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下行式环缝文氏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11903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改良的下行式环缝文氏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钢铁行业除尘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炉烟气除尘装置中的精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0002]自2012-06-27发布、2012-10-01实施的《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4-2012)中规定现有企业自2012年10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执行大气染物排放浓度限值100mg/m3。自2015年1月1日起,执行大气染物排放浓度限值50mg/m3。并且2012年10月1日开始新建转炉执行大气染物排放浓度限值50mg/m3的标准。部分重点区域要求达到30mg/m3。
[0003]根据上述要求,对于炼钢工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如烟气进行除尘操作。除尘工艺分为湿法除尘和干式除尘。其中湿法除尘与干式除尘相比,湿法除尘设备投资少,构造比较简单;净化效率较高,能够除掉0.1 μπι以上的尘粒;设备本身一般没有可动部件,如制造材料质量好,不易发生故障。更突出的优点是,在除尘过程中还有降温冷却、增加湿度和净化有害有毒气体等作用,非常适合于高温、高湿烟气及非纤维性粉尘的处理,还可净化易燃、易爆及有害气体。
[0004]而在湿法除尘工艺中采用文氏管来实现精除尘环节。现有的下行式环缝文氏管内部调节机构有两种形式,一是如图1所示,重砣1设有大头端11和小头端12,小头端12与拉杆2的一端连接位于大头端11的上部,拉杆2的另一端与液压伺服装置(图中未标示)连接。导致无法在下行式环缝文氏管中心布置一只喷嘴,必须采用3至5支不等的小喷嘴3均匀布置,势必在供水时水幕在中心部位重叠,造成布水不均匀,影响除尘效果;二是重砣的大头端位于上部,小头端与拉杆连接位于下部,与第一种形式相反,虽能保证重砣上部一支喷嘴供水,但是拉杆位于底部,密封装置无法可靠密封,设备存在底部漏水现象,且液压伺服装置长期处于受压状态,无法保证液压油缸可靠运行。
[0005]有鉴于上述下行式环缝文氏管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改良的下行式环缝文氏管,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的的下行式环缝文氏管,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一只螺旋喷嘴为设备均匀供水,提高烟气净化效率,降低烟气排放浓度。
[000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种改良的下行式环缝文氏管,包括外壳,设有进口段、喉口、扩张段、出口段,其顺次通过法兰连接,其还包括:所述进口段设有进水管短接部;进水管,该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短接部通过法兰连接,进水管设有出水端,该出水端设有螺旋喷嘴;调节机构,设有拉杆、连接套、连接爪、重砣、底部导向杆,所述重砣设有大头端和小头端,其中所述拉杆与所述连接套采用销连接,所述连接套与所述连接爪的一端固接,所述连接爪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大头端内并固接且所述连接爪外端面与所述大头端连接处相切,所述小头端与所述底部导向杆采用销连接;所述螺旋喷嘴位于所述连接爪所围空间内,所述螺旋喷嘴与所述调节机构的中心轴线重合;以及所述调节机构位于所述外壳内部且所述调节机构和所述外壳的中心轴线重合,重砣位于喉口内部。
[0009]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0]较佳的,上述的改良的下行式环缝文氏管,其中进水管为1个,螺旋喷嘴为1个。
[0011]较佳的,上述的改良的下行式环缝文氏管,其中所述进口段和出口段为90°弯头,所述连接爪为3个且均布在所述大头端的顶部椭球体周围。
[0012]较佳的,上述的改良的下行式环缝文氏管,其中所述连接爪为两端向内侧突出,中间段与垂直方向有一夹角的一体成型结构。
[0013]较佳的,上述的改良的下行式环缝文氏管,还设有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位于所述进口段,通过石墨盘根密封后套设在所述拉杆上部;所述扩张段内设有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套设于所述底部导向杆并与底部导向杆中心轴线重合;以及所述拉杆设有连接头,该连接头与动力装置连接。
[0014]较佳的,上述的改良的下行式环缝文氏管,其中在所述喉口处均匀环绕设有3个方人孔,在所述进口段、扩张段各设有1个圆人孔。
[00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6]1、拉杆与重砣利用3个均匀分布的连接爪连接在一起,使拉杆与重砣之间沿轴线方向有一空间。使螺旋喷嘴可以探入到下行式环缝文氏管中心轴线处,实现一只螺旋喷嘴均匀供水。保证该设备运行过程中供水均匀,提高净化效率。简化供水系统,降低设备维护工作量。
[0017]2、连接头与液压伺服油缸连接,密封装置套设在拉杆上部,支撑装置套设在底部导向杆,调节重砣在喉口的垂直位置,并保证设备中调节机构在运行过程中稳定可靠。
[0018]3、重砣大头端、拉杆及液压伺服油缸位于重砣小头端的上部,利于密封装置的密封,且可以保证液压伺服油缸长期工作于受拉状态,有利于液压油缸保压及可靠运行。
[0019]4、增设的进水管短接部,实现了进水管灵活拆卸的功能。
[0020]5、在喉口处增设三个方人孔,降低重砣维护检修的难度。
[0021]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现有文氏管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发明调节机构的主视图;
[0025]图4是本发明调节机构的俯视图;
[0026]图5是本发明连接爪主视图;
[0027]图6是本发明方人孔均匀布置俯视图。
[002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9]1:重砣2:拉杆
[0030]3:喷嘴4:进口段
[0031]41:进水管短接部42:圆人孔
[0032]5:喉口51:方人孔
[0033]6:扩张段61:支撑装置
[0034]7:出口段8:调节机构
[0035]81:密封装置82:拉杆
[0036]83:连接套84:连接爪
[0037]85:重砣86:底部导向杆
[0038]87:连接头9:进水管
[0039]91:螺旋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