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入料取料的板料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7770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入料取料的板料折弯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弯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入料取料的板料折弯机。



背景技术:

折弯机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

如公告号为CN202479280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深喉口液压板料折弯机加强板结构,通过在两墙板外侧设置C形加强板,达到保证板料的折弯精度。使用时,需要人工将板料放入到工作台上,加工完毕后再用手取下,这种折弯机不具备自动入料、取料的功能,整体加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入料取料装置,解决了人工折弯机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入料取料的板料折弯机,包括折弯机主机、工作台,所述折弯机主机上包括支撑架、入料装置与取料装置,支撑架与折弯机主机固定连接,入料装置包括储料箱,储料箱包括入料口、取料口,入料装置包括用于将产品从取料口取出的传送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加工产品从入料口放入到储料箱内,传送机将待加工产从取料口取出,并传送到工作台上,加工完毕后,成品通过取料装置将成品从工作台上移出,使折弯机具有自动入料、取料的功能,解决了人工折弯机效率低的问题。

优选的, 所述传送部包括电机、驱动杆、转动杆与取料件,电机与驱动杆相连接,取料件套设于驱动杆与转动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驱动杆,驱动杆与转动杆套上套设取料件内,驱动杆通过取料件带动转动杆转动,起到循环转动的作用,取料件还具将待加工产品取出,并送到工作台上进行加工的作用。

优选的, 所述动杆上设有凸棱,取料件上设有与凸棱相配合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料件为环形,驱动杆与转动杆处于取料件内,凸棱与卡槽相互配合,避免取料件与驱动杆、转动杆之间出现间隙,出现打滑的现象。同时,卡槽与凸棱相卡合,精确了取料件每取一次待加工产品的时间间隔,达到准确地控制每加工一件待加工产品所需的时间。

优选的,所述取料口处于储料箱接近工作台的一侧以及处于储料箱的底部,储料箱的底面设有滑动槽,取料件上设有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料箱固定在移动架上,使取料口处于储料箱的底部,传送部的取料件通过驱动杆的带动下朝工作台的方向匀速转动,使取料件上的凸块依次从滑动槽内划过。在凸块处于滑动槽内并朝工作台方向滑动的过程中,使处于储料箱最底部的待加工产品从取料口中移出,从而达到将待加工产品取出的目的。

优选的, 两所述相邻凸块之间的距离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等距离分布在取料件上,使每一次的取料时间均等,做到取料时间的可操控性,使传送部与工作台紧密的配合。同时,通过加快或减慢电机的转动速度,起到加快或减慢传送部的入料频率的作用。

优选的, 所述工作台包括上座模、下座模,下模板远离传送部的一侧设有限位板,取料件的两侧均设有卡板,卡板处于储料箱与工作台之间的支撑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板防止待加工产品在取料件上发生偏移,使待加工产品更加准确地运输到工作台上。

待加工产品从取料口移送到工作台上的过程中,待加工产品越过上座模、下座模并与限位板相抵接,限位限制住待加工产品继续相前移动,使待加工产品精确的处于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精确地冲压,降低了次品的产生率。

优选的, 所述取料装置包括推送气缸、推板,推送气缸具有气缸杆,气缸杆与推板固定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料装置固定在工作台上,上座模与下座模相配合将待加工产品挤压成型,由推送气缸通过推板将成品移出的作用。

优选的, 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滑动导轨,滑动导轨与下座模平行,并固定在工作台上,推板处于滑动导轨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导轨具有限位作用,限制推板的滑动轨迹,使推板沿平行上座模与下座模的方向推动,达到将成品从下座模上移出的作用。

优选的, 所述折弯机主机具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推送气缸电机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推送气缸、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使控制器具有控制入料装置与取料装置的作用,入料装置将待加工产品推送到工作台上。工作台加工完毕后,出料装置及时将成品取出,使入料装置、出料装置与工作台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加工产品通过传送部推送到下座模上并与限位板相抵接时,传感器及时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收到信号后做出反应,并向工作台发出控制信号,使工作台及时将待加工产品挤压成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解决了人工折弯机效率低下的问题;

2.提高加工的精确度,将低次品的产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用来体现取料装置的结构;

图3是本实施例中储料箱的立体图,用来体取料口的结构;

图4是本实施例中取料件的立体图,用来体现取料件与驱动杆的结构。

图中:1、折弯机主机;2、支撑架;3、入料装置;4、取料装置;5、传送部;6、储料箱;7、工作台;8、入料口;9、取料口;10、电机;11、驱动部;12、驱动杆;13、转动杆;14、取料件;15、卡槽;16、凸棱;17、凸块;18、滑动槽;19、限位板;20、卡板;21、推送气缸;22、推板;23、气缸杆;24、滑动导轨;25、控制器;26、传感器;27、上座模;28、下座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折弯机主机1、控制器25,折弯机具有工作台7,在折弯机的主机1上设置支撑架2,支持架2上设置入料装置3,在工作台7的一侧固定设置取料装置4。工作台7设置上座模27、下座模28,下座模28远离传送部5的一侧设置限位板19,限位板19上设有传感器26,传感器26与控制器25电连接。

如图1所示,入料装置3上设置传送部5,在传送部5的上侧设置储料箱6,储料箱6固定在传送部5上,储料箱6的底部设置取料口9,取料口9处于靠近工作台7的一侧,取料口9为一长型槽,取料口9与储料箱6的内空腔相连通,取料口9的长度等于待加工产品的长度,储料箱6的上部设置入料口8。

如图1所示,传送部5固定在支撑架2上,传送部5包括驱动杆12与转动杆13,驱动杆12与转动杆13固定在支撑架2上,驱动杆12与电机10相连接,电机10与控制器25电连接,在驱动杆12与转动杆13上设置取料件14,驱动杆12与转动杆13均套设于取料件14内。如图4所示,在取料件14与驱动杆12与转动杆13的接触面上设置卡槽15,在驱动杆12与转动杆13的表面上设置与卡槽15相配合的凸棱16,取料件14的两侧均设置卡板20,卡板20固定在支撑架2上。

如图1所示,在取料件14的上表面设置凸块17,凸块17等距离设置在取料件14上,两相邻凸块17之间的距离大于待加工产品的长度。如图3所示,在储料箱6的地面设置滑动槽18,滑动槽18沿取料件14转动的方向设置,滑动槽18与储料箱6的空腔相连通,凸块17可以穿过滑动槽18将待加工产品取出。

如图1、2所示,取料装置4包括推送气缸21、推板22,推送气缸21具有气缸杆23,推送气缸21与控制器25电连接,气缸杆23与推板22固定相连,在工作台7上设置滑动导轨24,滑动导轨24与下座模28平行,并固定在工作台7上,推板22处于滑动导轨24内。

使用过程:将待加工产品从入料口8放置到储料箱6内,通过控制器25启动折弯机主机1,传送部5上的电机10带动驱动杆12转动,驱动杆12带动取料件14,使凸块17从滑动槽18内穿过,从而将待加工产品从取料口9推出,并由取料件14将待加工产品移送到工作台7上。

待加工产品穿过上座模27与下座模28,并与下座模28上的限位板19相抵接时,限位板19上的传感器26向控制器25发出信号,控制器25向工作台7、传送部5发出控制信号,使传送部5停止取料,工作台7上的上座模27向下座模28的方向挤压,将待加工品挤压成型。

待加工产品加工完毕后,上座模28朝远离下座模28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控制器25向取料装置4发出控制信号,取料装置4上的推板22沿滑动导轨24将成品从下座模28上移出。成品从下座模28上移出后,推板22通过推送气缸21的气缸杆23回缩,使推板22回位。推板22回位后,传送部5继续将代价工产品推送到工作台7上,一直循环到待加工产品全部加工完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