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边顶料机构及具有其的翻边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5025阅读:7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边顶料机构及具有其的翻边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翻边顶料机构及具有其的翻边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在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汽车冲压件的工序安排越来越紧凑,而外观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翻边冲压模具的定位和翻边顶料顶出的稳定性要求越高。目前翻边工艺中的顶料工序通常采用普通翻边顶料器(标准件),这种方式稳定性较差,比如,一旦将制件顶起太高,极容易造成制件撞击到其上方的压料板上,导致制件产生形变。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边顶料机构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翻边顶料机构,所述翻边顶料机构包括:顶料部,其用于在容许高度范围内将制件从其翻边结构处向上顶起;和驱动部,其连接所述顶料部,用于为所述顶料部向上顶起所述制件提供驱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顶料部为形成在镶块的顶料刃口结构或者空腔结构,所述顶料刃口结构或者空腔结构具有:水平面,其自所述镶块的侧面水平向内延伸,其用于在容许高度范围内将所述制件的翻边结构向上顶起;和竖直面,其自所述水平面竖直向上延伸至所述镶块的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面水平向内延伸的距离设置成与所述制件的翻边结构的厚度相匹配,使所述顶料刃口结构或者空腔结构至少能够容纳所述制件的翻边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镶块藉由所述驱动部提供的驱动力能够在初始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镶块的顶面在所述初始位置用于与下模座共同定位制件,所述镶块在从所述极限位置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时能够使所述水平面向上顶起所述制件的翻边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为设在所述镶块底部的弹性组件,所述镶块藉由所述弹性组件提供的弹性力能够在初始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固定框,其固定设置;导向杆,其能够沿所述固定框限定的滑道上下运动,且所述导向杆伸出于所述固定框之外的上端与所述镶块底部连接;以及弹簧,其设在所述固定框中,且套设的所述导向杆外;所述弹簧的上端抵接所述导向杆侧壁上的凸缘,下端抵接所述固定框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翻边冲压模具,所述翻边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

下模座;和压料板;所述翻边冲压模具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翻边顶料机构,所述翻边顶料机构布置在所述上模座的下方,且临近所述下模座设置;所述上模座上下运动为制件的翻边顶料机构的镶块在初始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的往复运动提供驱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顶料机构中的顶料刃口结构的竖直面与所述下模座的侧面之间的间隙宽度范围为所述制件的翻边结构的厚度的四倍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座的侧面设有挂台,所述翻边顶料机构中的固定框固定连接在所述挂台上。

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制件被顶起太高,撞击到其上方的压料板而发生变形,有利于翻边结构顶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翻边顶料机构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中B-B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边顶料机构包括顶料部和驱动部,其中:所述顶料部用于在容许高度范围内将制件3从其翻边结构处向上顶起,容许高度范围可以认为设定,只要保证制件3被稍微顶起即可。所述驱动部连接所述顶料部,用于为所述顶料部向上顶起制件3提供驱动力。

本实施例能够防止制件被顶起太高,撞击到其上方的压料板而发生变形,有利于翻边结构顶出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料部为形成在镶块1的顶料刃口结构11或者空腔结构(图中未示出)。顶料刃口结构11或者空腔结构具有水平面1a和竖直面1b,其中:如图1示出的顶料刃口结构11为一个槽口,该槽口由水平面1a和竖直面1b组成,其中:水平面1a自镶块1的侧面水平向内延伸,水平面1a用于在容许高度范围内将所述制件3的翻边结构向上顶起。

竖直面1b自水平面1a竖直向上延伸至镶块1的顶面。“内”和“外”是相对于物体的整体结构而言的,朝向物体的中心的方向可以视为“向内”,反之为“向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平面1a水平向内延伸的距离设置成与制件3的翻边结构的厚度相匹配,使顶料刃口结构11或者空腔结构至少能够容纳制件3的翻边结构。这样有利于保证制件3较为稳定地被顶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竖直面1b的高度H大于制件3的翻边结构的高度,这样水平面1a将制件3的翻边结构顶出时,制件3被向上顶出,通过将竖直面1b的高度H设置成大于制件3的翻边结构的高度,制件3稍微被顶起,这样可以避免撞击制件3上方的压料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镶块1藉由所述驱动部提供的驱动力能够在初始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往复运动,镶块1的顶面在所述初始位置用于与下模座2共同定位制件3,镶块1在从所述极限位置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时能够使所述水平面1a向上顶起制件3的翻边结构。

本实施例利用镶块1在初始位置定位制件,在复位至初始位置时释放出来的势能冲击制件3的翻边向外顶起,因此既能够满足自动化生产线条件下的模具定位的稳定性,还能保证翻边顶出的稳定性,这有利于提高制件的翻边的几何尺寸精度和外观品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为设在镶块1底部的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用于对镶块1形成弹性支撑,比如为镶块1提供竖直向上的弹性支撑力。镶块1藉由所述弹性组件提供的弹性力能够在初始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往复运动,镶块1在初始位置用于与下模座2共同定位制件3,镶块1在从所述极限位置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时能够向外顶起制件3的翻边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镶块1为一个异型结构,其顶部具有顶料刃口结构11、固定安装部和斜面结构,其中:

顶料刃口结构11由镶块1顶部一侧的突起结构形成,并在镶块1从所述极限位置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时能够向外顶起制件3的翻边结构。顶料刃口结构11的高度大于固定安装部和斜面结构,因此,顶料刃口结构11的顶面用于被构造成与制件3的型面相适配,以与下模座2共同定位制件3。

所述斜面结构由镶块1顶部另一侧的突起结构形成。在上模座8向下运动的时候,上模座8底面的顶棒13也一起向下运动,抵靠在所述斜面结构,随着上模座8的继续向下运动,镶块1被向下推动,直到顶料刃口结构11的顶面与制件3分离,为翻边镶块12提供实施翻边操作的空间。这种方式显然有利于定位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安装部布置在顶料刃口结构11和所述斜面结构之间,如图中示出的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上设有通孔,该通孔通过穿设螺栓构件14将镶块1与所述弹性组件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顶料刃口结构11具有槽口,该槽口由水平面1a和竖直面1b组成,其中:水平面1a自镶块1的侧面水平向内延伸,其用于在镶块1从所述极限位置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时能够向外顶起制件3的翻边结构。竖直面1b自水平面1a竖直向上延伸至镶块1的顶面。“内”和“外”是相对于物体的整体结构而言的,朝向物体的中心的方向可以视为“向内”,反之为“向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竖直面1b的高度H大于制件3的翻边结构的高度,这样水平面1a将制件3的翻边结构顶出时,制件3被向上顶出,通过将竖直面1b的高度H设置成大于制件3的翻边结构的高度,为制件3的向上运动提供了足够空间,避免撞击制件3上方的其它物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顶料刃口结构11的顶面的宽度M大于38mm,显然宽度大有利于定位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固定框4、导向杆5和弹簧6,其中:固定框4固定设置,例如,下模座2的侧面设有挂台10,所述翻边顶料机构中的固定框4固定连接在挂台10上。

导向杆5能够沿固定框4限定的滑道上下运动,且导向杆5伸出于固定框4之外的上端与镶块1底部连接。弹簧6设在固定框4中,且套设的导向杆5外。弹簧6的上端抵接导向杆5侧壁上的凸缘7,下端抵接固定框4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翻边冲压模具,翻边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8、下模座2、压料板9和翻边顶料机构,所述翻边顶料机构布置在上模座8的下方,且临近下模座2设置。上模座8上下运动为所述翻边顶料机构的镶块1在初始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的往复运动提供驱动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边顶料机构中的顶料刃口结构11的竖直面1b与下模座2的侧面之间的间隙宽度范围为制件3的翻边结构的厚度的四倍以上,进而防止夹料。

本实用新型在冲压翻边结构前,镶块1与下模座2可视为一体,为制件3提供定位,但压料板9与制件3接触时,固定在翻边镶块12上的顶棒13与镶块1接触,镶块1与制件3开始脱离;随着安装在上模座8上的翻边镶块12下移,镶块1在顶棒13顶着下一起下移,镶块1与制件3完全脱离;接着翻边镶块12与压料板9下部的制件3接触,翻边开始;翻边镶块12工作到下死点,翻边完成,随着安装在上模座8上的翻边镶块12上移,镶块1随着顶棒13一起上移;到压料板9与制件3分离后,镶块1上的顶料刃口结构11的槽口与制件3接触,随着镶块1上移返回到原来位置,将制件3顶起,实现活动式翻边顶料顶出操作。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