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余能利用系统的氨基磺酸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4364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带有余能利用系统的氨基磺酸生产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氨基磺酸生产线领域,具体涉及带有余能利用系统的氨基磺酸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氨基磺酸生产线烘干系统利用硫酸装置高压蒸汽加热,对产品进行烘干,通过本方法进行烘干能耗较高,不利用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氨基磺酸生产线烘干系统利用硫酸装置高压蒸汽加热,对产品进行烘干,通过本方法进行烘干能耗较高,不利用生产之不足,而提供带有余能利用系统的氨基磺酸生产线。

本发明包括氨基磺酸生产线本体的省煤器,它还有余能利用系统,余能利用系统包括换热器、一组二氧化硫储罐和铂粉罐,换热器上开有进烟口、空气进口、排烟口和空气出口,二氧化硫储罐上开有进气口、排气口和空气进口,省煤器的排烟口与热器上的进烟口相通,换热器上的排烟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一组二氧化硫储罐的进气口相通,铂粉罐底部开有进气口,铂粉罐顶部开有出气口,一组二氧化硫储罐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铂粉罐的进气口相通,一组二氧化硫储罐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有阀门。

管道上设有风机。

管道与铂粉罐的外壁之间形成夹角α,α是15-30°。

换热器由一个或多个换热器组成。

一组二氧化硫储罐上分别设有压力表。

本发明优点是:本装置不仅可以将煤炭燃烧后的余热加以利用,还可以将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再进行稀硫酸的制作,保护了大气环境还节约了制稀硫酸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管道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氨基磺酸生产线本体的省煤器4,它还有余能利用系统,余能利用系统包括换热器1、一组二氧化硫储罐2和铂粉罐3,换热器1上开有进烟口11、空气进口12、排烟口13和空气出口14,二氧化硫储罐2上开有进气口、排气口和空气进口,省煤器4的排烟口与热器1上的进烟口11相通,换热器1上的排烟口23通过管道分别与一组二氧化硫储罐的进气口相通,铂粉罐3底部开有进气口,铂粉罐3顶部开有出气口,一组二氧化硫储罐2的排气口通过管道21与铂粉罐3的进气口相通,一组二氧化硫储罐2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有阀门。

管道21上设有风机22。用于快速将二氧化硫储罐2内的气体打入铂粉罐3内。

管道21与铂粉罐3的外壁之间形成夹角α,α是15-30°。防止铂粉罐3内的铂粉溢出至管道21内。

换热器1由一个或多个换热器组成。多个换热器可以实现快速将二氧化硫烟气降至常温。

一组二氧化硫储罐2上分别设有压力表。用于检测二氧化硫储罐2内压力,当压力达到固定值时,即关闭二氧化硫储罐2上进口处阀门。

工作方式:工作时,将省煤器4的烟打入换热器1内,对换热器1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在打入生产线中的烘干设备中,进行烘干,进行换热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将烟气打入一组二氧化硫储罐2中进行储存,储存时,通过二氧化硫储罐2的空气进口通过风机打入空气(打入一定量的空气,并达到压力表限定值时,关闭风机使其氧化),使二氧化硫缓慢氧化形成三氧化硫,当急需使用三氧化硫时,可以将一组二氧化硫储罐2其中一个或多个储罐内的二氧化硫直接打入铂粉罐3内,进行快速反应,反应完成后的三氧化硫输送至其他生产线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带有余能利用系统的氨基磺酸生产线,省煤器(4)的排烟口与热器(1)上的进烟口(11)相通,换热器(1)上的排烟口(13)通过管道分别与一组二氧化硫储罐(2)的进气口相通,铂粉罐(3)底部开有进气口,铂粉罐(3)顶部开有出气口,一组二氧化硫储罐(2)的排气口通过管道(21)与铂粉罐(3)的进气口相通,一组二氧化硫储罐(2)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有阀门。本发明优点是:本装置不仅可以将煤炭燃烧后的余热加以利用,还可以将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再进行稀硫酸的制作,保护了大气环境还节约了制稀硫酸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魏铁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荆门市熊兴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6.28
技术公布日:2017.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