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孔螺栓塑性成型方法_3

文档序号:9853941阅读:来源:国知局
将完成步骤四的零件2顺利进入的下模凹腔60-2,下模凹腔60-2与通道60-1上下相对应。下模凹腔60-2伸入通棒(或顶杆)66的上端,通棒66的下端处于下模65之外。通棒66竖向设置,其能将冲压成型零件2从下模凹腔60-2中顶出,通棒66上下滑动地穿过下模65的通孔而伸出下模65的底部。当上模6在驱动器驱动作用下向下移动,切边冲模64的下平面接触零件2并促使零件2进入下模腔内60-2后开始挤压,同时通棒66竖直上顶零件2,保证零件2从上模通道60-1分离。形成了完成步骤五的零件2。
[002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认识到,以上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以上实施例的变化、变形都将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零件冷镦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第一冲压模(I)对零件毛坯的挤压,获得尾部锥度和杆部所需尺寸; 步骤二,通过第二冲压模(3)对步骤一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得底孔和杆部所需尺寸;步骤三,通过第三冲压模(4)对步骤二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得头部呈锥度和杆部镦粗及抽空深度的所需尺寸; 步骤四,通过第四冲压模(5)对步骤三加工后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头部压扁及杆部缩径和进一步抽孔达到所需尺寸; 步骤五,通过第五冲压模(6)对步骤四加工后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得头部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冷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冲压模(I)包括上模和下模(17),上模能相对下模(17)作上下移动;上模包括上模壳(11)、冲压棒(13)、冲压棒压块(14),上模壳(11)形成冲模腔(12),下模(17)形成能将零件毛坯成型为尾部锥度和杆部镦粗要求尺寸的下模凹腔(15),下模凹腔(15)与冲模腔(12)上下相对应;冲压棒(13)从上而下伸入上模壳(11)的冲模腔(12)且伸出上模壳(11)的底面并能压入下模凹腔(15)内;冲压棒(13)的顶部与上模壳(11)相固定的冲压棒压块(14的底面相连接;下模凹腔(15)竖向伸入能将冲压成型零件(2)从下模凹腔(15)中顶出的顶杆(16),顶杆(16)上端处于下模凹腔(15)内,下端处于下模(17)的下端面之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冷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冲压模(3)包括上模和下模壳(34),上模能相对于下模壳(34)上下移动;上模包括上模壳(31)、冲压棒(32)、冲压棒压块(33),上模壳(31)的底部形成能将零件毛坯镦粗成要求尺寸的冲模腔(30-1),冲压棒(32)从上而下伸入冲模腔(30-1),上端与上模壳(31)相固定的冲压棒压块(33)的底面相连接;下模壳(34)内配合上下活动式的内模前仁(35),内模前仁(35)形成能将步骤一成型的零件(2)挤压成要求尺寸的下模凹腔(30-2),下模凹腔(30-2)与冲模腔(30-1)上下相对应;内模前仁(35)相对下模壳(34)能上下移动,推管(36)从下而上伸入内模前仁(35)的下模凹腔(30-2),其能相对下模凹腔(30-2)作上下移动;推管(36)内装配拉伸冲针(39),拉伸冲针(39)的上端伸出推管(36)后而处于下模凹腔(30-2)内,下端固定于组合垫块(38-3),组合垫块(38-3)固定于内模垫块(38-1),内模垫块(38-1)固定于下模壳(34)的下端;内模垫块(38-1)的上端面与内模前仁(35)的下端面间装入弹簧;组合垫块(38-3)装配能竖向运动的三针(38-2),三针(38-2)的上平面与推管(36)的下平面接触;三针(38-2)能上下滑动地穿过组合垫块(38-3)而伸出下模壳(34)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冷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冲压模包括上模(4)和下模壳(44),上模(4)能相对于下模壳(44)作上下移动;上模包括上模壳(41)、冲压棒(42)、冲压棒压块(43),上模壳(41)的底部形成能将零件毛坯冲压成头部锥度要求尺寸的冲模腔(40-1),冲压棒(42)从上而下伸入冲模腔(40-1),其上端穿过冲模腔(40-1)的顶部后与上模壳(41)相固定的冲压棒压块(43)的底面相连接;下模壳(44)形成能放置零件(2)成型的下模凹腔(40-2),下模凹腔(40-2)与冲模腔(40-1)上下相对应,下模凹腔(40-2)伸入推管(47),推管(47)能相对下模凹腔(40-2)作上下移动,推管(47)配合拉伸冲针(48),拉伸冲针(48)上端伸出推管(47)而处于下模凹腔(40-2),下端固定于组合垫块(45),组合垫块(45)固定于下模壳(44),组合垫块(45)的下平面与下模壳(44)的下平面平齐;组合垫块(45)配合能上下运动的三针(46),三针(46)的上端与推管(47)的下平面接触,下端伸出组合垫块(45)之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冷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冲压模包括上模(5)和下模(52),上模(5)能相对于下模(52)作上下移动;上模(5)包括上模壳(51),上模壳(51)的底部形成能将锥形零件毛坯冲压成饼状头部的冲模腔(50-1);下模(52)形成能放置步骤三后零件(2)的下底模凹腔(50-2),下模凹腔(50-2)与冲模腔(50-1)上下相对应;下模凹腔(50-2)伸入推管(55)的上端,推管(55)能相对下模凹腔(50-2)作上下移动,推管(55)装配拉伸冲针(56),拉伸冲针(56)的上端伸出推管(55)而处于下模凹腔(50-2)内,其下端固定于组合垫块(53),组合垫块(53)与下模(52)固定配合并且下平面与下模(52)的下平面平齐,组合垫块(53)装配合能上下运动的三针(54),三针(54)的上平面与推管(55)的下平面接触;三针(54)能上下滑动地穿过组合垫块(53)而伸出下模(52)的底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冷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冲压模包括上部冲压模(6)和下模(65),上部冲压模(6)能相对于下部底模(65)上下运动;上部冲压模(6)包括冲模(61)、零件头部的上切边模(64)、锁紧盖(62),上切边模(64)嵌置于锁紧盖(62)的孔腔,锁紧盖(62)螺纹式固定于冲模(61)的底端,冲模(6)形成成形产品从冲模(61)内取出的通道(60-1);下模(65)形成能顺利将完成步骤四的零件(2)顺利进入的下模凹腔(60-2),下模凹腔(60-2)与通道(60-1)上下相对应;下模凹腔(60-2)伸入通棒(66)的上端,通棒(66)的下端处于下模(65)之外;通棒(66)竖向设置,能将冲压成型零件(2)从下模凹腔(60-2)中顶出,通棒(66)上下滑动地穿过下模(65)的通孔而伸出下模(65)的底部。
【专利摘要】本发明一种抽孔螺栓塑性成型方法,公开了一种零件冷镦加工方法:步骤一,通过第一冲压模(1)对零件毛坯的挤压,获得尾部锥度和杆部所需尺寸;步骤二,通过第二冲压模(3)对步骤一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得底孔和杆部所需尺寸;步骤三,通过第三冲压模(4)对步骤二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得头部呈锥度和杆部镦粗及抽空深度的所需尺寸;步骤四,通过第四冲压模(5)对步骤三加工后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头部压扁及杆部缩径和进一步抽孔达到所需尺寸;步骤五,通过第五冲压模(6)对步骤四加工后的零件(2)进行挤压,获得头部形状。本发明抽孔螺栓塑性成型方法具有有效挤压底孔、工序简单、加工方便、材料利用率高、模具寿命高等优点。
【IPC分类】B21J13/02, B21K1/44
【公开号】CN105618665
【申请号】CN201610048976
【发明人】王循明, 吴栋滨
【申请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5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