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异径管的内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1039发布日期:2018-06-19 19:3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异径管的内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抛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异径管的内抛光机。



背景技术:

异径管又称大小头。化工管件之一,用于两种不同管径的管子的连接。又分为同心大小头和偏心大小头。随着工业化社会不断的发展,对于异径管的需求不断提高,异径管的加工设备逐步增多,目前还没有专门用来对异径管进行内抛光的设备。

目前异径管的内部抛光工艺,是将异径管通过夹具固定,在通过手动使用砂轮或砂纸进行抛光,这种抛光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需要手动对异径管的内部进行打磨抛光,浪费人力,产生的粉尘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2、抛光效率低下,每次只能对单个异径管内部进行抛光,抛光速度受工作人员熟练度影响;3、抛光质量无法控制,抛光质量受操作人员抛光经验影响。

因此,设计一种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保证抛光质量,用机器替代人工的全自动异径管的内抛光机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工作效率高,保证抛光质量,用机器替代人工的全自动异径管的内抛光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异径管的内抛光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抛光移动装置与管件角度调节装置,抛光移动装置上设置有抛光装置与第一驱动装置,管件角度调节装置上设置有管件夹持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抛光装置与第一驱动装置相配合,管件夹持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相配合,抛光装置与管件夹持装置相配合。

所述的抛光移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的顶部的X轴直线滑台,X轴直线滑台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电机,X轴直线滑台的滑块上设置有Y轴直线滑台,Y轴直线滑台与X轴直线滑台相垂直,Y轴直线滑台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电机,Y轴直线滑台上设置有抛光支撑台,第一电机与X轴直线滑台配合连接,第二电机与Y轴直线滑台配合连接。

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三电机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第三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抛光支撑台的顶部,电机支架一侧的抛光支撑台顶部设置有润滑油箱体,润滑油箱体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外侧套装有滚珠轴承,滚珠轴承与润滑油箱体相连,滚珠轴承的外侧的第一传动轴上套装有油封,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皮带轮,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抛光装置相连接,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配合连接。

所述的抛光装置包括抛光杆,抛光杆的一端设置有刚性联轴器,抛光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抛光砂轮,刚性联轴器与抛光杆连接成一体结构,刚性联轴器套装在第一传动轴的端部,抛光砂轮与抛光杆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管件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圆弧形通孔与设置在机架一侧的第二传动轴,圆弧形通孔的一侧设置有角度尺,圆弧形通孔的上方设置有夹具支撑台,夹具支撑台的底部两侧垂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下部设置有摆动支架,摆动支架中部可转动连接有摆动块,摆动块上设置有内螺纹孔,摆动块内部配合设置有丝杠,第二传动轴的一端通过万向联轴器与丝杠相连接,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手轮,连接杆的上部套装有角度锁紧板,角度锁紧板上设置有丝杆,该丝杆穿过圆弧形通孔与夹具支撑台相连接。

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杆端部的固定板与设置在夹具支撑台顶部的传动箱体,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支板与支板调节丝杆,电机支板的底部设置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上设置有第三皮带轮,支板调节丝杆与固定板的底部相铰接,电机支板的一端与固定板的底部相铰接,电机支板另一端与支板调节丝杆相连接,传动箱体上设置有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四皮带轮,第三传动轴的另一端设置有夹具固定法兰,夹具固定法兰与管件夹持装置相连接。

所述的管件夹持装置包括与固定法兰相连接的夹具底座,夹具底座上设置有夹具盖体,夹具底座与夹具盖体内部是与异径管相配合的形状,夹具底座与夹具盖体的内侧外端均设置有圆弧形结构的卡台,夹具盖体的一侧与夹具底座的一侧相铰接,夹具盖体与夹具底座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螺栓卡槽与羊角螺栓,羊角螺栓与夹具底座相铰接,螺栓卡槽与夹具盖体为一体结构,羊角螺栓与螺栓卡槽相配合。

所述的电机支架顶部一侧设置有电机调节丝杆,所述的第三电机通过电机固定座与电机支架活动连接,电机调节丝杆与电机固定座配合连接。

所述的润滑油箱体上均匀设置有三个第一传动轴,润滑油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涨紧支撑板,涨紧支撑板上设置有皮带涨紧轮。

所述的传动箱体上均匀设置有三个第三传动轴,第四皮带轮下方的传动箱体上设置有第二皮带涨紧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机器替代人工对异径管的内径抛光,节省人力,避免工作过程中粉尘对操作人员的侵害;

2、设计合理,抛光效率高,每次可以对多个异径管进行同步抛光,实现了全自动抛光工艺,抛光速度稳定,单次抛光速度快;

3、通过伺服电机精确控制抛光装置的位置和速度,调节夹具角度使异径管的内壁与抛光砂轮表面相平行,保证抛光质量的稳定;

4、管件夹持装置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尺寸进行更换,适用于多种规格的异径管内部抛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中管件角度调节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润滑油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管件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角度锁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用来更加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而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7所示的一种全自动异径管的内抛光机,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抛光移动装置2与管件角度调节装置3,抛光移动装置上2设置有抛光装置4与第一驱动装置5,管件角度调节装置3上设置有管件夹持装置6与第二驱动装置7,抛光装置4与第一驱动装置5相配合,管件夹持装置6与第二驱动装置7相配合,抛光装置4与管件夹持装置6相配合。

所述的抛光移动装置2,包括设置于机架1的顶部的X轴直线滑台201,X轴直线滑台20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电机202,X轴直线滑台201的滑块上设置有Y轴直线滑台203,Y轴直线滑台203与X轴直线滑台201相垂直,Y轴直线滑台203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电机204,Y轴直线滑台203上设置有抛光支撑台205,第一电机202与X轴直线滑台201配合连接,第二电机204与Y轴直线滑台203配合连接。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5包括第三电机501,第三电机501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505,第三电机501通过电机支架502固定在抛光支撑台205的顶部,电机支架502一侧的抛光支撑台205顶部设置有润滑油箱体503,润滑油箱体503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轴504,第一传动轴504外侧套装有滚珠轴承507,滚珠轴承507与润滑油箱体503相连,滚珠轴承507的外侧的第一传动轴504上套装有油封508,第一传动轴50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皮带轮506,第一传动轴504的另一端与抛光装置4相连接,第一皮带轮505与第二皮带轮506之间配合连接。所述的抛光装置4包括抛光杆401,抛光杆401的一端设置有刚性联轴器403,抛光杆40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抛光砂轮402,刚性联轴器403与抛光杆401连接成一体结构,刚性联轴器403套装在第一传动轴504的端部,抛光砂轮402与抛光杆401可拆卸连接。所述的管件角度调节装置3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圆弧形通孔301与设置在机架1一侧的第二传动轴307,圆弧形通孔301的一侧设置有角度尺310,圆弧形通孔301的上方设置有夹具支撑台302,夹具支撑台302的底部两侧垂直设置有连接杆303,连接杆303的下部设置有摆动支架304,摆动支架304中部可转动连接有摆动块305,摆动块305上设置有内螺纹孔,摆动块305内部配合设置有丝杠306,第二传动轴307的一端通过万向联轴器308与丝杠306相连接,第二传动轴307的另一端设置有手轮309,连接杆303的上部套装有角度锁紧板311,角度锁紧板311上设置有丝杆,该丝杆穿过圆弧形通孔301与夹具支撑台302相连接。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7包括设置在连接杆303端部的固定板701与设置在夹具支撑台302顶部的传动箱体706,固定板701的底部设置有电机支板702与支板调节丝杆703,电机支板702的底部设置有第四电机704,第四电机704上设置有第三皮带轮705,支板调节丝杆703与固定板701的底部相铰接,电机支板702的一端与固定板701的底部相铰接,电机支板702另一端与支板调节丝杆703相连接,传动箱体706上设置有第三传动轴707,第三传动轴707的一端设置有第四皮带轮708,第三传动轴707的另一端设置有夹具固定法兰709,夹具固定法兰709与管件夹持装置6相连接。所述的管件夹持装置6包括与固定法兰709相连接的夹具底座601,夹具底座601上设置有夹具盖体602,夹具底座601与夹具盖体602内部是与异径管相配合的形状,夹具底座601与夹具盖体602的内侧外端均设置有圆弧形结构的卡台605,夹具盖体602的一侧与夹具底座601的一侧相铰接,夹具盖体602与夹具底座601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螺栓卡槽603与羊角螺栓604,羊角螺栓604与夹具底座601相铰接,螺栓卡槽603与夹具盖体602为一体结构,羊角螺栓604与螺栓卡槽603相配合。所述的电机支架502顶部一侧设置有电机调节丝杆511,所述的第三电机501通过电机固定座512与电机支架502活动连接,电机调节丝杆511与电机固定座512配合连接。所述的润滑油箱体503上均匀设置有三个第一传动轴504,润滑油箱体503的顶部设置有涨紧支撑板510,涨紧支撑板510上设置有皮带涨紧轮509。所述的传动箱体706上均匀设置有三个第三传动轴707,第四皮带轮708下方的传动箱体706上设置有第二皮带涨紧轮710。

在本实施例中,抛光装置4与管件夹持装置6相对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抛光移动装置2中的Y轴直线滑台203用来调节抛光砂轮402与管件夹持装置6内部异径管内壁之间的距离,X轴直线滑台201用来带动抛光装置4在异径管内的抛光长度与抛光速度,第一电机202通过联轴器与X轴直线滑台201相连接,第二电机204通过联轴器与Y轴直线滑台203相连接,抛光支撑台205通过螺栓固定在Y轴直线滑台203的上部。电机支架502为L型结构,底部通过螺栓与抛光支撑台205固定,电机支架502上设置有条形通孔,第三电机501固定在电机固定座512上,电机固定座512通过螺栓固定在该条形通孔上,电机固定座512与电机调节丝杆511配合,电机调节丝杆511固定在电机支架502的底部,通过转动电机调节丝杆511可以提升或降低第三电机501从而调节第一皮带轮505上的传动带的松紧。润滑油箱体503内部填充润滑油,起到减小滚珠轴承507的摩擦力和降温的作用。油封508的外侧设置有法兰盘固定在润滑油箱体503的外侧。第一传动轴504的一端成锥度,刚性联轴器403套装在该端部,刚性联轴器403与抛光杆401为一体结构,抛光砂轮402通过螺栓与抛光杆401固定。角度锁紧板311上设置的圆形通孔内设置有连接杆303,角度锁紧板311可在连接杆303外侧滑动。第二传动轴307通过轴承与机架1的侧壁连接,摇动手轮309转动丝杠306,带动摆动块305及摆动支架304移动,连接杆303与角度锁紧板311在圆弧形通孔301内部滑动,达到调节夹具支撑台302角度的目的,角度调节完毕后,用螺母锁紧角度锁紧板311,角度锁紧板311顶部压紧机架1的底板将夹具支撑台302固定。夹具支撑台302由板体和设置在板体顶部的长方形框体组成,该框体与板体连接成一体结构,框体内侧的板体有开口,第三皮带轮705与第四皮带轮708之间的传动带从该开口穿过。支板调节丝杆703通过螺母将电机支板702固定,通过调节支板调节丝杆703上的螺母可以调节电机支板702与固定板701之间的夹角,达到调节第三皮带轮705与第四皮带轮708之间传动带的松紧。夹具底座601的端部通过法兰与夹具固定法兰709相连接,可通过拆卸更换不同规格的管件夹持装置,以满足不同规格异径管内侧的抛光需要。卡台605的厚度不大于异径管的厚度,卡台605用于固定异径管,避免异径管在抛光的过程中发生晃动。螺栓卡槽603外侧设置与凸起结构,当羊角螺栓604安装在螺栓卡槽603内部时,避免羊角螺栓604滑出。传动箱体706为空腔结构,第三传动轴707通过轴承与传动箱体之间进行连接第二皮带涨紧轮710固定在传动箱体706的侧面,第二皮带涨紧轮710可以上下调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