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钢曲轴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7410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锻钢曲轴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曲轴受到旋转质量的离心力、周期变化的气体惯性力和往复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使曲轴承受弯曲扭转载荷的作用。因此要求曲轴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轴颈表面需耐磨、工作均匀、平衡性好。

目前曲轴在制造过程中,会出现过热现象,过热会导致曲轴耐冲击能力不足,这样的曲轴就是残次品,无法应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这种过热并不能经过反复的热处理消失,因此有必要对制造工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锻钢曲轴的制造工艺,以解决现有曲轴在制造过程中过热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锻钢曲轴的制造工艺,包括下料、锻造步骤,还包括正火、粗加工、表面淬火、回火、精加工,所述正火步骤中,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保温2-3h后进行第一次匀速降温,降温到560℃后,进行第二次匀速降温,第一次匀速降温速度小于第二次匀速降温速度。

第一次匀速降温速度为3-5℃/min。

第二次匀速降温速度为8-10℃/min。

第二次匀速降温之前还包括保温步骤,保温时间为50min-1.5h。

保温时间为50min-1h。

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在于:将正火工艺步骤进行调整,控制其工艺过程中,特别是冷却降温过程,现有技术的冷却就是普通冷却,即直接将曲轴的温度降低到合适的水平,这样就无法保证曲轴上的热量能够充分的散发出来,本发明将降温控制为2个阶段,能够使得降温缓慢而充分,避免过热的情况出现。

第一次匀速降温和第二次匀速降温速度的控制能够平衡曲轴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量流失速率,并且在第二次匀速降温之前设置保温步骤,能够进一步帮助平衡曲轴微观晶粒的作用力,提升平衡曲轴的耐冲击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调整正火工艺,能够充分散发曲轴在正火过程中的过多热量,提高曲轴的耐冲击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锻钢曲轴的制造工艺,包括下料、锻造步骤,还包括正火、粗加工、表面淬火、回火、精加工,所述正火步骤中,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保温2-3h后进行第一次匀速降温,降温到560℃后,进行第二次匀速降温,第一次匀速降温速度小于第二次匀速降温速度。

第一次匀速降温速度为3℃/min。

第二次匀速降温速度为8℃/min。

实施例2

一种锻钢曲轴的制造工艺,包括下料、锻造步骤,还包括正火、粗加工、表面淬火、回火、精加工,所述正火步骤中,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保温2-3h后进行第一次匀速降温,降温到560℃后,进行第二次匀速降温,第一次匀速降温速度小于第二次匀速降温速度。

第一次匀速降温速度为5℃/min。

第二次匀速降温速度为10℃/min。

第二次匀速降温之前还包括保温步骤,保温时间为50min。

实施例3

一种锻钢曲轴的制造工艺,包括下料、锻造步骤,还包括正火、粗加工、表面淬火、回火、精加工,所述正火步骤中,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保温2-3h后进行第一次匀速降温,降温到560℃后,进行第二次匀速降温,第一次匀速降温速度小于第二次匀速降温速度。

第一次匀速降温速度为4℃/min。

第二次匀速降温速度为9℃/min。

第二次匀速降温之前还包括保温步骤,保温时间为1.5h。

实施例4

一种锻钢曲轴的制造工艺,包括下料、锻造步骤,还包括正火、粗加工、表面淬火、回火、精加工,所述正火步骤中,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保温2-3h后进行第一次匀速降温,降温到560℃后,进行第二次匀速降温,第一次匀速降温速度小于第二次匀速降温速度。

第一次匀速降温速度为5℃/min。

第二次匀速降温速度为10℃/min。

第二次匀速降温之前还包括保温步骤,保温时间为1.0h。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锻钢曲轴的制造工艺,包括下料、锻造步骤,还包括正火、粗加工、表面淬火、回火、精加工,所述正火步骤中,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保温2‑3h后进行第一次匀速降温,降温到560℃后,进行第二次匀速降温,第一次匀速降温速度小于第二次匀速降温速度。本发明通过调整正火工艺,能够充分散发曲轴在正火过程中的过多热量,提高曲轴的耐冲击力。

技术研发人员:吴光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亨通兆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9
技术公布日:2017.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