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辊轮压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6998阅读:8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卷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辊轮压痕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造纸、包装及其他工业领域常常需要用到卷料加工的部件材料,卷料的两侧边切割形成料带极耳或类似极耳的凸台后,料带极耳通过压轮与压辊之间辊压产生压痕,增强舒展后的卷料刚性,避免卷料后续过辊时出现翻折现象。但在辊压极耳的过程中,由于压轮和压辊的转速难以完全匹配,导致极耳被挤压的严重变形,甚至使极耳从料带主体上撕裂下来,严重影响品质及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辊轮压痕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辊轮压痕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装在机架上的主传动辊、本体压轮组件和位于本体压轮组件两侧的极耳压轮组件,主传动辊的外圆柱表面中间段为金属材质、两侧对称包胶,由电机带动主传动辊旋转;

所述本体压轮组件包括:设于主传动辊前后斜上方的包胶压轮,包胶压轮能够与主传动辊中部的金属段相互配合,由主传动辊带动包胶压轮旋转;

所述极耳压轮组件包括:设于主传动辊正上方的金属压轮,金属压轮的外圆柱表面为齿轮面,金属压轮能够与主传动辊两侧的包胶段相互啮合,由主传动辊带动金属压轮旋转。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本体压轮组件还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动力杆端朝向下方并固定连接水平的第一连板,所述包胶压轮连接在第一连板下方,由第一气缸带动包胶压轮上下运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本体压轮组件还包括:u型架,u型架的封口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板的底部两侧,包胶压轮的中轴线上插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凸出的两端插固在u型架的开衩端底部。

作为优选方案,入料一侧的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凸出设置有对称的辅助轮,辅助轮上连接有对应着料带极耳部分的导向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气缸的左右两侧安装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内活插有竖直的导杆,导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板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极耳压轮组件还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动力杆端朝向下方并固定连接水平的第二连板,所述金属压轮的中轴线上插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凸出的两端插固在两侧定位板上,两定位板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板的底部两侧,由第二气缸带动金属压轮上下运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向上凸出的顶端及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机架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传动辊两端凸出的中心轴通过轴承转动插接在两侧支撑架上,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机架底板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传动辊一端的中心轴继续延伸穿过机架的侧板,并通过减速器连接电机的动力输出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架是由上下左右四面板材所组成,其中水平的底板底部连接有垂直的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压痕装置可以有效避免料带极耳或类似极耳的凸台产生严重变形或撕裂情况,生产良率有很大提升。

第一,料带主体传送的动力是靠主传动辊驱动包胶压轮相互挤压产生的摩擦力来提供,其传送速度由主传动辊的转速来决定,同时,金属压轮与主传动辊两侧的包胶部分相互啮合辊压料带极耳,其速度同样也是由主传动辊来控制的,所以料带主体的传送速度与金属压轮辊压极耳的线速度可以完全匹配,因此料带极耳或类似极耳的凸台能够与料带主体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运动,料带极耳不会过度变形或撕裂;

第二,本发明不仅依靠辊压后的极耳增强卷料刚性,料带主体经过主传动辊和包胶压轮的过压后,使舒展开的卷料刚性更进一步加强,彻底杜绝后续过辊翻折的问题;

第三,另外主传动辊支撑传送整个卷料(包括料带主体和料带极耳),卷料可以连续流畅的经过主传动辊,使得料带主体不会出现变形、卡料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其中: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本体压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极耳压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主传动辊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见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设计的一种连续辊轮压痕装置,其主要包括:机架10、主传动辊20、本体压轮组件30及两套极耳压轮组件40,下面具体描述各构件及连接关系。

具体地,机架10是由上下左右四面板材所组成,其中水平的底板底部连接有垂直的肋板,用于连接安装其他装置。主传动辊20呈圆柱形结构,主传动辊20的外圆柱表面覆有两种材质,中间段为金属材料,两侧对称包胶。主传动辊20两端凸出的中心轴21通过轴承转动插接在两侧支撑架22上,支撑架2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机架底板上。主传动辊20一端的中心轴21继续延伸穿过机架10的左右一侧板,并通过减速器23连接于电机24的动力输出端,由电机24带动主传动辊20旋转。本体压轮组件30和极耳压轮组件40均通过机架10的水平顶板固定安装。

请参见图2,本体压轮组件30包括:第一气缸31、第一连板32、两个u型架33及两个包胶压轮34,第一气缸31的缸体插固在机架顶板上,第一气缸31的动力杆端朝向下方并固定连接水平的第一连板32,第一连板32位于机架顶板下方,u型架33的开衩端朝下设置,两个u型架33的封口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板32的底部两侧。包胶压轮34的外圆柱表面包胶,包胶压轮34的中轴线上通过轴承插接有第一转轴35,包胶压轮34能够相对第一转轴35旋转,第一转轴35凸出的两端分别插固在两u型架33对应的开衩端底部,由第一气缸31带动包胶压轮34上下运动。两个包胶压轮34位于主传动辊20的前后斜上方,且包胶压轮34可以与主传动辊20中部的金属段相互配合,由主传动辊20带动包胶压轮34旋转。

进一步地,为了使第一气缸31运行的平稳可靠,在机架顶板上位于第一气缸31的左右两侧安装有直线轴承36,直线轴承36内活插有一根竖直的导杆37,导杆37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板32上,第一连板32上下运动时,导杆37同步沿着直线轴承36上下运动。

请参见图3,两个极耳压轮组件40设于本体压轮组件30的两侧,极耳压轮组件40包括:第二气缸41及金属压轮42,第二气缸41的缸体插固在机架顶板上,并位于两个直线轴承36的两侧,第二气缸41的动力杆端朝向下方并固定连接水平的第二连板43,第二连板43位于机架顶板下方。金属压轮42的外圆柱表面为连续分布的金属齿轮面,金属压轮42的中轴线上通过轴承插接有第二转轴44,金属压轮42能够相对第二转轴44旋转,第二转轴44凸出的两端插固在两侧定位板45上,两侧定位板45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板43的底部两侧,由第二气缸41带动金属压轮42上下运动。左右两个金属压轮42位于主传动辊20的正上方,且金属压轮42可以与主传动辊20两侧的包胶段相互啮合,由主传动辊20带动金属压轮42旋转。

进一步地,为了增加第二气缸41连接的牢固度,在第二气缸41的缸体向上凸出机架顶板的顶端及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46,安装座46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机架顶板上。

进一步地,前后其中一侧的包胶压轮用来入料带主体,那么另一侧的包胶压轮就用来出料带主体,入料带主体一侧的第一转轴35两端凸出设置有对称的辅助轮38,辅助轮38超过料带本体的两侧边,辅助轮38上连接有垂向下的导向片39,导向片39对应着料带极耳部分,通过导向片39使料带极耳能顺利流畅的入料。

请参见图4和图5,为了便于理解本方案,下面简述本装置的工作过程:

本装置工作时,包胶压轮和金属压轮被各自气缸带动向下运动至抵接主传动辊;

入料,料带本体51最先从主传动辊的金属段和斜前侧包胶压轮之间碾压过棍,之后两侧的料带极耳52被传送到主传动辊的最高点,此时料带极耳52从主传动辊的包胶段和金属压轮之间压轧通过,在料带极耳52上留下均匀分布的齿轮槽;

出料,料带本体51最后从主传动辊的金属段和斜后侧包胶压轮之间碾压出辊,同时料带极耳52经过导向片导出;

本装置不工作时,包胶压轮和金属压轮被各自气缸带动向上运动脱离主传动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