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气氛快速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3696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控溅射靶材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气氛快速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磁控溅射靶材是半导体行业的关键材料,用于电路互连、器件中栅极、内引线材料、肖特基势垒接触的制作以及背面金属化。随着芯片微型化、高密度化、高速化、高可靠化和系统集成化,对磁控溅射靶材的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靶材表面轻微的氧化,都会对产品质量造成重大影响。目前靶材在成型后,必须经过清洗、烘干、冷却及包装四个步骤,将靶材处理干净并进行保护。清洗是将表面杂质去除干净,通过加热烘干去除水分,冷却到室温后才能进行最后的真空包装。由于某些金属在空气中易于氧化,因此烘干后的靶材不能直接在大气中冷却,较高的温度会造成靶材表面氧化,影响产品质量。目前采用的方式是在真空环境下冷却,或放入氮气柜中冷却。前者虽然可以保证靶材在冷却过程不接触到氧气,从而避免氧化,但由于真空下无法进行对流传热,导致冷却时间很长,非常影响生产效率;后者通过不断往氮气柜中充入氮气,保证柜子氧气含量低,但在放入靶材的过程,不可避免的会混入氧气,从而造成轻微氧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保护气氛快速冷却装置,包括箱体1、密封圈2、真空泵接口3、惰性气体接口4、空气接口5、箱门6、空调蒸发器7以及空调蒸发器外罩8;所述密封圈2设置于箱体1开口处的密封槽内,在箱体1背面下方并排设置真空泵接口3、惰性气体接口4与空气接口5,箱门6通过铰链与箱体1连接,空调蒸发器7设置在箱体1内侧底部中央,空调蒸发器外罩8设置于调蒸发器7外部以及箱体1内部。

所述密封圈2用于在箱门6关闭后保证箱体1密封。

所述真空泵接口3与外界真空泵相连,用于将箱内1中的空气抽空;所述惰性气体接口4与外界惰性气体钢瓶连接,用于将惰性气体充入箱体1中;所述空气接口5用于在抽真空后将外界空气放入箱体1;在三个接口外均设有阀门,用于控制接口的开闭。

所述空调蒸发器7设有风扇,空调蒸发器7与外界空调压缩机相连,用于强制冷却箱体1内的空气或惰性气体,空调蒸发器的控制电线和铜管从箱体引出,并在开口处进行密封处理,防止空气漏入。

所述空调蒸发器外罩8由具有网眼结构的不锈钢材质制成,用于有效的保证箱体1内气体的流通,同时可做为磁控溅射靶材的放置平台,空调蒸发器外罩8顶端为平面,并附有耐热洁净的软性材料,避免靶材底面划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具有抽真空及冲惰性气体的功能,可以确保产品不被氧化,。本实用新型由于具有抽真空功能,可以将空气抽空,避免靶材在冷却过程中接触氧气而被氧化,充入惰性气体后,可以使磁控溅射靶材在冷却过程始终处于惰性气体的保护气氛中,确保产品不被氧化。

(2)具有强制冷却功能,可以快速高效的使产品降温,提高生产效率。相对于传统的真空冷却方式,本实用新型由于充入了惰性气体,可以确保对流传热,大大提高了传热效率,同时采用空调强制冷却,可以迅速将热量带走,使靶材迅速冷却,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使靶材的冷却效率也优于氮气柜。

(3)结构简单,适用性强,可以满足多种靶材产品的冷却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保护气氛快速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2-密封圈,3-真空泵接口,4-惰性气体接口,5-空气接口,6-箱门,7-空调蒸发器,8-空调蒸发器外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1为保护气氛快速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箱体1、密封圈2、真空泵接口3、惰性气体接口4、空气接口5、箱门6、空调蒸发器7以及空调蒸发器外罩8。在箱体1开口处设有密封槽,并装有密封圈2,在箱体1背面下方分别并排设置真空泵接口3、惰性气体接口4与空气接口5,三个接口外均设有阀门,用于控制接口的开闭,箱门6通过铰链与箱体1连接,在箱体1底部中央安装带有风扇的空调蒸发器7,空调蒸发器7的控制电线和铜管引出箱体,在开口处进行密封处理,防止空气漏入。在空调蒸发器7外侧安装侧面带有网眼结构的不锈钢外罩8,外罩8顶端为平面,并附上耐热洁净的软性材料,避免靶材底面划伤。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方法如下:首先将真空接口与真空系统连接,将惰性气体接口与惰性气体钢瓶连接,将空调蒸发器与空调压缩机连接。然后将靶材放入箱体,关闭箱门并锁紧,打开真空泵接口的阀门,启动真空泵将箱体内的空气抽出;关闭真空泵接口的阀门,打开惰性气体接口阀门,充入惰性气体;待充满后,启动空调系统,对箱体内的气体进行强制冷却,通过对流方式,带走磁控溅射靶材的热量,达到快速冷却的效果。

此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