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62340发布日期:2020-11-19 21:19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抛光机,特别是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



背景技术:

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现有的抛光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设置有扶手,但该扶手的角度不可调节,另一种不设置扶手,但操作工在使用以上两种抛光机在工作时,其操作较为不便,容易产生手酸等现象,从而影响抛光效果。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抛光机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实现扶手角度可调,提高使用便捷性的抛光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扶手角度可调,提高使用便捷性的抛光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包括:机体,其中,沿机体的水平方向,其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扶手部和一个电源部,且扶手部与机体之间为旋转连接,沿机体的竖直方向设置有一个抛光部。

在上述的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中,扶手部可在竖直平面内的翻转,改变扶手部与机体在竖直平面内所形成的夹角角度。

在上述的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中,扶手部与机体之间为凹凸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中,在扶手部与机体之间设置有一个锁定部。

在上述的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中,锁定部与扶手部之间,锁定部与机体之间均通过齿形插接锁定。

在上述的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中,扶手部与机体之间的凹凸结构包括一体成型于机体上的凸部,和与凸部配合,并一体成型于扶手部上的凹部,或者包括一体成型于机体上的凹部,和与凹部配合,并一体成型于扶手部上的凸部。

在上述的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中,在扶手部上设置有两块相对设置的凸耳,且两凸耳之间的空间作为扶手部上的凹部,其中,锁定部的两端贯穿两个凸耳,并与其中一个凸耳之间形成齿形插接锁定。

在上述的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中,锁定部包括与其中一个凸耳嵌套连接的按钮,和与另一个凸耳插接配合的凸柱,其中,按钮与凸柱之间形成联动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中,按钮与凸柱之间的联动结构为嵌套连接,或者为螺接。

在上述的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中,与按钮嵌套连接的凸耳上设置有一个阶梯状的第一沉孔。

在上述的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中,在按钮与其对应连接的凸耳之间设置有一个定位部,其中,该定位部包括设置于第一沉孔上的凹槽,和与凹槽嵌套配合,并设置在按钮上的凸块,或者包括设置于第一沉孔上的凸块,和与凸块嵌套配合,并设置在按钮上的凹槽。

在上述的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中,与凸柱嵌套连接的凸耳上设置有一个阶梯状的第二沉孔。

在上述的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中,凸柱呈回转体状结构设置,其中,沿凸柱的轴线方向至少设置有一根凸棱,且该凸棱与对应凸耳上的第一齿圈,和机体上的第二齿圈插接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通过调节扶手部,改变扶手部与机体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从而到达操作工能够舒适抛光的目的,进而提高工件的抛光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扶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扶手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机体;110、凸部;111、第二齿圈;200、扶手部;210、凹部;220、凸耳;221、第一沉孔;222、凹槽;223、第二沉孔;224、第一齿圈;300、电源部;400、抛光部;500、锁定部;510、按钮;511、凸块;520、凸柱;521、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包括:呈l型结构设置的机体100,其中,沿l型机体100的水平方向,其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扶手部200和一个电源部300,且扶手部200与l型机体100之间为旋转连接,沿l型机体100的竖直方向设置有一个抛光部40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扶手可调的抛光机,通过调节扶手部200,改变扶手部200与l型机体100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从而到达操作工能够舒适抛光的目的,进而提高工件的抛光质量。

进一步优选地,扶手部200可在竖直平面内的翻转,从而改变扶手部200与l型机体100在竖直平面内所形成的夹角角度。

进一步优选地,扶手部200与l型机体100之间为凹凸配合。

优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在扶手部200与l型机体100之间设置有一个锁定部500。当按压锁定部500时,解除扶手部200与l型机体100之间的连接,此时扶手部200能够沿l型机体100翻转,当放开锁定部500时,重新锁定扶手部200与l型机体100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锁定部500与扶手部200之间,锁定部500与l型机体100之间均通过齿形插接锁定。

优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扶手部200与l型机体100之间的凹凸结构包括一体成型于l型机体100上的凸部110,和与凸部110配合,并一体成型于扶手部200上的凹部210,或者包括一体成型于l型机体100上的凹部,和与凹部210配合,并一体成型于扶手部200上的凸部。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说明书附图,扶手部200与l型机体100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在l型机体100上设置凸部110,且在扶手部200上设置与凸部110相配合的凹部210。

进一步优选地,在扶手部200上设置有两块相对设置的凸耳220,且两凸耳220之间的空间作为扶手部200上的凹部210,其中,锁定部500的两端贯穿两个凸耳220,并与其中一个凸耳220之间形成齿形插接锁定。

优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锁定部500包括与其中一个凸耳220嵌套连接的按钮510,和与另一个凸耳220插接配合的凸柱520,其中,按钮510与凸柱520之间形成联动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按钮510与凸柱520之间的联动结构为嵌套连接,或者为螺接。

优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与按钮510嵌套连接的凸耳220上设置有一个阶梯状的第一沉孔221,当按钮510嵌装于该凸耳220上时,保证按钮510的按压表面不高于第一沉孔221的开口端面,从而提高整个抛光机的外观。

进一步优选地,为了锁定按钮510与凸耳220之间的连接,一方面保证扶手部200在翻转过程中,按钮510能够跟随扶手部200同步翻转,另一方面保证按钮510在按压时的直线性,因此,在按钮510与其对应连接的凸耳220之间设置有一个定位部,其中,该定位部包括设置于第一沉孔221上的凹槽222,和与凹槽222嵌套配合,并设置在按钮510上的凸块511,或者包括设置于第一沉孔221上的凸块,和与凸块嵌套配合,并设置在按钮510上的凹槽。以上两种实施方式均能实现按钮510与对应凸耳220之间的锁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说明书附图,按钮510与对应凸耳220之间的定位部包括,设置在第一沉孔221上的凹槽222,且在按钮510上设置与凹槽222嵌套配合的凸块511。

优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与凸柱520嵌套连接的凸耳220上设置有一个阶梯状的第二沉孔223。当凸柱520嵌装于该凸耳220上时,保证凸柱520的端部表面不高于第二沉孔223的开口端面,从而提高整个抛光机的外观。

进一步优选地,凸柱520呈回转体状结构设置,其中,沿凸柱520的轴线方向至少设置有一根凸棱521,且该凸棱521与对应凸耳220上的第一齿圈224,和l型机体100上的第二齿圈111插接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当按压按钮510时,凸柱520伸出第二沉孔223,分别解除凸棱521与第一齿圈224之间,凸棱521与第二齿圈111之间的插接配合,此时可以翻转扶手部200,直至达到操作工使用抛光机时所需的舒适角度;当按钮510复位时,凸柱520回缩入第二沉孔223,使得凸棱521重新插入第一齿圈224和第二齿圈111,锁定扶手部200与l型机体100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凸棱521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连接于凸柱520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