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成核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57959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聚丙烯成核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成核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取代二芳基有机磷酸金属盐 聚丙烯成核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取代芳基有机磷酸金属盐广泛用作聚丙烯树脂的成核改进剂,应用于聚丙烯树脂 的改性,其中取代二芳基有机磷酸金属盐如双(2,4_ 二叔丁基苯氧基)磷酸钠、2,2'-亚 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氧基)磷酸钠等,能显著的改善这些树脂的加工性能。以上内 容可参见科技文献“聚丙烯的高性能化-成核剂”(《化学工业》,1999(8),pll),“成核剂对 聚丙烯性能的影响”(《合成树脂及塑料》,2001,18 (4),39-41)。目前,取代二芳基有机磷酸金属盐的合成是由取代芳基酚与磷酸化试剂在有机溶 剂中反应、水解、成盐后制得的取代二芳基有机磷酸金属盐。“PP成核剂的合成及应用”(塑 料工业,Vol. 27,No. 5,29-31,1999)和中国专利 200710120382. 1 中报导了 PP 成核剂 2, 2'-亚甲基-双(2,4_ 二叔丁基苯氧基)磷酸钠的合成,它是通过2,2’_亚甲基-双(4, 6- 二叔丁基苯酚)为原料,溶于有机溶剂中,与三氯氧磷反应,同时加入三乙胺作为缚酸 剂,与反应中产生的氯化氢反应,在反应体系中生成三乙胺盐,然后水解制备2,2’ -亚甲 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磷酸酯。所得产品在乙醇中重结晶后,在丙酮和水的混合液 中与氢氧化钠进行中和成盐反应,再蒸出丙酮后制备出2,2’ -亚甲基-双(4,6_ 二叔丁基 苯氧基)磷酸钠。此工艺缺点是在成盐制取成核剂的反应中,采用大量的丙酮作为成盐有 机溶剂,不仅回收困难,增加了产品成本,反应体系复杂,操作繁琐,所制得的成核剂收率较 低,同时对环保产生不利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丙烯成核剂的制备方法,该方 法在成盐反应中,仅采用水做溶剂,同时加入适量的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使反应形成均勻 的分散体系,解决使用大量丙酮产生的成本高、回收困难的问题,不仅使得操作容易,而且 能够降低成本,反应收率高,操作安全,不燃烧,利于环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种聚丙烯成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磷酸化反应原料取代芳基酚的结构如(I)式或(II)式所示
权利要求
1. 一种聚丙烯成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磷酸化反应原料取代芳基酚的结构如(I)式或(II)式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第一步,原料为下列中的一种对甲基苯酚、对苯二酚、对乙基苯酚、对叔丁基苯酚、 2,4- 二甲基苯酚、2,4- 二叔丁基苯酚、4-甲基-2-叔丁基苯酚、苯酚、4-叔丁基-2-甲基苯 酚、对异丙基苯酚、对乙酰基氨基苯酚、2-甲基对苯二酚、2,2’_亚甲基-双(4,6_ 二叔丁基 苯酚)、2,2’_亚甲基-双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6-甲基-4-叔丁 基苯酚)、2,2’-亚甲基-双乙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丙基-6-叔 丁基苯酚)或2,2’ -亚甲基-双(4-丁基-6-叔丁基苯酚)。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对于所述的第二步先进行水解反应在第一步所得物中加入水,按原料中取代芳基酚的质量计,取代芳基 酚水=1 1 40 ;温度15°C 75°C条件下,搅拌下反应0. 1小时 6小时;然后脱溶剂在40°C 150°C蒸馏,蒸出有机溶剂,析出固体;过滤掉水相,将滤出的固 体物水洗至中性;干燥固体物,即得到取代二芳基有机磷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第一步中将所述的取代芳基酚原料和三乙胺,加入所述的溶剂中,搅拌至溶 解,所得溶液中取代芳基酚的质量浓度为10% 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第一步中反应温度10°c 50°C,反应时间6小时 16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第二步中,取代芳基酚水=1 20 40。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在所述的第三步中,优选 取代二芳基有机磷酸酯水=1 3 6 ; 取代二芳基有机磷酸酯分散剂=1 0. 1 0. 3 ; 取代二芳基有机磷酸酯表面活性剂=1 0. 02 0. 06 ; 所述成盐剂的水溶液质量浓度25% 35% ; 取代二芳基有机磷酸酯成盐剂的水溶液=1 0. 1 0. 8。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磷酸盐聚丙烯成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磷酸化反应、水解反应和成盐反应步骤,在成盐反应中仅采用水做溶剂,同时加入适量的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使反应形成均匀的分散体系,解决采用大量丙酮产生的成本高、回收困难的问题,不仅使得操作容易,而且能够降低成本,反应收率高,操作安全,不燃烧,利于环保。
文档编号C07F9/12GK102040628SQ20091023625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3日
发明者吕静兰, 张丽英, 张 浩, 徐耀辉, 李伟, 顾民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