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管自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2171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管自动抛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圆管自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圆管在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是极为常见的材料。金属圆管的生产中需要对圆管进行抛光,传统的圆管抛光工艺中均是采用人工进行抛光,效率低下且生产成本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自动抛光的圆管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抛光效率高、可极大减少生产成本的圆管自动抛光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管自动抛光装置,包括砂轮和4个抛光电机30,所述的砂轮包括粗砂轮41、中砂轮42、中细砂轮43和细砂轮44,所述的粗砂轮41、中砂轮42、中细砂轮43和细砂轮44分别由4个抛光电机30驱动,还包括有4个塑胶轮50,所述的4个塑胶轮50分别与粗砂轮41、中砂轮42、中细砂轮43和细砂轮44一一对应,所述的塑胶轮50设置有5-10°斜角的斜面,塑胶轮50由驱动电机80驱动,塑胶轮50的运转方向与粗砂轮41、中砂轮42、中细砂轮43和细砂轮44的运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的抛光电机30安装在滑动轨道90上,所述的抛光电机30与砂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的滑动轨道90通过调节抛光电机30与砂轮的相对位置调节皮带的松紧。

进一步的,所述的砂轮安装在平衡器31上,所述的抛光电机30通过平衡器31分别连接砂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左右位置固定板60和支撑板70,所述的左右位置固定板60由两块平行设置的板组成,由左右支撑组件61支撑;所述的支撑板70由一块板组成,设置在左右位置固定板60之间的下部,支撑板70由高度支撑组件71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右支撑组件61可用于调节两块板之间的宽度以及两块板的高度;所述的高度支撑组件71可调节支撑板70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抛光电机30和驱动电机80均与控制装置20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20设置在支架10上。

本实用新型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圆管自动抛光装置,该抛光装置设置有四个表面粗细不一的砂轮,依次对圆管进行抛光达到需要的抛光效果,由于设置有塑胶轮,使得抛光过程可以自动对圆管往前输送,避免了采用人工送料的工序,另外,还设置有左右位置固定板和支撑板,使圆管在抛光过程中不会弹跳,抛光效果好。本实用新型极大的提高了圆管的抛光效率,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圆管自动抛光装置,包括砂轮和4个抛光电机30,所述的砂轮包括粗砂轮41、中砂轮42、中细砂轮43和细砂轮44,所述的粗砂轮41、中砂轮42、中细砂轮43和细砂轮44分别由4个抛光电机30驱动,还包括有4个塑胶轮50,所述的4个塑胶轮50分别与粗砂轮41、中砂轮42、中细砂轮43和细砂轮44一一对应,所述的塑胶轮50设置有5-10°斜角的斜面,塑胶轮50由驱动电机80驱动,塑胶轮50的运转方向与粗砂轮41、中砂轮42、中细砂轮43和细砂轮44的运转方向相反。需要抛光时,将圆管置于砂轮与塑胶轮50之间,分别通过粗砂轮41、中砂轮42、中细砂轮43和细砂轮44对圆管表面进行抛光,塑胶轮50设置有5-10°斜角的斜面,可在圆管抛光的过程中对圆管往前输送。抛光电机30带动砂轮滚动,驱动电机80带动塑胶轮50转动,砂轮与塑胶轮50的转动方向相反。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抛光电机30安装在滑动轨道90上,所述的抛光电机30与砂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的滑动轨道90通过调节抛光电机30与砂轮的相对位置调节皮带的松紧。而且需要更换皮带时也可通过滑动抛光电机30,来减少皮带的张力,快速实现皮带的更换。

实施例3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砂轮安装在平衡器31上,所述的抛光电机30通过平衡器31分别连接砂轮。平衡器31的作用在于避免使抛光电机30拉动砂轮的时候砂轮偏移。

实施例4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左右位置固定板60和支撑板70,所述的左右位置固定板60由两块平行设置的板组成,由左右支撑组件61支撑;所述的支撑板70由一块板组成,设置在左右位置固定板60之间的下部,支撑板70由高度支撑组件71支撑。左右位置固定板60的作用在于将圆管固定在砂轮与塑胶轮50之间,这样使抛光效果更好。支撑板70的作用在于对圆管进行支撑,托住圆管使其不掉落。

实施例5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抛光电机30和驱动电机80均与控制装置20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20设置在支架10上。控制装置20控制抛光电机30和驱动电机80的运转。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对以上各构件所做的变形、替换等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