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末端淬火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618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热处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箱(1)、机体(2)、水淬网兜(3)、炉体转轴(5)、炉门(6)、涡轮蜗杆机构(7)、炉体(8)、炉体电机(9)、炉体支架(10)、主轴(11)、保护气氛入口(12)、热电偶入口(13)、末端淬火试样支架(15)、油淬网兜(17)、淬火油池(18)、控制器(19)、冷却水入口(20)、冷却水出口(21)、炉体支架电机(22);

机体(2)的下面设有冷却水箱(1),机体(2)的上面设有炉体支架电机(22)和涡轮减速器,炉体支架电机(22)与涡轮减速器连接,涡轮减速器的输出轴与主轴(11)连接,主轴(11)通过法兰盘与炉体支架(10)连接;炉体支架(10)通过轴承与轴承座与炉体转轴(5)连接,炉体转轴(5)位于炉体(8)的两侧,炉体转轴(5)与炉体(8)为一个整体,炉体支架电机(22)带动炉体(8)沿主轴(11)在水平面上转动;炉体转轴(5)上安装有蜗轮蜗杆机构(7),蜗轮蜗杆机构(7)中的蜗杆与炉体电机(9)连接,通过炉体电机(9)带动炉体(8)在竖直方向上转动;机体(2)上分别设有水淬网兜(3)、末端淬火试样支架(15)、淬火油池(18),水淬网兜(3)、末端淬火试样支架(15)、淬火油池(18)分布在以主轴(11)为圆心,主轴(11)与炉体转轴(5)垂直距离为半径的圆周上;

炉体(8)的前端设有炉门(6),后端有热电偶入口(13)与保护气氛入口(12),热电偶通过热电偶入口(13)插入炉体内部,保护气氛存储装置通过保护气氛入口(12)与炉体连通;水箱(1)设置冷却水入口(20)、冷却水出口(21)、冷却水入口(20)、冷却水出口(21)通过管道与外部循环水冷却系统连接;

所述控制器(19)控制炉体(8)内温度、保温时间以及炉体(8)的运动,同时还控制冷却水和保护气体的通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处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8)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多个炉体的放置方式为环形或并列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热处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8)包括炉外壳、保温层、耐火层、炉胆,炉外壳的内部设有耐火层,耐火层和炉外壳之间设有保温层;炉胆固定于炉体的中部,炉胆上装有发热体,发热体通过电源接线端子与电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处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淬网兜(3)下端放置在冷却水箱(1)水平面以下位置,其要求为淬火试样落入水淬网兜(3)后全部浸泡于淬火液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处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淬火油池(18)内放置油淬网兜(17),淬火油池(18)下端放置在冷却水箱(1)水平面以下位置,其要求为淬火油池(18)油平面低于冷却水箱(1)水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热处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更换淬火油池(18)内的冷却介质油可实现不同冷却介质淬火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处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机体(2)上设有水淬顶杆(4)、末端淬火顶杆(14),油淬顶杆(16),水淬顶杆(4)位于水淬网兜(3)的上面,末端淬火顶杆(14)位于末端淬火试样支架(15)的上面,油淬顶杆(16)位于淬火油池(18)的上面,水淬顶杆(4)、末端淬火顶杆(14),油淬顶杆(16)上均设有位置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处理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末端淬火试样支架(15)下端依据GB235—2006《钢淬透性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要求设置淬火液喷水口,喷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分流器,分流入水口接于冷却水入口(20),调节分流器可使淬火液流量达到标准规定。

9.根据权利要求1、2、4、5、7、8任意一项所述热处理实验装置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装置用于水淬处理、油淬处理、末端淬火处理、正火处理、退火处理、固溶处理、时效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热处理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装入试样,通入保护气氛,对炉体(8)进行升温,当到达设定温度后进行保温,保温结束后,炉体支架电机(22)带动炉体(8)转动到相应的处理工位后,炉体电机(9)带动炉体(8)向下转动90度,此时,打开炉门,工件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相应的处理工位,然后炉体电机(9)带动炉体(8)反向转动90度,使炉体(8)回到原来的位置,完成热处理过程。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