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材去毛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1586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型材去毛刺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型材去毛刺机。



背景技术:

型材经过锯床分段后,型材端面会留下金属毛刺,金属毛刺极容易伤人,造成人身事故,且又影响外型美观,任何一个机械产品上都是不允许有金属毛刺的.最早方法是操作人员手持型材且型材打磨时要转动一周,在高速旋转的铜丝轮上打磨型材的端面和四周,来去除型材毛刺。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加工方式中,操作人员间歇打磨工作,一根打好后,再打另一根,工作效率低。

操作人员手持型材且作一周转动,除型材本身的自身重力,还有附加打磨型材磨擦力,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高。操作人员距高速旋转的铜丝近,易发生安全事故,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安全性强的型材去毛刺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型材去毛刺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机架、型材输送机构和毛刺去除机构,所述型材输送机构和毛刺去除机构分别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型材输送机构位于机架内部,所述毛刺去除机构位于机架的一侧,所述型材输送机构和毛刺去除机构相对设置,所述毛刺去除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旋转链条、旋转轴、铜丝轮和铜丝轮驱动电机,所述铜丝轮和铜丝轮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与铜丝轮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通过旋转链条与旋转电机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型材输送机构包括滑差调速电机、减速箱、两条输送链条、输送链轮和随行快速夹具,所述两条输送链条与输送链轮啮合,所述输送链轮与减速箱传动连接,所述减速箱与滑差调速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随行快速夹具与输送链条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毛刺去除机构中的铜丝轮驱动电机和旋转电机传动带动铜丝轮能够同时做环绕型材的转动和自身的旋转,从而能够实现自动去除毛刺。此外,采用随行快速夹具夹紧夹住型材,型材会自动连续通过高速旋转且作慢速周转的的铜丝轮,型材毛刺去除完成后,从带附件输送链上自动脱落,滑向下面的工作台,等待集体包装运输,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和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披露了一种型材去毛刺机,包括机架1、型材输送机构2和毛刺去除机构3,型材输送机构2和毛刺去除机构3分别与机架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型材输送机构2位于机架1内部,毛刺去除机构3位于机架1的一侧,型材输送机构2和毛刺去除机构3相对设置。其中型材输送机构2通过滚动带动型材,毛刺去除机构3用于通过铜丝轮打磨型材去除毛刺。

毛刺去除机构3包括旋转电机31、旋转链条32、旋转轴33、铜丝轮34和铜丝轮驱动电机35,其中铜丝轮34被铜丝轮驱动电机35带动旋转,而旋转电机31则通过旋转链条32和旋转轴33驱动铜丝轮34和铜丝轮驱动电机35做环绕型材的转动。铜丝轮34和铜丝轮驱动电机35传动连接,旋转轴33与铜丝轮驱动电机3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可行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固定架进行固定。旋转轴33通过旋转链条32与旋转电机31传动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铜丝轮34能够同时做自身转动进行打磨毛刺,并且能够同时做环绕型材的旋转,从而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进行操作,安全性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低。并且通过机器自动完成,加工方便、效率高。

型材输送机构2包括滑差调速电机21、减速箱22、两条输送链条23、输送链轮24和随行快速夹具25,两条输送链条23与输送链轮啮合24,输送链轮24与减速箱22传动连接,减速箱22与滑差调速电机21传动连接,随行快速夹具25与输送链条2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可行的,随行快速夹具25采用办开式的,当其转动到侧边时,放置在随行快速夹具25上的型材会自动滑落,通过在设备下方设置收料盘即可实现自动加工,快捷方便。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