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发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069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陶瓷材料的生产工艺领域,尤其一种高温发光陶瓷,还涉及一种高温发光陶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低温的发光陶瓷缺点:对人体有害在室外的长期高温或寒冷,风吹日晒等情况下,无法正常使用,寿命极短,而高温发光陶瓷不仅解决上述问题,而且靠吸收自然光(阳光,日光,灯光等)并储存能源,在黑暗的条件下发光,高温发光陶瓷材料用途广泛,可适用于园林景观、广场、建筑内外墙、走廊、夜光雕塑、室内外(道路)标识导视、工艺品、大型壁画等,有利于推动照明显示领域产品的更新换代。能节约能源、安全环保、循环使用以及维修方便等功效,彰显特性,属新型研发的发光材料,较其他材料更具市场和生命力,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

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节约能源和在自然界恶劣环境中的正常使用的一种高温发光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温发光陶瓷,此高温发光陶瓷由以下组分组成:氧化铝、碳酸钙、碳酸锶、硼酸、氧化镝、高岭土、氧化铁以及二灰组成,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氧化铝20-50%;碳酸钙0-20%、碳酸锶30-60%、硼酸1-6%、氧化镝0.02-1%、高岭土20-50%、氧化铁1-8%以及二灰10-20%,各组分质量比总和为100%。

优选的,高温发光陶瓷的各组分质量比为:氧化铝20%;碳酸钙2.98%、碳酸锶40%、硼酸1%、氧化镝0.02%、高岭土20%、氧化铁1%以及二灰15%。

优选的,高温发光陶瓷的各组分质量比为:氧化铝24%;碳酸钙4.9%、碳酸锶32%、硼酸2%、氧化镝0.1%、高岭土25%、氧化铁2%以及二灰10%。

优选的,高温发光陶瓷的各组分质量比为:氧化铝22%;碳酸钙1.8%、碳酸锶30%、硼酸3%、氧化镝0.2%、高岭土28%、氧化铁4%以及二灰11%。

优选的,高温发光陶瓷的各组分质量比为:氧化铝23%;碳酸钙1.7%、碳酸锶31%、硼酸1%、氧化镝0.3%、高岭土30%、氧化铁1%以及二灰12%。

优选的,高温发光陶瓷的各组分质量比为:氧化铝21%;碳酸钙0.6%、碳酸锶33%、硼酸1.3%、氧化镝0.6%、高岭土32%、氧化铁1.5%以及二灰10%。

优选的,高温发光陶瓷的各组分质量比为:氧化铝25%;碳酸钙1%、碳酸锶35%、硼酸1.3%、氧化镝1%、高岭土22%、氧化铁1.7%以及二灰14%。

一种高温发光陶瓷的制备方法,步骤一:按照配方称量后将配料混合均匀后进入窑炉进行煅烧,初期冷火阶段燃烧5-10h,在温度300℃之前,保持气压为0.01-0.03mpa;待温度至500℃之后,保持气压0.05mpa,待温度至500-900℃后,保持正常燃烧;

步骤二:待温度900℃后,保温3h,继续缓慢升温至980℃,继续保温3h,然后进行强还原,压力加大至0.3-0.8mpa,继续缓慢升温,5h后温度升至1180℃,进行弱还原,压力减小至0.1mpa,且降温至1320℃,保温3h;

步骤三:经整合处理后即成成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跟现有技术相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高温发光陶瓷是以新型的稀土作为发光材料,掺入其他外部离子,采用独特的配方和特种工艺经1320℃高温精制而成,完全瓷化;产品可呈现绿色、蓝色、黄色等表观光色,对波长300纳米以下的可见光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通过吸收自然光和人造光,转化为自生能量,实现在黑暗状态下形成材质自发光体,可无限循环使用,发光体起始高亮度可达4-5小时,肩部发光曲线平缓,余辉持续时间可达10小时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种高温发光陶瓷,此高温发光陶瓷由以下组分组成:氧化铝、碳酸钙、碳酸锶、硼酸、氧化镝、高岭土、氧化铁以及二灰组成,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氧化铝20-50%;碳酸钙0-20%、碳酸锶30-60%、硼酸1-6%、氧化镝0.02-1%、高岭土20-50%、氧化铁1-8%以及二灰10-20%,各组分质量比总和为100%。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一种高温发光陶瓷,此高温发光陶瓷由以下组分组成:氧化铝、碳酸钙、碳酸锶、硼酸、氧化镝、高岭土、氧化铁以及二灰组成,高温发光陶瓷的各组分质量比为:氧化铝20%;碳酸钙2.98%、碳酸锶40%、硼酸1%、氧化镝0.02%、高岭土20%、氧化铁1%以及二灰15%。

实施例三:

本发明的一种高温发光陶瓷,此高温发光陶瓷由以下组分组成:氧化铝、碳酸钙、碳酸锶、硼酸、氧化镝、高岭土、氧化铁以及二灰组成,高温发光陶瓷的各组分质量比为:氧化铝24%;碳酸钙4.9%、碳酸锶32%、硼酸2%、氧化镝0.1%、高岭土25%、氧化铁2%以及二灰10%。

实施例四:

本发明的一种高温发光陶瓷,此高温发光陶瓷由以下组分组成:氧化铝、碳酸钙、碳酸锶、硼酸、氧化镝、高岭土、氧化铁以及二灰组成,高温发光陶瓷的各组分质量比为:氧化铝22%;碳酸钙1.8%、碳酸锶30%、硼酸3%、氧化镝0.2%、高岭土28%、氧化铁4%以及二灰11%。

实施例五:

本发明的一种高温发光陶瓷,此高温发光陶瓷由以下组分组成:氧化铝、碳酸钙、碳酸锶、硼酸、氧化镝、高岭土、氧化铁以及二灰组成,高温发光陶瓷的各组分质量比为:氧化铝23%;碳酸钙1.7%、碳酸锶31%、硼酸1%、氧化镝0.3%、高岭土30%、氧化铁1%以及二灰12%。

实施例六:

本发明的一种高温发光陶瓷,此高温发光陶瓷由以下组分组成:氧化铝、碳酸钙、碳酸锶、硼酸、氧化镝、高岭土、氧化铁以及二灰组成,高温发光陶瓷的各组分质量比为:氧化铝21%;碳酸钙0.6%、碳酸锶33%、硼酸1.3%、氧化镝0.6%、高岭土32%、氧化铁1.5%以及二灰10%。

实施例七:

本发明的一种高温发光陶瓷,此高温发光陶瓷由以下组分组成:氧化铝、碳酸钙、碳酸锶、硼酸、氧化镝、高岭土、氧化铁以及二灰组成,高温发光陶瓷的各组分质量比为:氧化铝25%;碳酸钙1%、碳酸锶35%、硼酸1.3%、氧化镝1%、高岭土22%、氧化铁1.7%以及二灰14%。

实施例八:

一种高温发光陶瓷的制备方法,步骤一:按照配方称量后将配料混合均匀后进入窑炉进行煅烧,初期冷火阶段燃烧5h,在温度300℃之前,保持气压为0.01mpa;待温度至500℃之后,保持气压0.05mpa,待温度至500℃后,保持正常燃烧;

步骤二:待温度900℃后,保温3h,继续缓慢升温至980℃,继续保温3h,然后进行强还原,压力加大至0.3-0.8mpa,继续缓慢升温,5h后温度升至1180℃,进行弱还原,压力减小至0.1mpa,且降温至1320℃,保温3h;

步骤三:经整合处理后即成成品。

实施例九:

一种高温发光陶瓷的制备方法,步骤一:按照配方称量后将配料混合均匀后进入窑炉进行煅烧,初期冷火阶段燃烧7h,在温度300℃之前,保持气压为0.02mpa;待温度至500℃之后,保持气压0.05mpa,待温度至700℃后,保持正常燃烧;

步骤二:待温度900℃后,保温3h,继续缓慢升温至980℃,继续保温3h,然后进行强还原,压力加大至0.3-0.8mpa,继续缓慢升温,5h后温度升至1180℃,进行弱还原,压力减小至0.1mpa,且降温至1320℃,保温3h;

步骤三:经整合处理后即成成品。

实施例十:

一种高温发光陶瓷的制备方法,步骤一:按照配方称量后将配料混合均匀后进入窑炉进行煅烧,初期冷火阶段燃烧10h,在温度300℃之前,保持气压为0.03mpa;待温度至500℃之后,保持气压0.05mpa,待温度至900℃后,保持正常燃烧;

步骤二:待温度900℃后,保温3h,继续缓慢升温至980℃,继续保温3h,然后进行强还原,压力加大至0.3-0.8mpa,继续缓慢升温,5h后温度升至1180℃,进行弱还原,压力减小至0.1mpa,且降温至1320℃,保温3h;

步骤三:经整合处理后即成成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跟现有技术相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高温发光陶瓷是以新型的稀土作为发光材料,掺入其他外部离子,采用独特的配方和特种工艺经1320℃高温精制而成,完全瓷化;产品可呈现绿色、蓝色、黄色等表观光色,对波长300纳米以下的可见光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通过吸收自然光和人造光,转化为自生能量,实现在黑暗状态下形成材质自发光体,可无限循环使用,发光体起始高亮度可达4-5小时,肩部发光曲线平缓,余辉持续时间可达10小时以上。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