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自动装配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4536发布日期:2020-04-10 16:00阅读:801来源:国知局
装载机自动装配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机自动装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载机自动装配生产线。



背景技术:

装载机装配生产是装载机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明人经研究发现,传统的装载机装配生产自动化程度低,装配生产线布置散漫,不便于车间管理,并且没有专用分装线,采用台位式生产,影响效率,如何发明一种挖掘机自动装配合车生产线来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载机自动装配生产线,旨在改善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载机自动装配生产线,包括总装线、后车架分装线、前车架分装线、发动机分装线和动臂分装线,所述总装线包括个依次设置的工位,所述总装线的首端设置空小车存放区,所述总装线的末端设置有下线升降台,所述后车架分装线包括5个依次设置的工位,所述后车架分装线与地面平齐,所述后车架分装线的末端位于空小车存放区处,所述前车架分装线包括5个依次设置的工位,所述前车架分装线与地面平齐,所述前车架分装线的末端位于总装线的第一个工位处,所述发动机分装线包括7个依次设置的工位,所述发动机分装线与地面平齐,所述发动机分装线的末端位于总装线的第二个工位处,所述动臂分装线包括5个依次设置的工位,所述动臂分装线的末端位于总装线的第十个工位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总装线工位间距为7.6米,所述总装线总长度102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后车架分装线工位间距为3.3米,所述后车架分装线总长度17.1米,所述后车架分装线被构造成用于完成后桥、副车架、线束的预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前车架分装线工位间距为3.3米,所述前车架分装线总长度17.1米,所述前车架分装线被构造成用于完成前桥、油缸、阀体、线束的预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发动机分装线工位间距为1.8米,所述总装线总长度14米,所述发动机分装线处设置独立变速箱分装区,所述发动机分装线被构造成用于完成发变合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臂分装线安装在地面上,无需开挖基础,所述动臂分装线工位间距为4米,所述动臂分装线总长度17米,所述动臂分装线被构造成用于安装压套以及摇臂。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后车架分装线、前车架分装线、发动机分装线的底部均设置有1.8米的开挖基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装配生产线布置更加紧凑,方便车间管理;

2、通过设置专用的后车架分装线、前车架分装线、发动机分装线和动臂分装线,避免常规的台位式生产,提升了装配效率,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车架分装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车架分装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分装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总装线;2-后车架分装线;3-前车架分装线;4-发动机分装线;5-动臂分装线;6-空小车存放区;7-下线升降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载机自动装配生产线,包括总装线1、后车架分装线2、前车架分装线3、发动机分装线4和动臂分装线5,所述总装线1包括13个依次设置的工位,所述总装线1的首端设置空小车存放区6,所述总装线1的末端设置有下线升降台7,取消传统的下线地坑设计,所述后车架分装线2包括5个依次设置的工位,所述后车架分装线2与地面平齐,所述后车架分装线2的末端位于空小车存放区6处,后车架分装线2实现过跨输送,设置独立车架、桥的存放区、完成后桥、副车架、线束的预装;

所述前车架分装线3包括5个依次设置的工位,所述前车架分装线3与地面平齐,所述前车架分装线3的末端位于总装线1的第一个工位处,前车架分装线3实现过跨输送,完成前桥、油缸、阀体、线束预装;

所述发动机分装线4包括7个依次设置的工位,所述发动机分装线4与地面平齐,所述发动机分装线4的末端位于总装线1的第二个工位处,发动机分装线4实现过跨输送,设置独立变速箱分装区、发变合装、在线储存,缩短行车起吊运行路程;

所述动臂分装线5包括5个依次设置的工位,所述动臂分装线5的末端位于总装线1的第十个工位处,动臂分装线5实现流水作业,方便工人压套、装摇臂作业。

具体的,所述总装线1工位间距为7.6米,所述总装线1总长度102米。

具体的,所述后车架分装线2工位间距为3.3米,所述后车架分装线2总长度17.1米,所述后车架分装线2被构造成用于完成后桥、副车架、线束的预装。

具体的,所述前车架分装线3工位间距为3.3米,所述前车架分装线3总长度17.1米,所述前车架分装线3被构造成用于完成前桥、油缸、阀体、线束的预装。

具体的,所述发动机分装线4工位间距为1.8米,所述总装线1总长度14米,所述发动机分装线4处设置独立变速箱分装区,所述发动机分装线4被构造成用于完成发变合装。

具体的,所述动臂分装线5安装在地面上,无需开挖基础,所述动臂分装线5工位间距为4米,所述动臂分装线5总长度17米,所述动臂分装线5被构造成用于安装压套以及摇臂。

具体的,所述后车架分装线2、前车架分装线3、发动机分装线4的底部均设置有1.8米的开挖基础。

具体的,总装线1的第一工位和前、后车架铰接,采用车间现有5吨行车;第二工位上发动机,采用现有车间行车,最后工位加油加水,总装线1的末端设置有下线升降台7,采用液压升降台顶起下线,总装线1两头设置地坑用于输送链驱动、张紧装置安装,上面采用20mm钢板铺盖与地面平齐,通过性好;后车架分装线2实现过跨输送,设置独立车架、桥的存放区、完成后桥、副车架、线束的预装;前车架分装线3实现过跨输送,完成前桥、油缸、阀体、线束预装;发动机分装线4实现过跨输送,设置独立变速箱分装区、发变合装、在线储存,缩短行车起吊运行路程;动臂分装线5实现流水作业,方便工人压套、装摇臂作业;装配生产线布置更加紧凑,方便车间管理,通过设置专用的后车架分装线2、前车架分装线3、发动机分装线4和动臂分装线5,避免常规的台位式生产,提升了装配效率,适合推广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总装线1下线后安装铲斗,然后进行调试,通过设置地埋式尾气收排装置收集尾气。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