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46560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镁合金具有比模量和比强度高、减震且易于成型加工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工程材料。然而镁合金耐蚀和耐磨性能差、硬度低,限制了镁合金的使用范围,因此,研制耐蚀和耐磨性能强、硬度高的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已成为镁合金的重要发展方向。

镁合金复合材料在铸造成型加工过程中离不开搅拌,传统的机械搅拌不仅难以使增强相分布均匀,而且还会造成表面质量差、皮下气孔严重、成分偏析大等不足。利用电磁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使镁合金复合材料熔体处于准失重状态,从而使增强体颗粒在熔体中分布均匀。此外,浇铸后对铸锭施加电场,可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

纳米SiC颗粒目前广泛应用于铝合金等金属基复合材料中最为增强体,提高了金属基体材料的性能。将纳米SiC颗粒添加到镁合金中,能提高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但是纳米SiC颗粒在镁合金中的应用较少,主要原因是镁较为活泼,纳米SiC颗粒与镁会发生界面反应,导致颗粒增强效果减弱。

此外,传统加工镁合金存在强度偏低、延展性小、耐磨性能差,疲劳寿命短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发明主要解决传统镁合金耐磨性能差,硬度低,强韧性差的问题。

一种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其中化学成分及质量分数为:铝:12-15 wt.%、锌:2-4 wt.%、锰:1-3 wt.%、钕:0.5-1.0 wt.%、铈:0.5-1.0 wt.%、镍包覆纳米SiC颗粒:4.0-5.0 wt. %,余量为镁;所述镍包覆纳米SiC颗粒直径为50-70 nm。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铝、锌、锰、钕、铈、镁按比例混合,经熔融后得镁合金熔体,在镁合金熔体中加入镍包覆纳米SiC颗粒,同时施加电磁场,电磁模拟微重力使镍包覆纳米SiC颗粒在熔体中均匀分散,浇铸后对铸锭施加电场细化晶粒,最后对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进行等径角挤压变形。

所述铝、锌、锰、钕、铈、镁、镍包覆纳米SiC颗粒的用量比例为:铝:12-15 wt.%、锌:2-4 wt.%、锰:1-3 wt.%、钕:0.5-1.0 wt.%、铈:0.5-1.0 wt.%、镍包覆纳米SiC颗粒:4.0-5.0 wt. %,余量为镁。

所述电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0.6-0.8 T,励磁电流为40-60 A。

所述浇注温度为840-920℃。

所述电场的电流密度为1500-3000 A/cm2,频率为1200-2500 Hz,脉冲宽度为40-80μs。

所述等径角挤压模具内角Φ=120°-140°,挤压前镁合金复合材料铸锭加热至150-250℃。

电磁模拟微重力场的作用机制:

普通条件下,纳米SiC颗粒在镁合金熔体中会发生偏聚现象,降低颗粒增强效果。镁合金熔体在电磁场中会产生电磁容积力,作用于熔体的单元体上,对重力有抵消的效果。纳米 SiC 颗粒作为弥散粒子分布在基体中,经金属包覆后,可受电磁场作用,并改善界面结合质量。通过调整磁感应强度和电流密度,使SiC 颗粒和基体的电磁容积力相等,从而使熔体整体处于微重力状态,实现纳米 SiC 颗粒的均匀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制备的镁合金复合材料,在镁合金中添加镍包覆纳米SiC颗粒,使用电磁场+电场+等径角挤压变形加工方法制备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该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中钕元素具有弥散强化作用,形成金属化合物可阻止晶界滑移;铈元素可改善合金组织,细化晶粒;电磁模拟微重力场可使镍包覆纳米SiC颗粒在熔体中分散均匀;电场可增加熔体的过冷度,降低形核势垒,使得晶粒细化;等径角挤压变形可以进一步细化晶粒,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化学成分为,铝:12.0 %、锌:2.1 %、锰:1.2 %、钕:0.5 %、铈:0.5 %、余量为镁。在熔融的镁合金材料中加入直径为55 nm镍包覆纳米SiC颗粒,添加量为4.0 wt. %,加入电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0.6 T,励磁电流为40 A。浇铸后对铸锭施加电场细化晶粒,浇注温度840 ℃,电场的电流密度为1600 A/cm2,频率为1200 Hz,脉冲宽度为45μs。然后对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进行等径角挤压变形,等径角挤压模具内角Φ=120°。

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铸造的镁合金相比,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285MPa,屈服强度达到97 MPa,伸长率达到12%,布氏硬度达到92,磨损量为0.36%。

实施例2

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化学成分为,铝:13.0 %、锌:2.4 %、锰:1.5 %、钕:0.6 %、铈:0.7 %、余量为镁。在熔融的镁合金材料中加入直径为60 nm的镍包覆纳米SiC颗粒,添加量为4.5 wt. %,加入电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0.7 T,励磁电流为43 A。浇铸后对铸锭施加电场细化晶粒,浇注温度870 ℃,电场的电流密度为1800 A/cm2,频率为1600 Hz,脉冲宽度为50μs。然后对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进行等径角挤压变形,等径角挤压模具内角Φ=130°。

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铸造的镁合金相比,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抗拉强度达到291MPa,屈服强度达到104 MPa,伸长率达到13%,布氏硬度达到95,磨损量为0.30%。

实施例3

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化学成分为,铝:14.0 %、锌:3.3 %、锰:2.0 %、钕:0.7 %、铈:0.7 %、余量为镁。在熔融的镁合金材料中加入直径为65 nm的镍包覆纳米SiC颗粒,添加量为4.5 wt. %,加入电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0.75 T,励磁电流为52 A。浇铸后对铸锭施加电场细化晶粒,浇注温度900 ℃,电场的电流密度为2200 A/cm2,频率为1300 Hz,脉冲宽度为64μs。然后对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进行等径角挤压,等径角挤压模具内角Φ=135°。

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铸造的镁合金相比,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抗拉强度达到304MPa,屈服强度达到112 MPa,伸长率达到15 %,布氏硬度达到103,磨损量为0.28%。

实施例4

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化学成分为,铝:14.0 %、锌:3.5%、锰:2.4 %、钕:0.9 %、铈:0.8 %、余量为镁。在熔融的镁合金材料中加入直径为62 nm的镍包覆纳米SiC颗粒,添加量为5.0 wt. %,加入电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0.8 T,励磁电流为58 A。浇铸后对铸锭施加电场细化晶粒,浇注温度900 ℃,电场的电流密度为2500 A/cm2,频率为2400 Hz,脉冲宽度为70μs。然后对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进行等径角挤压变形,等径角挤压模具内角Φ=130°。

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铸造的镁合金相比,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310MPa,屈服强度达到119 MPa,伸长率达到15%,布氏硬度达到108,磨损量为0.24%。

实施例5

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化学成分为,铝:15.0 %、锌:3.8 %、锰:2.8 %、钕:1.0 %、铈:1.0 %、余量为镁。在熔融的镁合金材料中加入直径为59 nm镍包覆纳米SiC颗粒,添加量为5.0 wt. %,加入电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0.6 T,励磁电流为45 A。浇铸后对铸锭施加电场细化晶粒,浇注温度920 ℃,电场的电流密度为2800 A/cm2,频率为1900 Hz,脉冲宽度为57μs。然后对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进行等径角挤压变形,等径角挤压模具内角Φ=130°。

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铸造镁合金相比,新型镁合金复合材料抗拉强度达到324MPa,屈服强度达到121 MPa,伸长率达到16%,布氏硬度达到112,磨损量为0.0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