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扇形段水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10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扇形段水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铸设备上的扇形段水冷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上扇形段水冷结构主流以AVI (奥钢联)、SMS(西马克)、DaNiLi (达涅利)公司为代表,扇形段水冷结构是扇形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扇形段水冷有以下几种常见结构。AVI (奥钢联)水冷结构采用方管和封板焊接进行水冷,焊接操作空间小,难以焊接,加大了漏水的几率,加之采用方管和框架焊接后的形式进行热处理,不锈钢方管容易产生晶间腐蚀,损害方管强度,不仅对方管的使用寿命有较大的影响,更严重的是容易产生漏水现象。SMS(西马克)不用方管,直接采用圆管在支座上连通进行水冷,但对于三分段以上的辊系来说,通水量(座板厚度原因使得管径受限)和各轴承座水分配的均勻性上存在一定的问题。DaNiLi (达涅利)用接水板的形式进行水冷,同样存在通水量和各轴承座水分配的均勻性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综上所述,目前扇形段水冷结构漏水、通水量和各轴承座水分配的均勻性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各轴承座板的供水均勻性,提高轴承的寿命,降低框架的焊接难度,避免框架加工后的清渣之苦,节省装配时间,降低框架出现漏水后的返修难度的扇形段水冷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扇形段框架以及固定在该扇形段框架上的若干排轴承座板,在各轴承座板的下端均设置有固定于扇形段框架上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各轴承座板通过焊接圆管与设置在轴承座板两侧的第一水冷方管和第二水冷方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挡块的先后焊接降低了框架水冷方管的的焊接难度(去掉了单片试压过程),避免框架加工后的清渣之苦,节省装配时间;降低框架出现漏水后的返修难度(对制造厂和钢厂是一样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0014]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扇形段框架2轴承座板3第一方管4第二方管5第一挡块6第二挡块7焊
接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装配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包括扇形段框架1以及固定在该扇形段框架1上的若干排轴承座板2,在各轴承座板2的下端均设置有固定于扇形段框架1上的第一挡块5和第二挡块6,各轴承座板2通过焊接圆管7与设置在轴承座板2两侧的第一水冷方管3和第二水冷方管4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过程如下第一步将若干排轴承座板2焊接在扇形段框架1上,在各轴承座板2的下端均焊接有固定于扇形段框架1上的第一挡块5,焊后通过热处理去应力;第二步将第一水冷方管3和第二水冷方管4从上方装入、对正轴承座板2,然后通过点焊将第一方管3、第二方管4焊接在各排轴承座板2两侧的扇形段框架1上,再经坡口焊焊接第二挡块6;第三步最后装配焊接圆管7,使各排轴承座板2通过焊接圆管7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保证对各轴承座板的供水均勻性(对轴承的寿命有益),不锈钢方管不跟随框架退火,避免退火引起晶间腐蚀的损害。
权利要求1. 一种扇形段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扇形段框架(1)以及固定在该扇形段框架 (1)上的若干排轴承座板O),在各轴承座板( 的下端均设置有固定于扇形段框架(1)上的第一挡块( 和第二挡块(6),各轴承座板( 通过焊接圆管(7)与设置在轴承座板(2) 两侧的第一水冷方管( 和第二水冷方管(4)相连通。
专利摘要一种扇形段水冷结构,包括扇形段框架以及固定在该扇形段框架上的若干排轴承座板,在各轴承座板的下端均设置有固定于扇形段框架上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各轴承座板通过焊接圆管与设置在轴承座板两侧的第一水冷方管和第二水冷方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挡块的先后焊接降低了框架水冷方管的焊接难度(去掉了单片试压过程),避免框架加工后的清渣之苦,节省装配时间;降低框架出现漏水后的返修难度(对制造厂和钢厂是一样的)。
文档编号B22D11/124GK202123224SQ20112015325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3日
发明者任岐鸣, 傅昊, 史张毅, 张琨, 李建锋 申请人: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