由驱动杆11相连;

其中,平衡梁4中部横截面为凸形,平衡梁4还包括横梁5和连接梁6,连接梁6固定于横梁5上方,且连接梁6长度小于横梁5长度;连接梁6两侧对称地固定有固定板7,固定板7将连接梁6和驱动杆11固定连接;驱动杆11下端两侧设有防移位柱8。

实施例1的工作方式:本实用新型空载时,平衡梁4上方的驱动杆11、液压缸12及其他运动部件,因平衡梁4重力作用,消除了平衡梁4上方部件的间隙,在咬钢时,由于部件间隙小,可平稳进行咬钢,缓解了咬钢过程的冲振现象,提高设备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连续工作时,支撑梁10上方的液压缸12的顶杆向上运动,液压缸12的顶杆通过铰件13带动驱动杆11向上运动,驱动杆11通过固定板7驱动平衡梁4向上运动,此时驱动杆11两侧的防移位柱8可以防止驱动杆11产生偏移,且防移位柱8填充固定板7间的空隙,使固定板7把合更牢靠,平衡梁4带动平衡钩3向上运动,平衡钩3带动上支撑辊承座2向上运动,上支撑辊承座2驱动上支撑辊1向上运动,此过程由于平衡梁4靠近平衡钩3的着力点,可良好的均衡平衡钩3两侧受力,使平衡钩3两侧产生均匀的力,确保了上支撑辊1的平衡,达到了良好的平衡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轧机上支撑辊平衡装置,包括上支撑辊1、上支撑辊承座2、平衡梁4、平衡钩3和轧机牌坊9,其中上支撑辊承座2套在所述上支撑辊1两端;平衡梁4位于上支撑辊承座2上方,平衡钩3截面为凹形其扣在平衡梁4两端,且平衡梁4与平衡钩3接触面设有吻合的凹凸结构,以增加平衡梁4与平衡钩3连接稳固性;平衡钩3下部与上支撑辊承座2两端侧面相扣;轧机牌坊9跨立于平衡梁4两侧,轧机牌坊9顶部中间连接有支撑梁10,支撑梁10上方固定有液压缸12,液压缸12的顶杆上方固定有铰件13;铰件13与平衡梁4之间由驱动杆11相连;

其中,平衡梁4中部横截面为凸形,平衡梁4还包括横梁5和连接梁6,连接梁6固定于横梁5上方,且连接梁6长度小于横梁5长度;连接梁6两侧对称地固定有固定板7,固定板7将连接梁6和驱动杆11固定连接;驱动杆11下端两侧设有防移位柱8。

其中,平衡钩3侧面固定有限位挡凸15,限位挡凸15伸入限位凹槽14,限位凹槽14位于所述轧机牌坊9的脚柱内侧,限位挡凸15和限位凹槽14可阻挡平衡梁4意外下落,且在保养和维修时,可安全支撑平衡梁6,便于保养维修;限位挡凸15下表面设有缓冲垫16,可缓冲限位挡凸15与限位凹槽14间的受力。

实施例2的工作方式:本实用新型空载时,平衡梁4上方的驱动杆11、液压缸12及其他运动部件,因平衡梁4重力作用,消除了平衡梁4上方部件的间隙,在咬钢时,由于部件间隙小,可平稳进行咬钢,缓解了咬钢过程的冲振现象,提高设备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连续工作时,支撑梁10上方的液压缸12的顶杆向上运动,液压缸12的顶杆通过铰件13带动驱动杆11向上运动,驱动杆11通过固定板7驱动平衡梁4向上运动,此时驱动杆11两侧的防移位柱8可以防止驱动杆11产生偏移,且防移位柱8填充固定板7间的空隙,使固定板7把合更牢靠;平衡梁4带动平衡钩3向上运动,平衡钩3带动上支撑辊承座2向上运动,上支撑辊承座2驱动上支撑辊1向上运动,此过程由于平衡梁4靠近平衡钩3的着力点,可良好的均衡平衡钩3两侧受力,使平衡钩3两侧产生均匀的力,确保了上支撑辊1的平衡,达到了良好的平衡效果。若平衡梁4意外下落,限位凹槽14通过格挡限位挡凸15,使平衡梁处于安全位置,且限位挡凸15下表面的缓冲垫16可缓限位凹槽14和限位挡凸15间的受力;在维修保养时,可通过限位凹槽14和限位挡凸15放置平衡梁4,便于维修保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