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安阀阀塞组件自动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853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超安阀阀塞组件自动组装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安阀阀塞组件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超安阀阀塞组件包括阀塞1’、螺母扣2’、密封圈3’、橡胶阀门4’等部件,传统的加工方法是主要由人工进行组装完成,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不适合大批量的生产,为此,业者急需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超安阀阀塞组件自动组装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超安阀阀塞组件自动组装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超安阀阀塞组件自动组装机,包括机台、多个工装、转盘、橡胶阀门振动盘、密封圈振动盘、阀塞振动盘、螺母扣振动盘、阀塞上料机构、螺母扣上料机构、螺母扣压料机构、密封圈上料检测机构、橡胶阀门上料并套入机构、次品下料机构、成品下料机构;

所述的转盘可旋转的安装在机台的工作台面上,多个工装等距、间隔的安装在转盘上;

所述的阀塞上料机构、螺母扣上料机构、螺母扣压料机构、密封圈上料检测机构、橡胶阀门上料并套入机构、次品下料机构、成品下料机构皆安装在机台的工作台面上且依次围绕转盘设置,与各个工装相对;

所述的橡胶阀门振动盘、密封圈振动盘、阀塞振动盘、螺母扣振动盘皆设置在机台外侧,橡胶阀门振动盘的轨道出料口与橡胶阀门上料并套入机构衔接,密封圈振动盘的轨道出料口与密封圈上料检测机构衔接,阀塞振动盘的轨道出料口与阀塞上料机构衔接,螺母扣振动盘的轨道出料口与螺母扣上料机构衔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台、多个工装、转盘、多个振动盘、阀塞上料机构、螺母扣上料机构、螺母扣压料机构、密封圈上料检测机构、橡胶阀门上料并套入机构等部件,产品供料均采用振动盘自动筛选、自动上料,零件或半成品放置在工装上并由转盘带动转动,送到阀塞上料机构、螺母扣上料机构、螺母扣压料机构、密封圈上料检测机构、橡胶阀门上料等各个机构进行装配,完成密封圈的自动套入、橡胶阀门的自动上料等,最后产品再由成品下料带送下机台,无需过多的人工操作,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和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其生产效率,由原先6个人组装,5S一个产品,现有设备无需人员,2.5S完成一个产品。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产品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阀塞上料机构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螺母扣上料机构的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螺母扣压料机构的轴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圈上料检测机构的轴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橡胶阀门上料的轴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次品下料机构的轴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成品下料机构的轴测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转盘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超安阀阀塞组件自动组装机,包括机台1、多个工装2、转盘3、橡胶阀门振动盘4、密封圈振动盘5、阀塞振动盘6、螺母扣振动盘7、阀塞上料机构8、螺母扣上料机构9、螺母扣压料机构10、密封圈上料检测机构11、橡胶阀门上料并套入机构12、次品下料机构13、成品下料机构14。

所述的转盘2可旋转的安装在机台1的工作台面上,多个工装3等距、间隔的安装在转盘2上。

所述的阀塞上料机构8、螺母扣上料机构9、螺母扣压料机构10、密封圈上料检测机构11、橡胶阀门上料并套入机构12、次品下料机构13、成品下料机构14皆安装在机台1的工作台面上且依次围绕转盘2设置,分别与各个工装3相对。

所述的橡胶阀门振动盘4、密封圈振动盘5、阀塞振动盘6、螺母扣振动盘7皆设置在机台外侧,橡胶阀门振动盘4的轨道出料口与橡胶阀门上料并套入机构12衔接,密封圈振动盘5的轨道出料口与密封圈上料检测机构11衔接,阀塞振动盘8的轨道出料口与阀塞上料机构8衔接,螺母扣振动盘7的轨道出料口与螺母扣上料机构10衔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所述的橡胶阀门振动盘4、密封圈振动盘5、阀塞振动盘6、螺母扣振动盘7分别通过轨道向安装在机台1上的橡胶阀门上料并套入机构12、密封圈上料检测机构11、阀塞上料机构8、螺母扣上料机构10输送零件,橡胶阀门上料并套入机构12、密封圈上料检测机构11、阀塞上料机构8、螺母扣上料机构10依次进行装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