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种植基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5046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涉及一种食用菌种植基质。



背景技术:

食用菌产品以其营养丰富、药用保健、绿色环保的特点,受到各国消费者的欢迎,被国际营养学家推荐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市场潜力巨大。食用菌产业也是比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受土质、光照等条件的限制,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非常适合广大农村经营。发展食用菌产业,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城乡人民生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我国的食用菌产业的到快速稳定的发展,种类也越来越多,目前主要是采用一些例如农作物秸秆、木屑等打碎,对食用菌进行培养,例如专利号为CN201510944538.2公开的一种有机食用菌培养基,但是出菌率差,而且杂菌比较多,影响食用菌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目前食用菌栽培基质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食用菌种植基质,针对食用菌生长需要的营养,配制更适合其吸收和生长的基质,还能有效消除杂菌的影响,针对双孢菇、香菇、鸡腿菇、平菇、金针菇等多品种食用菌,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种植基质,包括组分一、组分二和组分三,所述组分一包括:硅藻土、甘蔗渣、壳聚糖、棉花纤维、稻壳、木屑、马尾松针叶、蛋壳;所述组分二包括:韭菜、辣椒籽、半夏、樟树叶、鱼腥草、蛋白粉酶解液;所述组分三为复合菌。

上述技术方案中,稻壳、木屑为基本的组分,为种植基质提供基本的养分和支撑力,进一步加入马尾松针叶,促进蘑菇子实体的生长,棉花纤维的加入,除了更给基质的其它组分提供一个网状的支撑结构,还有利于基质养分的均匀分布,辅助硅藻土对养分的吸附,为基质养分的缓释效果提供保障,组分二中的韭菜、辣椒籽、半夏、樟树叶、鱼腥草对基质中的常见杂菌有明显的抑制杀灭作用,蛋白粉酶解液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活性多肽,更利于食用菌的吸收,在蛋白粉酶解液的作用下,组分二的作用更为明显,可能是蛋白粉酶解液中的组分携带促进其它成分的吸收。

作为优选,所述蛋白粉酶解液采用的蛋白粉为复合蛋白粉,所述复合蛋白粉是玉米蛋白粉、花生蛋白粉、血球蛋白粉按照重量比为1:0.3-0.8:0.1-0.5混合的混合物,对各种植物蛋白粉、动物蛋白粉的研究,这三种蛋白粉的组合,更适合食用菌的生长,此处的比例组合,效果最为明显。

作为优选,所述组分三包括解磷巨大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硅酸盐菌、枯草芽孢杆菌。

上述复合酶组合,可以提高食用菌体内酶的活性,促进其生长,尤其是刺激根系的发达,从而吸收更多养分,提高基质养分的利用率;另外,还能改善基质的微环境,更利于食用菌的生长。

作为优选,所述组分一包括:硅藻土3-8重量份、甘蔗渣3-5重量份、壳聚糖0.5-2重量份、棉花纤维1-4重量份、稻壳1-2重量份、木屑2-4重量份、马尾松针叶3-5重量份、蛋壳0.1-1重量份。

作为优选,所述组分二包括:韭菜0.5-1.5重量份、辣椒籽2-3重量份、半夏0.1-0.5重量份、樟树叶1-3重量份、鱼腥草2-5重量份、甲壳低聚糖2-5重量份、蛋白粉酶解液4-5重量份。

作为优选,所述韭菜采用开花前的韭菜,有效成分的活性更高、作用更明显。

作为优选,所述组分二按如下步骤制备:(1)辣椒籽烘干、粉碎,得到辣椒籽粉,备用;(2)韭菜洗净、烘干,粉碎,在液氮条件下研磨,得到韭菜粉,低温保存,备用;(3)将鱼腥草研磨,加入韭菜粉、甲壳低聚糖,进一步研磨,超声波处理,得到一级溶液;(4)半夏研磨成浆状,加入到一级溶液中,进一步研磨均匀,得到二级溶液;(5)樟树叶研磨,加入辣椒籽粉和蛋白粉酶解液,混合均匀,加入到二级溶液中,在10-18℃条件下保温16-20小时,得到组分二。

上述制备方法,将组分二中每个组分的有效成分保持最大活性,并使各组分的有效成分在一个适合的环境中,相互之间不会影响彼此的功效,而且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发挥最大功效。

作为优选,所述辣椒籽粉的粒径为20-55 nm,有利于辣椒籽内有效成分的释放,同时,不会阻碍其它组分的发挥,粒径超过55nm,对樟树叶的效果有一定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韭菜粉的保存温度为零下20-40℃。

作为优选,步骤(3)中超声波处理方式为:处理5min,间隔1min,重复3-5次,超声波频率为80-100MHz。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种植基质针对食用菌生长需要的营养,配制更适合其吸收和生长的基质,基质养分的利用率高,还能有效消除杂菌的影响,适用范围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食用菌种植基质,包括组分一、组分二和组分三,所述组分一包括:硅藻土3重量份、甘蔗渣3重量份、壳聚糖0.5重量份、棉花纤维1重量份、稻壳1重量份、木屑2重量份、马尾松针叶3重量份、蛋壳0.1重量份;所述组分二包括:韭菜0.5重量份、辣椒籽2重量份、半夏0.1重量份、樟树叶1重量份、鱼腥草2重量份、甲壳低聚糖2重量份、蛋白粉酶解液4重量份;所述组分三为复合菌,包括解磷巨大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硅酸盐菌、枯草芽孢杆菌。

实施例2:

一种食用菌种植基质,包括组分一、组分二和组分三,所述组分一包括:硅藻土8重量份、甘蔗渣5重量份、壳聚糖2重量份、棉花纤维4重量份、稻壳2重量份、木屑4重量份、马尾松针叶5重量份、蛋壳1重量份;所述组分二包括:开花期的韭菜1.5重量份、辣椒籽3重量份、半夏0.5重量份、樟树叶3重量份、鱼腥草5重量份、甲壳低聚糖5重量份、蛋白粉酶解液5重量份;所述组分三为复合菌,包括解磷巨大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硅酸盐菌、枯草芽孢杆菌。

组分二按如下步骤制备:(1)辣椒籽烘干、粉碎,得到粒径为20nm的辣椒籽粉,备用;(2)韭菜洗净、烘干,粉碎,在液氮条件下研磨,得到韭菜粉,零下20℃保存,备用;(3)将鱼腥草研磨,加入韭菜粉、甲壳低聚糖,进一步研磨,频率为80MHz的超声波处理5min,间隔1min,重复3次,得到一级溶液;(4)半夏研磨成浆状,加入到一级溶液中,进一步研磨均匀,得到二级溶液;(5)樟树叶研磨,加入辣椒籽粉和蛋白粉酶解液,混合均匀,加入到二级溶液中,在10℃条件下保温16小时,得到组分二。其中,所述蛋白粉酶解液采用的蛋白粉为复合蛋白粉,所述复合蛋白粉是玉米蛋白粉、花生蛋白粉、血球蛋白粉按照重量比为1:0.3:0.1混合的混合物。

实施例3:

一种食用菌种植基质,包括组分一、组分二和组分三,所述组分一包括:硅藻土4重量份、甘蔗渣4重量份、壳聚糖1重量份、棉花纤维2重量份、稻壳1重量份、木屑3重量份、马尾松针叶4重量份、蛋壳0.5重量份;所述组分二包括:开花期的韭菜0.8重量份、辣椒籽2重量份、半夏0.3重量份、樟树叶2重量份、鱼腥草3重量份、甲壳低聚糖4重量份、蛋白粉酶解液4重量份;所述组分三为复合菌,包括解磷巨大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硅酸盐菌、枯草芽孢杆菌。

组分二按如下步骤制备:(1)辣椒籽烘干、粉碎,得到粒径为55 nm的辣椒籽粉,备用;(2)韭菜洗净、烘干,粉碎,在液氮条件下研磨,得到韭菜粉,零下40℃保存,备用;(3)将鱼腥草研磨,加入韭菜粉、甲壳低聚糖,进一步研磨,频率为100MHz的超声波处理5min,间隔1min,重复5次,得到一级溶液;(4)半夏研磨成浆状,加入到一级溶液中,进一步研磨均匀,得到二级溶液;(5)樟树叶研磨,加入辣椒籽粉和蛋白粉酶解液,混合均匀,加入到二级溶液中,在18℃条件下保温20小时,得到组分二。其中,所述蛋白粉酶解液采用的蛋白粉为复合蛋白粉,所述复合蛋白粉是玉米蛋白粉、花生蛋白粉、血球蛋白粉按照重量比为1:0.8:0.5混合的混合物。

实施例4

一种食用菌种植基质,包括组分一、组分二和组分三,所述组分一包括:硅藻土8重量份、甘蔗渣3重量份、壳聚糖0.5重量份、棉花纤维4重量份、稻壳2重量份、木屑2重量份、马尾松针叶5重量份、蛋壳0.1重量份;所述组分二包括:开花期的韭菜1.5重量份、辣椒籽2重量份、半夏0.5重量份、樟树叶1重量份、鱼腥草5重量份、甲壳低聚糖2重量份、蛋白粉酶解液5重量份;所述组分三为复合菌,包括解磷巨大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硅酸盐菌、枯草芽孢杆菌。

组分二按如下步骤制备:(1)辣椒籽烘干、粉碎,得到粒径为35 nm的辣椒籽粉,备用;(2)韭菜洗净、烘干,粉碎,在液氮条件下研磨,得到韭菜粉,零下30℃保存,备用;(3)将鱼腥草研磨,加入韭菜粉、甲壳低聚糖,进一步研磨,频率为90MHz的超声波处理5min,间隔1min,重复4次,得到一级溶液;(4)半夏研磨成浆状,加入到一级溶液中,进一步研磨均匀,得到二级溶液;(5)樟树叶研磨,加入辣椒籽粉和蛋白粉酶解液,混合均匀,加入到二级溶液中,在14℃条件下保温18小时,得到组分二。其中,所述蛋白粉酶解液采用的蛋白粉为复合蛋白粉,所述复合蛋白粉是玉米蛋白粉、花生蛋白粉、血球蛋白粉按照重量比为1:0.5:0.3混合的混合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