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硒化铟铜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436159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硒化铟铜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锂离子电池是笔记本电脑、照相机、手机以及其它通讯器材的重要电源,而且有可能 作为绿色能源用于汽车和其它交通工具。目前市售的锂离子电池主要由碳基阳极材料,有 机液体电解质和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阴极材料所组成。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 能,人们正在研究、寻找比碳基阳极材料性能更好的新型的阳极材料。此外,随着微电子 器件的小型化,迫切要求开发与此相匹配的锂离子电池,例如薄膜锂离子电池等。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类性能良好的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是一种具有正交结构的硒化铟铜(CuInSe2)材料。 经研究表明,此类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目 前为止没有关于硒化铟铜(CuInSe2)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报道。本发明提出的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硒化铟铜(CuInSe2)为薄膜形式,其薄膜材 料的厚度为0.2-lpm。本发明还提出了前述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硒化铟铜(CuInSe2)薄膜可采用反应性脉冲激光沉积法制 备,具体歩骤为将铜粉、铟粉和硒粉研磨混合后压片制成脉冲激光沉积所用的靶,其中 铟粉的物质的量为铜粉的0.7-1.3倍,硒粉的物质的量为铜粉的2.5-5倍,由掺钕钇铝榴石 激光器产生的1064nm基频经三倍频后获得355nm脉冲激光,激光束经透镜聚焦后入射到 上述靶上,靶子和基片的距离为25-50mm,在氩气气氛中在基片上沉积得到硒化铟铜 (CuInSe2)薄膜,基片可采用不锈钢片、铂片和镀金单晶硅片,基片温度为200-400°C。 薄膜的沉积时间由薄膜厚度要求确定, 一般为0.2-1.0小时。薄膜厚度可由扫描电镜测定, 薄膜的重量根据电子天平称量实验前后基片重量作差得到。本发明中,硒化铟铜(CuInSe2)薄膜的晶体结构由X-射线衍射仪(Bruker D 8 Advance) 确定。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由脉冲激光反应沉积法制得的硒化铟铜(CuInSe2)薄膜为多晶 四方结构。由扫描电镜(PhilipsXL30)测定表明,由脉冲激光反应沉积法制得的硒化铟铜 (CuInSe2)薄膜表面由纳米颗粒组成,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100nm。本发明中,硒化铟铜(CuInSe2)薄膜可直接制成锂离子电池薄膜电极。本发明中,硒化铟铜(CuInSe2)薄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采用由三电极组成的电池 系统,其中,硒化铟铜(CuInSe2)薄膜用作工作电极,高纯锂片分别用作为对电极和参比 电极。电解液为lMLiPF6 + EC + DMC (V/V=l/1)。电池装配在充氩气的干燥箱内进行。 电池的充放电实验在蓝电(Land)电池测试系统上进行。本发明中,由脉冲激光反应性沉积法在不锈钢片等基片上制得的硒化铟铜(CuInSe2) 薄膜电极均具有充放电性能,第一次放电反应的放电平台包括1.99、 1.47、 1.31、 1.20V处 的4个平台和低于0.70V的一个倾斜的平台(相对于Li+/Li),第二次放电过程与第一次放 电过程相比,不可逆放电容量损失为14%,在电压范围0.01-2.5V和电流密度5 ^A/cn^时, 硒化铟铜(CuInSe2)薄膜电极的比容量在前100次循环内保持在438 647mAh/g。上述性能表明,硒化铟铜(CuInSe2)是一类新型的阳极材料,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


图1为硒化铟铜薄膜的XRD谱图。图中星号表示不锈钢基片的衍射峰,括号内的是 衍射峰的晶面指标。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反应性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硒化铟铜(CuInSe2)薄膜,颜色为黑色。制备时,混 合靶中,铟粉的物质的量是铜粉的1倍,硒粉的物质的量是铜粉的2.5倍,采用不锈钢片 作为基片,基片与靶的距离为40mm,基片温度为250。C,由Nd: YAG激光器产生的基频 经三倍频产生355nm脉冲激光,激光束经透镜聚焦后入射到铜粉、铟粉与硒粉的混合靶上。 能量密度为2 J《m—2,沉积时间为0.5小时。X-射线衍射测定表明沉积的薄膜为多晶立方结构的硒化铟铜(CuInSe2)(附图l)。由 扫描电镜照片测定表明由脉冲激光反应性沉积制得的硒化铟铜(CuInSe2)薄膜表面由纳米 颗粒组成,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100nm。对不锈钢基片上的硒化铟铜(CuInSe2)薄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如下硒化铟铜(CuInSe2)薄膜电极可在5nA/cn^充放电速率下进行充放电循环。在电压范围0.01-2.5V内,第一次放电容量可达647mAh/g,可逆容量为555mAh/g,循环过程中容量逐步衰减,循环100次容量保持在438mAh/g。因此,在不锈钢片上沉积的硒化铟铜(CuInSe2)薄膜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其特征在于为一种具有四方结构的硒化铟铜薄膜,薄膜的厚度为0.2-1μm。
2、 一种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反 应性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具体步骤为将铜粉、铟粉和硒粉研磨混合后压片制成脉冲激 光沉积所用的靶,其中铟粉的物质的量为铜粉的0.7-1.3倍,硒粉的物质的量为铜粉的2.5-5 倍,由掺钕钇铝榴石激光器产生的1064nm基频经三倍频后获得355nm脉冲激光,激光束 经透镜聚焦后入射到上述靶上,靶子和基片的距离为25-50mm,在氩气气氛中在基片上 沉积得到硒化铟铜薄膜,基片采用不锈钢片、铂片或镀金单晶硅片,基片温度为200-400°C。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硒化铟铜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为薄膜形式,通过反应性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获得。该薄膜制成的电极,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可逆性,由硒化铟铜薄膜制成的电极的可逆比容量为555mAh/g左右。电极经100次循环后容量仍有438mAh/g。硒化铟铜电极材料化学稳定性好、比容量高、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锂离子电池。
文档编号C01B19/00GK101237040SQ20081003250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0日
发明者傅正文, 薛明哲 申请人:复旦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