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炉内带钢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0549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退火炉内带钢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不锈钢的辅助设施,具体涉及一种退火炉内带钢纠偏装置。
技术背景在不锈钢带材的生产中,随着现代化的带钢连续退火线机组工艺速度越来越高 (80 130m/min),对于跨度超过100米的炉区,炉内带钢发生跑偏是经常发生的,带钢在 高温、高速运行状态下跑偏会造成带钢划伤、边浪、设备损坏,甚至带钢撕裂、断带等严重后
^ ο
发明内容为了防止因带钢跑偏而造成带钢划伤、边浪、设备损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退火 炉内带钢纠偏装置。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检测装置、执行装置,检测装置设置在距纠偏 辊出口中心线1. 8米处,且可耐高温800度,执行装置包括在线辊、备用辊,在线辊、备用辊 的切换通过气缸的升降来实现,在线辊、备用辊均设置在两侧炉门上,其中一侧的炉门上设 有调整装置、电动伺服缸,电动伺服缸设置在炉门的上方,调整装置设置在炉门的下方,调 整装置由调整装置由支撑架、支撑导向架、支撑座、支撑调心轮、支撑滚轮构成,支撑架、支 撑导向架、支撑座连接为一体,支撑调心轮设置在支撑导向架上,支撑滚轮与炉门安装在一 起。检测装置为电磁感应管式检测装置,是由装有电磁感应线圈的两个耐热钢管通过 一根钢管连接为一个η形框架结构,钢带从两个钢管之间通过,在钢带边缘处的磁场凸变, 据此即可检测出钢带的边部位置。当带钢发生跑偏时,检测装置检测出带钢边部位移的位置,电动伺服缸的推杆动 作,炉辊发生水平倾斜,根据跑偏位置形成位移角,由于带钢两个边缘在在线辊上的张力不 同,可以逐渐把带钢运行到机组中心线士 IOOmm范围内,整个纠偏过程形成闭控制,始终监 测带钢位置的变化。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处理线卧式退火炉内带钢跑偏的问题,避免了带钢在高温、高 速运行状态下跑偏造成的划伤、边浪、设备损坏,甚至带钢撕裂、断带等严重后果,提高了机 组的运营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执行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中电动伺服缸未示)。图中,1、电动伺服缸,2、连接板,3、炉门,4、在线辊,5、备用辊,6、支撑调心轮,7、支 撑导向架,8、支撑滚轮,9、支撑座,10、支撑架,11、偏心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检测装置、执行装置,检测装置设置在距纠 偏辊出口中心线1. 8米处,且可耐高温800度,检测装置为电磁感应管式检测装置,是由装 有电磁感应线圈的两个耐热钢管通过一根钢管连接为一个η形框架结构,带钢从中间穿 过;执行装置包括在线辊4、备用辊5,在线辊、备用辊的切换通过气缸的升降来实现,在线 辊4、备用辊5均设置在两侧的炉门上,其中一侧的炉门3上设有调整装置、电动伺服缸1, 电动伺服缸1设置在炉门3的上方,调整装置设置在炉门3的下方,调整装置由支撑架10、 支撑导向架7、支撑座9、支撑调心轮6、支撑滚轮8构成,支撑导向架7与支撑座9通过支撑 架10焊接为一体,支撑导向架7与炉门连接,支撑导向架7上设有孔,孔内设有偏心套管, 支撑调心轮6的转轴套入偏心套管11中,支撑导向架7与炉门3连接为一体,支撑座9上 设有支撑滚轮8,支撑滚轮8通过螺栓与炉门3连接,炉门3上设有长圆形螺纹孔,通过长圆 形螺纹孔实现调整炉门3的位置。设有调整装置的炉门为摆动炉门,摆动炉门由于长时间受热易膨胀变形,支撑调 心轮通过转动轮子的转轴而调整摆动炉门的垂直度,使摆动炉门在纠偏过程中不被卡滞, 支撑调整心轮、支撑滚轮均与支撑导向架固定连接,摆动炉门纠偏动作时由支撑滚轮负载。
权利要求一种退火炉内带钢纠偏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检测装置、执行装置,检测装置设置在距纠偏辊出口中心线1.8米处,且可耐高温800度,执行装置包括在线辊、备用辊,在线辊、备用辊的切换通过气缸的升降来实现,在线辊、备用辊均设置在两侧炉门上,其中一侧的炉门上设有调整装置、电动伺服缸,电动伺服缸设置在炉门的上方,调整装置设置在炉门的下方,调整装置由调整装置由支撑架、支撑导向架、支撑座、支撑调心轮、支撑滚轮构成,支撑架、支撑导向架、支撑座连接为一体,支撑调心轮设置在支撑导向架上,支撑滚轮与炉门安装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内带钢纠偏装置,其特征是检测装置为电磁感应 管式检测装置,是由装有电磁感应线圈的两个耐热钢管通过一根钢管连接为一个η形框架 结构。
专利摘要退火炉内带钢纠偏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执行装置,检测装置设置在距纠偏辊出口中心线1.8米处,且可耐高温800度,执行装置包括在线辊、备用辊,在线辊、备用辊的切换通过气缸的升降来实现,在线辊、备用辊均设置在两侧炉门上,其中一侧的炉门上设有调整装置、电动伺服缸,电动伺服缸设置在炉门的上方,调整装置设置在炉门的下方,调整装置由调整装置由支撑架、支撑导向架、支撑座、支撑调心轮、支撑滚轮构成。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处理线卧式退火炉内带钢跑偏的问题,避免了带钢在高温、高速运行状态下跑偏造成的划伤、边浪、设备损坏,甚至带钢撕裂、断带等严重后果,提高了机组的运营效率。
文档编号C21D9/56GK201704373SQ20102017769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8日
发明者张宝林, 郭巍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