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9656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
[0003]
【背景技术】
[0004]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是将金属加热熔化,使其具有流动性,然后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的铸型腔中,在重力或外力(压力、离心力、电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铸件(或零件)的一种金属成形方法。在现有的铸造工艺中,特别是铸造大型工件时,需将铸造模具在车架内进行移动。由于其重量较大,将模具放置到一个移动小车上。然而,这种移动小车的稳定性很差,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抖动,这种抖动会直接影响铸件的质量。
[0005]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
[0007]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所述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包含一对平行设置的导轨,所述的导轨之间设有一可滑动的承载平台,所述的承载平台包含一对平行设置的承载横梁,所述的承载横梁之间设有由加强横梁组成的加强横梁阵列,所述的承载横梁的中部分别设有一用于固定模具的固定支架。
[0008]作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承载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可分离的第一移动部,所述的加强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第二移动部。
[0009]作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导轨、承载横梁和加强横梁均为工字钢制成。
[0010]作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移动部包含一“C”形的第一移动支架,所述的第一移动支架的内部设有一可滚动的第一移动滑轮,所述的第二移动部包含一 “C”形的第二移动支架,所述的第二移动支架内设有一可滚动的枢轴,所述的第二移动支架上设有一枢轴通孔,所述的枢轴贯穿所述的枢轴通孔,所述的枢轴的一端设有一可滚动的第二移动滚轮。
[0011]作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移动滑轮和第二移动滚轮与所述的导轨相配合。
[0012]作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移动部通过一方形的接驳片与所述的承载横梁固定连接。
[0013]本发明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利用导轨和可滑动的承载平台,完全消除了传统的移动小车的抖动,提高了铸造的质量。另外,由于导轨与第一移动滚轮和第二移动滚轮相配合,进一步提高了承载平台的稳定性。
[0014]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发明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的A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的B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的进一步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的C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的第二移动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的第二移动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其中,
1、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2、导轨;3、承载平台;31、承载横梁;311、接驳片;32、固定支架;33、加强横梁;4、第一移动部;41、第一移动支架;42、第一移动滑轮;5、第二移动部;51、第二移动支架;511、枢轴通孔;52、枢轴;53、第二移动滚轮。
[00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
[0020]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I包含一对平行设置的导轨2,该导轨2之间设有一可滑动的承载平台3,该承载平台3包含一对平行设置的承载横梁31,该承载横梁31之间设有由加强横梁33组成的加强横梁阵列,该承载横梁31的中部分别设有一用于固定模具的固定支架32。
[0021]该承载横梁3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可分离的第一移动部4,该加强横梁3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第二移动部5。
[0022]该导轨2、承载横梁31和加强横梁33均为工字钢制成。
[0023]该第一移动部4包含一 “C”形的第一移动支架41,该第一移动支架41的内部设有一可滚动的第一移动滑轮42,该第二移动部5包含一 “C”形的第二移动支架51,该第二移动支架51内设有一可滚动的枢轴52,该第二移动支架51上设有一枢轴通孔511,该枢轴52贯穿该枢轴通孔511,该枢轴52的一端设有一可滚动的第二移动滚轮53。
[0024]该第一移动滑轮42和第二移动滚轮53与该导轨2相配合。
[0025]该第一移动部4通过一方形的接驳片311与该承载横梁31固定连接。
[0026]该发明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利用导轨和可滑动的承载平台,完全消除了传统的移动小车的抖动,提高了铸造的质量。另外,由于导轨与第一移动滚轮和第二移动滚轮相配合,进一步提高了承载平台的稳定性。
[0027]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I)包含一对平行设置的导轨(2),所述的导轨(2)之间设有一可滑动的承载平台(3),所述的承载平台(3)包含一对平行设置的承载横梁(31),所述的承载横梁(31)之间设有由加强横梁(33)组成的加强横梁阵列,所述的承载横梁(31)的中部分别设有一用于固定模具的固定支架(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横梁(3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可分离的第一移动部(4),所述的加强横梁(3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第二移动部(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2)、承载横梁(31)和加强横梁(33)均为工字钢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移动部(4)包含一“C”形的第一移动支架(41),所述的第一移动支架(41)的内部设有一可滚动的第一移动滑轮(42),所述的第二移动部(5)包含一“C”形的第二移动支架(51),所述的第二移动支架(51)内设有一可滚动的枢轴(52 ),所述的第二移动支架(51)上设有一枢轴通孔(511),所述的枢轴(52)贯穿所述的枢轴通孔(511),所述的枢轴(52)的一端设有一可滚动的第二移动滚轮(5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移动滑轮(42)和第二移动滚轮(53)与所述的导轨(2)相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移动部(4)通过一方形的接驳片(311)与所述的承载横梁(31)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所述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包含一对平行设置的导轨,所述的导轨之间设有一可滑动的承载平台,所述的承载平台包含一对平行设置的承载横梁,所述的承载横梁之间设有由加强横梁组成的加强横梁阵列,所述的承载横梁的中部分别设有一用于固定模具的固定支架。本发明的铸造模具的承载装置利用导轨和可滑动的承载平台,完全消除了传统的移动小车的抖动,提高了铸造的质量。另外,由于导轨与第一移动滚轮和第二移动滚轮相配合,进一步提高了承载平台的稳定性。
【IPC分类】B22D33/02
【公开号】CN105014053
【申请号】CN201410155633
【发明人】刘国云
【申请人】刘国云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4年4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