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机压下精调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8815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机压下精调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钢机压下调整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轧机压下精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型钢牌坊轧机通常采用电动压下,随着近些年各个钢厂对产品的深层次开发,有些钢厂的初轧机直接出成品钢材,为了提高产品精度,对初轧机的调整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通常初轧机压下只有一个或两个大功率的电机来实现辊缝的快速调整,如果需要精调只能是操作工用扳手调整。还有一种就是在压下设计的时候增加一套大速比减速机电机来实现精调,如“图1”所示。
[0003]人工精调压下是在型钢生产现场比较常见的调整方法,通常是操作工人在轧机操作侧或者压下平台上用扳手套上加长杆,很费力的对轧机压下机构进行调整,通过观察压下指针变化来实现调整。
[0004]另外一种就是靠两套传动系统来实现压下速度的快速压下和慢速精调整,如“图1 ”左侧的电机功率较大为快速压下电机,右侧的小电机前面装有行星减速机用来实现慢速精调,这种方案对自动化控制要求比较高,新设计生产线可以采用这种结构。这种压下机构在右侧慢速压下蜗轮蜗杆减速机机之间装有一个离合装置,离合装置和两个压下蜗轮蜗杆减速机之间的离合装置结构类似,平时工作的时候慢速压下装置前的离合处于打开状态,这样左侧的大电机可以带动压机丝杆实现大行程的快速调整。当需要慢速精调的时候右侧慢速调整减速机前的离合装置闭合,右侧的小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压下蜗轮蜗杆减速机工作实现丝杆的上下微调。
[0005]人工精调轧机压下存在劳动强度大,调整精度比较差,速度慢等缺点;两套传动系统这种双驱动结构形式,投资较高,对自动化系统要求高,对操作工要求高,通常只适用于新建项目。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机压下精调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动作可靠、故障点少、控制简单、易使用维护。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轧机压下精调装置,包括与减速机转动机构连接的蜗杆轴,所述蜗杆轴由里到外依次设有摆臂、棘轮以及端盖;摆臂上设有能够与棘轮配合的棘爪,摆臂通过销轴连接有油缸。
[0009]进一步的,所述摆臂与蜗杆轴之间设有自润滑铜套。
[0010]进一步的,所述棘轮与蜗杆轴通过键连接。
[0011]进一步的,棘爪上安装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摆臂上。
[0012]进一步的,摆臂上设有用于棘爪限位的挡块。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利用油缸驱动棘轮,带动蜗杆轴实现压下精调,油缸驱动容易实现控制,能够降低操作工的工作强度,本实用新型利用棘轮传动结构简洁、动作可靠、故障点少、控制简单、易使用维护,能降低新建项目设备成本,也能够应用于旧生产线压下改造等项目。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两套传动系统双驱动轧钢机压下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新型压下精调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精调装置具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B-B剖视图。
[0019]其中,1、端盖;2、棘轮;3、键;4、摆臂;5、自润滑铜套;6、蜗杆轴;7、弹簧;8、棘爪;9、油缸;10、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如图2、3、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轧机压下精调装置,包括与减速机转动机构连接的蜗杆轴6,蜗杆轴6由里到外依次设有摆臂4、棘轮2以及端盖1,摆臂4与蜗杆轴6之间设有自润滑铜套5,棘轮2与蜗杆轴6通过键3连接;摆臂4上设有能够转动的棘爪8,棘爪8上安装有弹簧7,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在摆臂4上,摆臂4上设有用于棘爪8限位的挡块10,工作时,手动转动棘爪8到棘轮2工作位,完成调整后手动转动棘爪8到挡块10打开位;摆臂4通过销轴连接有油缸9。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步骤作进一步说明:
[0023]棘爪8在弹簧7的作用力下与挡块10接触,处于打开位,此时如果快速调整压下,贝IJ棘轮2随着蜗杆轴6空转,摆臂4由于内孔装有自润滑铜套5所以保持原位。如果在由于轧辊磨损等情况下需要丝杆向下微调,这时需要手动将棘爪8搬到工作位,棘爪8在弹簧7的作用力下与棘轮2接触,油缸9活塞杆伸出带动摆臂4转动,摆臂4上的棘爪8带动棘轮2转动,棘轮2带动蜗杆轴6 —起转动,实现压下的微量精确调整(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蜗轮减速机速比、压下丝杆的螺距、压下丝杆调整精度,大约0.05-0.1mm求出蜗杆的转动角度,从而得出油缸的行程,这样每次调整量相对固定),如果油缸一个伸出缩回循环的调整量不够可以连续进行几个循环,从而实现较大压下量的调整,调整完成后需要手动将棘爪拨到打开位,压下的精确调整结束。
【主权项】
1.一种轧机压下精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减速机转动机构连接的蜗杆轴(6),所述蜗杆轴(6)由里到外依次设有摆臂⑷、棘轮⑵以及端盖⑴;摆臂⑷上设有能够与棘轮⑵配合的棘爪(8),摆臂(4)通过销轴连接有油缸(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压下精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4)与蜗杆轴(6)之间设有自润滑铜套(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压下精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⑵与蜗杆轴(6)通过键(3)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压下精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棘爪(8)上安装有弹簧(7),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在摆臂(4)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轧机压下精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摆臂(4)上设有用于棘爪(8)限位的挡块(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机压下精调装置,包括与减速机转动机构连接的蜗杆轴,蜗杆轴由里到外依次设有摆臂、棘轮以及端盖,摆臂与蜗杆轴之间设有自润滑铜套,棘轮与蜗杆轴通过键连接;摆臂上设有能够转动的棘爪,棘爪上安装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摆臂上,摆臂上设有用于棘爪限位的挡块,工作时,手动转动棘爪到棘轮工作位,完成调整后手动转动棘爪到挡块打开位;摆臂通过销轴连接有油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动作可靠、故障点少、控制简单、易使用维护。
【IPC分类】B21B31-32
【公开号】CN204396471
【申请号】CN201420851483
【发明人】王彬生, 付文革, 黄引团, 付春婵
【申请人】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