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金属快速分离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8221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分离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金属进行快速分离的机构,能够使金属实现熔融和分离一体实现。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分离器主要是为了对包胶类器件进行快速实现塑料和金属剥离,无法实现对金属之间的分离,专利CN100515578C公开了一种金属分离器,其通过利用金属物的不同熔点对其进行快速分离,然其不足之处在于,整体体积较大,不利于集成化设计;而且驱动效率不足,运行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金属快速分离的机构,通过对料筒的支撑结构进行改变,同时利用所述中心轴与电机的配合,能够提升稳定性,而且布置紧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对金属快速分离的机构,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相连接的保温层,在所述保温层上表面形成一密闭空间,在该空间内设有料筒,在所述料筒的周边设有加热器,在所述料筒的底部设有能够支撑所述料筒的托盘,所述底座、所述保温层、所述料筒与所述托盘的中心穿设有中心轴连接,所述托盘的底面与所述保温层之间形成间隙,在所述保温层上设有流道,所述料筒的周边设有挡料板,所述中心轴连接有电机。

进一步地,在所述保温层的上表面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盖设有保温盖,所述保温盖、所述套筒与所述保温层形成所述的密闭空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径与所述保温盖的盖边相配合,所述套筒的外边与所述保温盖的外边处于一直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托盘的上表面为弧面结构,中间部位与所述料筒底面相接触,沿着两侧与所述料筒之间的间隙逐渐扩大,所述托盘与所述料筒的侧部通过固定板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轴依次穿过所述底座、所述保温层、所述托盘、所述料筒的底边,顶端通过固定套固定于所述料筒的底边,底端连接有三角盘,通过皮带与所述电机相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斜板,所述斜板的底端位于所述流道附近,顶端与所述托盘相靠近,所述斜板的高度高于所述托盘与所述保温层之间的间隙。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托盘上设有通孔。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利用电机驱动所述中心轴进行转动,能够使所述料筒进行快速转动,而且所述托盘不会对所述料筒形成干涉,使得整体运行效率较高;

2、在生产过程中,所述托盘与所述保温层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所述保温层能够保持温度的同时,能够与所述挡料板的配合将液体导入至所述出料通道内,快速排出;

3、通过将电机等布置在外部,利用内部结构的集成设计,能够提升紧凑度,缩减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用于对金属进行分离的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底座;2、保温层;3、套筒;4、料筒;5、托盘;6、挡料板;7、中心轴;8、定位套;9、斜板;10、出料通道;11、电机;12、三角盘;13、三角带;14、避震器;15、保温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用于对金属进行分离的机构,包括底座1,在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有保温层2,在所述保温层2上设有套筒3,所述套筒3的顶部盖设有保温盖15,通过在所述套筒3和所述保温盖15的外侧壁设置键,利用所述键能够将所述保温盖15与所述套筒3相连接。

在所述套筒3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径与所述保温盖15的盖边相配合,所述保温盖15与所述套筒3的外边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利用该技术手段能够用于判断所述保温盖15与所述套筒3的配合度,以便能够快速进行组装。

在所述套筒3的中部设有料筒4,所述料筒4的底部连接有托盘5,所述托盘5的顶面为弧形结构,底面为水平结构,所述托盘5的直径与所述料筒4的直径相一致,所述托盘5的顶面与所述料筒4的底部之间由中心向周边的间距逐渐扩大,所述托盘5与所述料筒4的侧部通过固定板进行固定,即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与所述料筒4的侧部伸出的凸边相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所述托盘5的底部相连接,将所述料筒4与所述托盘5连接为一体。

在所述底座1和所述保温层2的中部设有中心轴7,所述中心轴7的顶部超出所述保温层2的上表面,穿过所述托盘5,顶部稍微超出所述料筒4的底部,与所述料筒4通过固定套相固定。

结合图1,为了能够使所述中心轴7更好的与所述底板、所述保温层2相配合,还包括定位套8,所述定位套8位于所述底板的中部,顶部伸入至所述保温层2的底边,在所述定位套8的内部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中心轴7上;在所述保温层2的中心也设有轴承,与所述定位套8内的轴承处于同一中心线上,通过所述定位套8能够对所述轴承形成稳定的定位,防止中心轴7在转动的过程中与所述底板或者保温层2产生摩擦。

通过利用所述中心轴7的固定,所述托盘5的底部与所述保温层2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还包括有挡料板6,所述挡料板6位于所述料筒4、所述托盘5的外围,底部固定于所述保温层2上,在所述保温层2上设有出料通道10,所述出料通道10从所述保温层2的上表面沿着就近的侧边向外延伸,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出料通道10的附近,在所述挡料板6上还设有斜板9,所述斜板9的顶部与所述托盘5相接触,所述斜板9的高度超出所述托盘5底部与所述保温层2之间的间隙高度。

在所述底板的侧部装有电机11,所述中心轴7的底端套接有三角盘,所述三角盘与所述电机11的底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通过三角带13将所述电机11与所述三角盘12相连接,工作过程中,通过将不同的金属物料防止在所述料筒4内部,利用所述电机11从外部驱动所述中心轴127进行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料筒4进行飞速转动,在所述料筒上设有加热器,通过加热器进行加热,料筒4内的金属物受到料筒4转动以及物料之间的碰撞产生的高温共同作用下,能够快速到达熔点,从而形成熔液。

为了能够将所述料筒4内的熔液第一时间予以顺利排出,在所述料筒4上设有流道,在所述托盘5上设有通孔,料筒4上的熔液通过所述通孔向下流动,流动至所述托盘5与所述保温层2之间的间隙中,结合图1可以看出,所述斜板9能够形成对所述出料通道10流出。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述底座1的底部还装有避震器14,位于所述三角带13相对的一侧,当所述料筒4在转动过程中,所述托盘5能够形成支撑,同时由于所述托盘5的两侧与所述料筒4的间隙逐渐扩大,在料筒4转动过程中能够减少阻力,提升转速;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料筒4在转动过程中,各部位的重量不一致,通过所述避震器14能够进行有效缓冲,保证转动的平稳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