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分切的保温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1900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分切的保温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分切的保温筒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预制棒具有无效部分,需要进行分切,目前采用的加工方法是通过氢氧火焰对光纤预制棒进行加热,使光纤预制棒软化后切去无效部分。在分切加工的过程中,光纤预制棒被水平夹持在车床的夹具上,并以一定的速度旋转,而氢氧火焰对着需要分切的部分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火焰产生的热量大量散失在空气中,只有部分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给了光纤预制棒,当光纤预制棒的直径大到一定程度时,其中心温度难以达到软化温度,从而难以对大直径的光纤预制棒进行分切。现有技术只能加工处理外径在80mm及以下的光纤预制棒,对于更大外径尺寸的光纤预制棒则无法进行,切分过程中热量损失大,能耗高,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用于分切的保温筒装置,解决目前技术中传统的光纤预制棒分切装置在分切过程中热量损失大,难以使光纤预制棒软化,无法切分大直径预制棒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分切的保温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光纤预制棒从筒体内部穿过,筒体置于加热器上方,并且筒体上开设了供加热器的火焰通过的贯穿壁面的加热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分切的保温筒装置将加热器的火焰限制在筒体内部,使得火焰在光纤预制棒表面聚集,提高加热温度,提高加热效率,热量向光纤预制棒内部快速传递,使得光纤预制棒的中心温度有效达到软化温度,从而确保分切加工能可靠的实现,无需增大加热器的功率,降低生产能耗,缩短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的筒体为圆筒结构。使得火焰在光纤预制棒表面均匀聚集,保障光纤预制棒的中心均匀软化。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口为沿筒体圆周方向的弧形通孔,使得火焰对光纤预制棒的周向集中加热,确保分切加工尺寸的精确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筒体由沿周向分割成的若干瓣体抱合而成,组装方便,并且方便光纤预制棒安装至分切装置上,无需将光纤预制棒沿着筒体的轴向穿过,可以将筒体先分拆开,待光纤预制棒遭分切装置上安装到位后再将筒体拼合好,提高操作便捷性,降低劳动强度,避免光纤预制棒沿筒体轴向穿过时与筒体发生碰撞导致光纤预制棒受损。

进一步的,所述的筒体由沿周向分割成的上半筒体和下半筒体拼合组成,加热口开设在下半筒体上,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半筒体与下半筒体的拼合边通过铰接机构连接,下半筒体固定在分切装置的机床上,通过翻转上半筒体实现合拢和打开,方便光纤预制棒的安装,操作简单快捷,劳动强度低。

进一步的,所述的筒体的内壁设置有保温材料制成的内衬,进一步降低热量散失,提高热量利用效率,加快光纤预制棒软化效率,缩短加工时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分切的保温筒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使加热器的火焰聚集在在光纤预制棒表面,降低热量散失,提高加热温度,提高加热效率,使得光纤预制棒的中心温度有效达到软化温度,从而确保分切加工能可靠的实现,无需增大加热器的功率,降低生产能耗,缩短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光纤预制棒的分切加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用于分切的保温筒装置,减小热量散失,使火焰在光纤预制棒表面聚集,确保光纤预制棒的中心能达到软化温度,加快光纤预制棒的软化效率,缩短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分切的保温筒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1,并且筒体1的壁面上开设了供加热器4的火焰通过的贯穿壁面的加热口2。光纤预制棒3水平装置,其两端架装在分切装置的夹具上,由夹具带动光纤预制棒3进行旋转,加热器4置于光纤预制棒3的下方对准光纤预制棒3表面进行加热,将筒体1置于加热器4上方,并且光纤预制棒3从筒体1的内部穿过,光纤预制棒3需要进行切分的部分位于筒体1内,加热器4的火焰从加热口2穿过对光纤预制棒3进行加热,火焰被限制在筒体1内并在光纤预制棒3表面聚集,减小热量散失,提高加热效率,使得光纤预制棒能快速软化,提高加工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筒体1为圆筒结构,加热口2为沿筒体1圆周方向的弧形通孔,能对待分切的部位精确加热,提高分切尺寸加工精度;为了方便光纤预制棒3的安装,可将筒体1设计成由沿周向分割成的若干瓣体抱合而成,在本实施例中,筒体1由沿周向分割成的上半筒体11和下半筒体12拼合组成,加热口2开设在下半筒体12上,并且上半筒体11与下半筒体12的拼合边通过铰接机构(合页)连接,通过翻转上半筒体实现合拢和打开,操作简单快捷;为了进一步降低热量损失,在筒体1的内壁设置有保温材料制成的内衬,避免热量向外散失,也降低工作环境的温度,提高人员工作环境的质量。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