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6897发布日期:2018-08-17 19:1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属于翅片式油冷却器部件领域。



背景技术:

翅片式油冷却器的组装工艺流程一般包括铝翅片叠装、穿插铜管、翅片与铜管间的胀接等,而穿插铜管是否能快速、顺利完成,关键在于铝翅片叠装后各通孔是否能一一对准定位,否则难以甚至无法完成穿插铜管,导致组装工作效率降低。

现行翅片式油冷却器用的铝翅片在通孔的翻边上采取的是直通孔结构,当冲压翅片用的模具存在磨损,铝片材质硬度不均等情况时,造成部分翻边孔的翻边高度不一致,在翅片叠装时会出现间距不一,上一个翻边孔会吃进下一个翻边孔内,穿插铜管时需要操作人员反复调整翅片位置,来确保所有翅片上的通孔一一对准,操作难度大,耗费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有效提高冷却器的组装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包括换热翅片本体,所述换热翅片本体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若干规则布置的定位通孔;

所述定位通孔包括沉孔和通孔;

所述沉孔开设在所述底板上,沉孔的边缘设有垂直底板的沉孔板,所述沉孔板上垂直接有板一,板一上垂直接有板二,板二上垂直接有板三,所述沉孔板、板一、板二和板三均呈圆环状布置,且圆环状的板二形成与沉孔同轴相连的所述通孔。

作为改进,所述沉孔的直径为11.6mm,深度为0.3mm。

作为改进,所述通孔的直径为9.65mm。

作为改进,圆环状的板三形成的圆环平面的外直径为10.8mm。

作为改进,板一与板二连接处的内侧的圆弧半径为0.3mm,所述板二和板三连接处的外侧的圆弧半径为0.6mm。

作为改进,所述换热翅片本体采用铝为材质。

作为改进,所述换热翅片本体上设有10个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呈上、中、下三列平行布置,上列和下列各设有3个定位通孔,中列设有4个定位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沉孔,另一侧设置与沉孔同轴的通孔,并将通孔的顶端由原来的直通结构弯折成圆环平面,依靠控制圆环平面的直径小于沉孔的直径,在翅片叠装时,将各沉孔和相对应的圆环平面一一对准,达到自动定位功能,确保翅片间距一致,以顺利完成穿插铜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换热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多个换热翅片的叠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翅片本体,11、底板,2、定位通孔,21、通孔,211、板一,212、板二,213、板三,22、沉孔,221、沉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换热翅片的自定位叠装结构,包括换热翅片本体1,所述换热翅片本体1包括底板11,底板11上设有若干规则布置的定位通孔2;

所述定位通孔2包括沉孔22和通孔21;

所述沉孔22开设在所述底板11上,沉孔22的边缘设有垂直底板11的沉孔板221,所述沉孔板221上垂直接有板一211,板一211上垂直接有板二212,板二212上垂直接有板三213,所述沉孔板221、板一211、板二212和板三213均呈圆环状布置,且圆环状的板二212形成与沉孔22同轴相连的所述通孔21。所述底板11、沉孔板221、板一211、板二212和板三213为一体式成型。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沉孔22的直径为11.6mm,深度为0.3mm。所述通孔21的直径为9.65mm。圆环状的板三213形成的圆环平面的外直径为10.8mm。

作为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板一211与板二212连接处的内侧的圆弧半径为0.3mm,所述板二212和板三213连接处的外侧的圆弧半径为0.6mm。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换热翅片本体1采用铝为材质,加工方便,换热效果好。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换热翅片本体1上设有10个定位通孔2,所述定位通孔2呈上、中、下三列平行布置,上列和下列各设有3个定位通孔2,中列设有4个定位通孔2,结构设计合理,换热效率高。

使用时,当翅片模具在完成直径为9.65mm的通孔21落料的基础上,新增与其同轴的直径为11.6mm的沉孔22,同时在通孔翻边拉伸后新增二次翻边成型为直径10.8mm的圆环平面。通过圆环平面来有效控制翅片叠装时的间距,避免出现间距不一的问题。

翅片叠装时,如图4所示,只要将2个直径为9.65mm的通孔21上的直径为10.8mm的圆环平面对准另一片翅片上相对应的直径为11.6mm的沉孔22,则翅片上其余的通孔21将会自动一一对准,提高了翅片叠装的工作效率,保证了穿插铜管顺利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