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铁和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0026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化铁和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膨胀石墨是一种很好的高频电磁屏蔽材料,但因其呈抗磁性,屏蔽效能在低频段不高。若在膨胀石墨中植入磁性材料,使复合材料兼具优良的电磁性能,可显著提高其低频电磁波的屏蔽作用,目前已研究过的植入磁性颗粒主要是Fe/Co/Ni 及铁氧化物。

氮化铁是填隙型氮化物,具有良好磁性,在磁记录、电子材料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据报道,Fe8N有奇异的高饱和磁通密度,将Fe8N 制成薄膜附在基片上,其室温饱和磁通密度高达2.9 T。此外,Fe4N 也有很大的饱和磁通密度以及很低的矫顽力,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基于上述认识,本实验将氮化铁磁性颗粒植入膨胀石墨,制备氮化铁和膨胀石墨复合材料,从而利用氮化铁的磁性来改善膨胀石墨低频电磁屏蔽性能。由于氮化铁 具有良好的磁性和稳定性,这种纳米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稳定,加上轻软、成本低的特点,使得它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氮化铁和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

氮化铁和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膨胀石墨:

以功率密度为300 W/g 的2.4GHz 微波加热膨胀石墨,膨胀率约250倍;

(2)Fe 颗粒植入膨胀石墨:

将膨胀石墨 加入到化学计量比的醋酸铁的乙醇溶液,搅拌,水浴蒸发溶剂,在423 K干燥,然后在流动的H2条件下在管式炉中于723 K预还原,冷却至室温并除去还原生成的液态水,再在管式炉两端加入干燥剂,通入流动的N24 h;

(3)氨气氮化:

在管式炉中将第(2)步骤制备的初始样品用流动的H2在723 K二次还原3 h,后在300~600℃下通入NH3 与H2的混合气氮化反应5h,冷却至室温制得样品。

所述的膨胀石墨为硫酸插层鳞片石墨。

所述的步骤(3)中二次还原的温度为300℃、400℃、500℃、600℃。

所述的步骤(3)中NH3与H2的混合气中NH3 与H2的体积比为2∶1,总流量120 mL/min。

所述的步骤(2)中将膨胀石墨 加入到化学计量比的醋酸铁的乙醇溶液时,Fe 与膨胀石墨的质量比为3∶7。

所述的H2流速为40 mL/min,N2流速为60 mL/min。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以醋酸铁为前驱体,乙醇为溶剂,通过浸渍、干燥、H2预还原和NH3氮化,将氮化铁磁性颗粒均匀植入膨胀石墨,制备出氮化铁和膨胀石墨复合材料,其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因而能够显著地改善低频段的电磁屏蔽效能,使得复合材料在较宽的频段内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能,当氮化温度为400℃时,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最好,电磁屏蔽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氮化铁和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膨胀石墨:

以功率密度为300 W/g 的2.4GHz 微波加热膨胀石墨,膨胀率约250倍;

(2)Fe 颗粒植入膨胀石墨:

将膨胀石墨 加入到化学计量比的醋酸铁的乙醇溶液,搅拌,水浴蒸发溶剂,在423 K干燥,然后在流动的H2条件下在管式炉中于723 K预还原,冷却至室温并除去还原生成的液态水,再在管式炉两端加入干燥剂,通入流动的N24 h;

(3)氨气氮化:

在管式炉中将第(2)步骤制备的初始样品用流动的H2在723 K二次还原3 h,后在300~600℃下通入NH3 与H2的混合气氮化反应5h,冷却至室温制得样品。

其中,所述的膨胀石墨为硫酸插层鳞片石墨。所述的步骤(3)中二次还原的温度为300℃、400℃、500℃、600℃。所述的步骤(3)中NH3与H2的混合气中NH3 与H2的体积比为2∶1,总流量120 mL/min。所述的步骤(2)中将膨胀石墨 加入到化学计量比的醋酸铁的乙醇溶液时,Fe 与膨胀石墨的质量比为3∶7。

所述的H2流速为40 mL/min,N2流速为60 mL/min。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