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准确定位的滑套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6423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准确定位的滑套装配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准确定位的滑套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针头部的装配过程中,需要将滑套与针座进行装配,滑套需从针座7端部套设入针座中,因此在安装过程中,针座以及滑套之间的定位十分的关键。

而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对滑套进行夹取至固定位置,然后将其安装在处于固定状态的针座中进行安装,在这过程中,主要的定位在于确定滑套以及针座的位置,而在安装过程中并未进行两者位置的修正,因此一旦在初始定位时,滑套或者针座中其中一方出现位置的偏差,就会导致滑套装配失败,进而增加装配的废品率。

因此需要一种在装配过程中也会对滑套以及针座的位置进行修正,使得两者定位更加准确的滑套装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装配过程中也会对滑套以及针座7的位置进行修正,使得两者定位更加准确的滑套装配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准确定位的滑套装配装置,包括:滑套支架;滑套夹取装置,所述滑套夹取装置设置在所述滑套支架上,对滑套进行夹取运输;针座定位支架,所述针座定位支架位于所述滑套夹取装置的下方,所述针座定位支架上设置有针座定位部,对针座进行定位;滑套固定装置,所述滑套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针座定位支架上,位于所述针座定位部的上方,对所述滑套夹取装置夹取的滑套进行夹紧定位;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针座定位支架中,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位于所述针座定位部正下方且与所述针座定位部平行的针座垫板,所述针座垫板上设置有安装针座的载具,所述升降机构控制所述载具的升降。其作用为:所述滑套夹取装置与所述滑套固定装置相配合对所述滑套进行定位,所述针座定位支架中的针座定位部与载具相配合对所述针座进行定位,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的运动控制所述滑套与所述针座的装配,实现了在装配过程中对滑套以及针座进行定位,进而防止在装配过程中因受力不同而导致针座或滑套产生位置偏差,最终导致装配误差的问题,提高了装配的成功率。

较佳的,所述针座定位部包括定位底板以及嵌设在所述定位底板中的定位垫板,所述定位垫板平行设置于所述载具的正上方,所述定位垫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载具上的工位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定位底板上也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定位孔。其作用为:定位垫板上的通孔与定位底板上的定位孔相配合,对装配时穿过所述针座定位部的针座进行逐一定位,防止其在定位时左右晃动。

较佳的,所述滑套夹取装置包括夹取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滑套支架上,并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气缸沿垂直于所述载具的竖直方向运动,所述夹取组件与所述第二气缸相连。其作用为:第一气缸带动通过第二气缸带动夹取组件水平运动,所述第二气缸带动所述夹取组件沿竖直方向垂直于所述载具运动,进而于升降机构相配合,对滑套进行装配。夹取组件用以滑套的夹取。

较佳的,所述夹取组件包括多个夹取部件,所述夹取部件与所述载具上用以设置针座的工位一一对应。其作用为:每一夹取部件与设置针座的工位一一对应,使得夹取部件夹取的滑套与针座一一对应。

较佳的,所述针座定位支架还包括平行设置在所述定位底板下方的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与所述定位底板之间通过导柱相连。其作用为:固定底板用以固定所述第四气缸,导柱连接定位底板与固定底板,并对升降机构的运动进行导向。

较佳的,所述滑套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定位底板上,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相配合,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分别连接有对应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运动方向平行,两个所述第三气缸相对设置,且运动方向相反。其作用为: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相配合,用以安装多个夹紧块,并使得两侧的夹紧块一一对应,对滑套进行夹紧。所述第三气缸驱动两个固定块运动,实现了对滑套的夹紧与松开。

较佳的,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上的对应位置均设置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与所述夹取部件一一对应,当所述夹紧块夹紧时,所述夹紧块位于所述载具的正上方,且与所述载具平行。其作用为:与夹取部件一一对应,即与滑套一一对应,进而对滑套进行逐一夹紧。

较佳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底板,所述升降底板穿过所述导柱平行设置在所述定位底板与所述固定底板之间;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的下方;定位升降导杆, 所述升降导杆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气缸,另一端与所述升降底板相连;升降导杆,所述升降导杆一端与所述针座垫板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弹性限位板上,所述弹性限位板与所述升降底板相连. 其作用为:第四气缸驱动载具上升或者下降,所述升降导杆对针座垫板进行支撑,所述升降底板对升降导杆进行支撑并通过升降导杆驱动所述针座垫板运动,最终促使针座运动,与滑套进行装配。

较佳的,所述升降导杆为多个,依次设置在所述针座垫板的下方,每一所述升降导杆上均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针座垫板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升降底板相抵。其作用为:弹簧的设置使得所述针座垫板与所述第四气缸同步运动,并对所述升降导杆施加于所述针座垫板上的力进行缓冲。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滑套夹取装置与所述滑套固定装置相配合对所述滑套进行定位,所述针座定位支架中的针座定位部与载具相配合对所述针座进行定位,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的运动控制所述滑套与所述针座的装配,实现了在装配过程中对滑套以及针座进行定位,进而防止在装配过程中因受力不同而导致针座或滑套产生位置偏差,最终导致装配误差的问题,提高了装配的成功率。同时,在装配过程中,夹取部件对滑套进行固定,防止其受针座顶起的力而向上运动,滑套固定装置防止滑套左右晃动,针座定位部的设置防止在装配过程中针座晃动保证装配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准确定位的滑套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A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准确定位的滑套装配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B部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准确定位的滑套装配装置中定位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准确定位的滑套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C部的放大图。

附图中:1、滑套支架;2、针座定位支架;21、定位底板;211、定位孔;22、固定底板;23、导柱;24、定位垫板;3、滑套夹取装置;31、第一气缸;32、第二气缸;33、夹取部件;4、升降机构;41、第四气缸;42、升降底板;43、定位升降导杆;44、升降导杆;45、弹簧;46、针座垫板;47、导套;5、滑套固定装置;51、第一固定块;52、第三气缸;53、夹紧块;54、第二固定块;6、载具;7、针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具体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准确定位的滑套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A部的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准确定位的滑套装配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B部的放大图,请参阅图1-图4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准确定位的滑套装配装置,包括滑套支架1、滑套夹取装置3、滑套固定装置5、针座定位支架2以及升降机构4。所述滑套夹取装置3设置在所述滑套支架1上,对所述滑套进行夹取运输,所述针座支架位于所述滑套夹取装置3的下方,所述滑套固定装置5设置在所述针座定位支架2上对所述滑套夹取装置3夹取的滑套进行加紧定位,进而防止所述滑套在装配过程中,因受力不同而产生移动,影响装配。所述针座定位支架2上设置有针座定位部,所述针座定位部位于所述滑套固定装置5的下方,对所述针座7进行定位,防止所述针座7在装配过程中产生位移,进而产生装配误差。所述升降机构4设置在所述针座定位支架2中,所述升降机构4上设置有位于所述针座定位部正下方的针座垫板46,所述针座垫板46上设置有安装针座7的载具6,所述升降机构4控制所述载具6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作过程为:在起始状态时,所述升降装置为收缩状态,所述载具6移动所述针座垫板46上,与所述升降机构4相配合,所述滑套夹取装置3对滑套进行夹取,并移动至所述滑套固定装置5的正上方,所述滑套固定装置5对所述滑套进行固定,此时所述升降机构4上升,所述载具6中的针座7进入至所述针座定位部中,所述针座定位部对所述针座7进行定位,所述升降机构4持续上升,带动所述针座7上升进而与所述滑套相配合,两者进行装配,升降机构4持续上升直至滑套与针座7装配完成。滑套夹取装置3停止对滑套的夹取并复位,所述滑套固定装置5复位,所述升降机构4收缩,上一工位的载具6进入装配装置中,同时将载有已处理好的针座7的载具6顶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滑套夹取装置3与所述滑套固定装置5相配合对所述滑套进行定位,所述针座定位支架2中的针座定位部与载具6相配合对所述针座7进行定位,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4的运动控制所述滑套与所述针座7的装配,实现了在装配过程中对滑套以及针座7进行定位,进而防止在装配过程中因受力不同而导致针座7或滑套产生位置偏差,最终导致装配误差的问题,提高了装配的成功率。

以下,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描述之结构、工艺、选材仅用以说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并无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意图。

更具体的,所述滑套夹取装置3包括夹取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32,所述第一气缸31设置在所述滑套支架1上,并连接有多个第二气缸32,所述第一气缸31与第二气缸32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气缸31带动所述第二气缸32运动,促使所述夹取组件对滑套进行夹取,所述第二气缸32促使所述夹取组件沿针座7所在的轴线上下运动,用以滑套的定位装配。

所述夹取组件包括多个夹取部件33,所述夹取部件33与所述载具6上用以设置针座7的工位一一对应,进而使得所述夹取部件33夹取的滑套与所述载具6上的针座7一一对应。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准确定位的滑套装配装置中定位地板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5所示。所述针座定位部包括定位底板21以及嵌设在所述定位底板21中的定位垫板24,所述定位垫板24平行设置于所述载具6的正上方,所述定位垫板24上设置有与所述载具6上的工位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定位底板21上也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定位孔211。

图6为本实用新型准确定位的滑套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C部的放大图,请结合图6和图7所示。所述针座定位支架2还包括平行设置在所述定位底板21下方的固定底板22,所述固定底板22与所述定位底板21之间通过导柱23相连。

所述滑套固定装置5设置在所述定位底板21上,包括第一固定块51和第二固定块54,所述第一固定块51与第二固定块54相配合,所述第一固定块51与所述第二固定块54分别连接有对应的第三气缸52,所述第三气缸52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气缸31的运动方向平行,两个所述第三气缸52相对设置,且运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固定块51与第二固定块54上的对应位置均设置有夹紧块53,所述夹紧块53与所述夹取部件33一一对应,进而对所述滑套进行夹紧固定。当两个所述第三气缸52伸展时,所述夹紧块53对所述滑套进行夹紧,当两个所述第三气缸52收缩时,所述夹紧块53与所述滑块分离。当所述夹紧块53夹紧时,其位于所述载具6的正上方,且与所述载具6平行。

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第四气缸41、升降底板42、定位升降导杆43以及升降导杆44,所述升降底板42穿过所述导柱23平行设置在所述定位底板21与所述固定底板22之间,所述第四气缸41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22的下方,并通过定位升降导杆43与所述升降底板42相连,所述第四气缸41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气缸32的运动方向平行,从而带动所述升降底板42上下运动。所述升降导杆44的一端与所述针座垫板46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弹性限位板(图中未显示)上,所述弹性限位板与所述升降底板42相连,因此当所述第四气缸41运动时会通过定位升降导杆43带动所述升降底板42运动,所述升降底板42带动所述弹性限位板运动,最终通过升降导杆44驱使所述针座垫板46上的载具6运动。

其中所述升降导杆44为多个,依次设置在所述针座垫板46的下方,每一所述升降导杆44上均套设有弹簧45,所述弹簧45一端与所述针座垫板46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升降底板42相抵,使得所述针座垫板46与所述第四气缸41同步运动,并对所述升降导杆44施加于所述针座垫板46上的力进行缓冲。每一所述升降导杆44上还套设有导套47。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工作:所述载具6由上一工位进入针座垫板46中,所述第一气缸31伸展带动所述夹取部件33运行,所述夹取部件33对滑套进行夹取,所述第一气缸31收缩,带动所述夹取部件33运动,使夹取部件33位于所述载具6条的上方,所述第二气缸32伸展,驱使所述夹取部件33垂直于所述载具6并向载具6方向运动至预定的位置,所述第三气缸52伸展,带动第一固定块51以及第二固定块54相对运动,带动所述夹紧块53对滑套进行夹紧,所述第四气缸41伸展,通过定位升降导柱23驱使所述升降底板42带动所述针座垫板46上升,使得升降导杆44将针座垫板46顶起,所述载具6上升,所述针座7进入穿过定位孔211以及通孔与所述滑套相配合。配合完成后,所述夹取部停止对所述滑套进行夹紧,同时第三气缸52复位,第二气缸32复位,第四气缸41复位,上一工位的载具6进入针座垫板46,而设置有装配好后的工件的载具6进入下一工位,所述第一气缸31伸展重新对滑套进行夹取。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滑套夹取装置3与所述滑套固定装置5相配合对所述滑套进行定位,所述针座定位支架2中的针座定位部与载具6相配合对所述针座7进行定位,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4的运动控制所述滑套与所述针座7的装配,实现了在装配过程中对滑套以及针座7进行定位,进而防止在装配过程中因受力不同而导致针座7或滑套产生位置偏差,最终导致装配误差的问题,提高了装配的成功率。同时,在装配过程中,夹取部件33对滑套进行固定,防止其受针座7顶起的力而向上运动,滑套固定装置5防止滑套左右晃动,针座定位部的设置防止在装配过程中针座7晃动保证装配的准确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